中醫“四季養生”的理論認為夏屬火,通心,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人容易煩躁不安、口渴心煩、胸悶氣短,所以暑天養心很重要。
1
睡覺“寧心”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熱天睡好覺,勝吃西洋參”。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寧靜。晚睡早起,可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而相對不足的睡眠則可以用午休作補償。
2
大笑“開心”
笑是夏天養生的良藥。“笑一笑,十年少”,不無道理。夏季氣候悶熱,易使血壓升高,心煩意亂,這時若能笑口常開,就能改善情緒,從而協調人體各臟器的功能。
3
飲茶“安心”
夏季天熱容易出汗,而中醫向來視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易消耗心臟陰液。
用金銀花、金蓮花、百合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去心火、清熱解毒的作用,可謂簡單實用的養心茶。
4
喝粥“健心”
喝粥養生是大暑時節比較好的選擇,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涼解暑,還能補養身體。
大暑按按這些“點”保健養生很關鍵
1
足三里穴
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2
內關穴
具有寬胸理氣,和胃降逆的功效,可以緩解胸痛胸悶、胃痛嘔吐。
3
陽關穴、命門穴
此二穴在人體背部正中線上,具有補腎溫陽,強腰膝壯筋骨的作用。
對于平素腰部酸痛,因開空調而誘發或加重的患者,通過腰部按摩,可以舒筋通絡,消除腰肌疲勞,緩解腰肌痙攣與疼痛。
4
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
三穴位于人體腹部正中線上,具有調和脾胃,止嘔除脹的作用,按揉此三穴,可以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液流量,對于脾胃運化失調,濕邪內阻所致的胃脹、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均有緩解作用。
大暑送你“一粥一飲”不勞醫生開藥方
1粥
薏米荷葉茯苓粥
材料:薏米50g,荷葉30g,茯苓50g。
做法: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薏米洗凈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
功效:薏米利水消腫、健脾祛濕,除痹排膿、解毒散結,《本草綱目》記載其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
荷葉清熱解暑、平肝降脂,鮮葉具有解暑、清熱、利濕等作用。經過炮制后的荷葉具有降血脂、升陽發散、主脾開胃等作用。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淡能利竅,甘以助陽,益脾逐水,生津導氣。
1飲
金菊藿香飲
材料:金銀花6g,菊花6g,藿香6g。
做法:一起放入杯中,加水,泡開,即飲。
功效:金銀花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菊花可以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藿香有芳香化濕、和中止嘔、發表解暑、祛除暑濕、郁熱、濕熱的作用。
《本草正義》記載藿香清芬微溫,善理中州濕濁痰涎,為醒脾快胃,振動清陽妙品。
https://u.j-cc.cn/5wEY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