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小朋
朋友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么女人來大姨媽時男人的脾氣也會變得很臭?
這個問題我覺得還蠻有意思的,當時就想采訪一些男性朋友,希望從男性角度來獲得答案。
第一個接受采訪的人就是我的老公。
他說:“你來大姨媽的時候脾氣很大,我受不了,我要用我的臭脾氣壓過你的臭脾氣,讓你聽我的,我不想照顧你”。
聽完,我恍然大悟,這不就是情緒博弈嗎?
簡單來說就是當你情緒不好的時候,我要用我的情緒蓋過你的情緒。假如你有5分憤怒的話,我會用10分的憤怒把你的憤怒壓回去。這就像是一場博弈,拼的就是誰會贏。贏的人會獲得一種心理特權,讓對方按照自己說的做。
當女性來大姨媽的時候,身體和情緒上會有很不舒服的感覺,這個時候她是比平常更脆弱的。
可是,在表達脆弱這件事情上,并沒有多少人真的擅長。
人們表達脆弱的方式常常是指責式的。
比如,你身體不舒服,想要被人照顧,需要老公給你煮飯吃。
表達出來的則是對老公說:你怎么又躺在在那打游戲了?都快中午了,你怎么就不知道給我做飯吃呢?
也就是說,你在用盛氣凌人高高在上的態度,表達對對方的需要。
可對方聽完你的話后,他會是什么反應呢?
他覺得被指責,被挑剔,自然也會很不舒服。他可能會扭頭就走又或者比你還厲害的和你吵個幾個回合。你厲害,他比你還厲害!
這個時候,你就更不舒服了,更多的失望、憤怒。直到他用更強烈的憤怒擊碎你,讓你意識到從他那里根本要不到你想要的東西。
最后他贏了!博弈結束。
情緒博弈在婚姻中是非常常見的較量。
比如:
妻子很生氣的指責丈夫回家太晚,結果丈夫回家越來越晚。
妻子因為得不到理解很憤怒,結果丈夫越來越不想聽她講話,他甚至都不想回家。
妻子很生氣的打電話給在外面喝酒的丈夫,丈夫直接把電話關機。
這些現象都屬于情緒博弈。
女人表達情緒的方式是指責,而男人表達情緒的方式是行動。這中間充滿了拉鋸和抗爭的味道。
你想要什么,他偏偏就不給。
情緒博弈是一方通過情緒表達需要,而另一方用情緒和行動來表達對抗,總之,你想要什么,他就是不給。
他為什么不想給?是他不在乎你,不愛你嗎?如果這樣理解,你可能會感覺更痛苦了。
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想給,因為你沒有讓他感覺舒服。
你是如何做到讓他不舒服的呢?對照以下4點,看看能否獲得一些啟示吧!
1、你要的姿勢不對,你讓他覺得自己被要求了;大家都有自己做事的偏好和節奏。當這個節奏被打亂了,被否定了,被要求了就會激發起對方強烈的憤怒。
2、你要的太高,他滿足不了;他的實力是一個月只能收入5000塊,你卻想要他月入上萬,這太為難他了。況且你要求他的,你自己也做不到啊。
3、你讓他覺得自己很不好;你的否定和指責,讓他覺得自己是一個糟糕的人,為了逃開這種不好的感覺,他就需要啟動很大的憤怒來和你對抗。你想讓他聽你的,他偏偏不聽。
4、你要的東西和他的利益產生了沖突;當他想要和朋友喝酒的時候,這是他的需要,你卻想讓我回家,他可是正在興頭上啊!你都沒有照顧他的需要,憑什么讓他照顧你的需要。你說不回家就是不在乎你,既然你都這樣說了,那他就配合你好了。
總結來說,你都不讓我舒服,我為什么要讓你舒服呢?
1、通過識別憤怒情緒,覺察到你們的關系進入到了博弈狀態
在情緒博弈中最常使用的情緒就是生氣和憤怒,識別這兩種情緒,能夠有效的幫助你覺察你們的關系是否進入到博弈之中。
如果是一方生氣,那還不叫博弈。如果是兩方都很憤怒,那很有可能你們的感情進入到了博弈狀態當中。
情緒博弈是婚姻關系的一個指示燈,如果你和伴侶常常進入到博弈狀態當中,那很有可能你們的關系處在有些危機的狀態里面。
這個危機狀態就是:你有需求,他也有需求,但你們都不愿意滿足彼此的需求。你們都想通過打敗對方而獲得一些心理特權:贏取對方的關心。
但是,情緒博弈最終的局面可能會是兩敗俱傷。
2、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
在親密關系里存在著一個誤區:我需要的關心,只有對方才能給。
當抱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人們就會把滿足需要的期待寄托在他人身上。如果他人沒滿足自己,你可能就會覺得對方不愛你。
但實際上并非如此。
當你一味的向對方投出期待的時候,一方面這容易讓對方感到很有壓力,另一方面當他無法滿足你的時候,你也會感到失望。這會讓你們的關系進入到一個需求總是得不到滿足的惡性循環當中。
一個好的辦法是,你有需要,自己滿足一部分,再從對方那里滿足一部分。這樣你們都不會感到有太大的壓力。
那怎么滿足自己的需要呢?
你想要別人怎么對你,你就這么對自己。
你想要對方說我愛你,你可以對自己表達愛。
你想要對方送你禮物,你可以買禮物給自己。
你想要對方關注你,你可以花些時間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體和內心的感覺上。
3、 照顧伴侶的需要,讓他覺得舒服
在親密關系中,有很多人都會存在著這樣的困惑:他明明知道我想要什么,就是不愿意給我?
陷入這個問題當中時,人會越來越苦惱。
因為你有可能會從這個問題中得到幾個結論:
a\他不愛我
b\他是一個糟糕的人
c\我不值得被愛
以上3個答案,無論哪個都不會讓人找到方向。
其實,如果把問題稍微轉換一下,方向就有了。
比如:他對我有什么需要?我滿足他了嗎?
當問題轉換之后,你就有方向了。
因為你很有可能會發現,你總是向對方要東西,卻很少給予對方。你想讓他做些什么讓你舒服,可是你卻很少讓他覺得舒服。
人在不舒服的時候,就很難有多余的能力去照顧另外一個人。
當你愿意照顧對方的需要,滿足他的需要的時候,他舒服了,才有能量回應你。
4、讓對方獲得成就感
在親密關系中,最糟糕的索取方式就是指責。
因為指責會讓對方覺得:
我錯了,我不好,我愧疚,我無能。
這些感覺沒有哪個真正會激發起一個人的能動性的。
什么能激發一個人的能動性呢?
就是他能夠從他做的事情當中獲得成就感,換句話說就是你能讓他感覺他做的很不錯。
你可能會問:我怎么才能讓他覺得他很不錯呢?
其實這個問題,也可以反問自己:當我做了一件事,伴侶有什么反應的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很不錯?
對我來說,答案是:
伴侶表現得很開心我會覺得我不錯;
伴侶表達對我的欣賞我會覺得我不錯;
我做的事情激發起伴侶的好奇,我會覺得我做得不錯。
而這些全部都是正向反饋。
當一個人能從他人那里獲得正向反饋的時候,他就會獲得更多的動力,去走正確的路。
總結來說,關系,尤其是親密關系,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場合作。在合作的關系里最佳的局面并不是你輸我贏的博弈,而是共贏。
想要實現共贏,你就需要做到讓對方感到舒服,讓他獲利并看到希望。如此,他才會愿意往這段關系里投入更多。
情緒博弈無法成就好的關系,彼此成就才會成為關系中的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