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時代的不同掙錢方式
產品短缺的時代,企業擁有產品就有如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不出去。此時企業掙錢的方式是:靠生產產品創造價值,靠銷售產品變現價值,靠產品的差價分享價值。而在產品過剩的時代,競爭日趨白熱化,大中型企業更多的是通過商業模式搭建,尋求更多的潛在盈利點。為此,企業可能產品本身不掙錢甚至虧本,但靠流量裂變、衍生服務、供應鏈打磨、跨界滲透甚至是融資金融等手段掙錢。
二、商業模式的內涵及意義
商業模式指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內不同部門之間、企業與合作伙伴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等,攜手合作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獲取價值和分享價值的交易及鏈接關系。對企業而言,商業模式是企業戰略的集中表現,是企業最頂級的競爭模式。商業模式的兩個最核心的模塊是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運營模式確保企業的正常、有序和高效運行,而盈利模式確保企業經營目標和利潤目標的實現。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產品和服務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沒有商業模式的深度思考和頂層設計,企業走不遠、飛不高、做不大,且很容易成為被跨界打劫的對象。
三、靠模式掙錢與靠產品掙錢的本質區別
(一)思維方式不同
靠模式掙錢需要四種思維:即全局性思維、結構性思維、戰略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反之,靠產品掙錢更多地體現為局域性思維、平面性思維、點狀式思維和守舊式思維。
(二)經營和變現方式不同
靠模式掙錢,需要從戰略、管理、運營、產品、品牌及文化價值觀等方面整合資源,實現價值創造的整體最大化;靠產品掙錢,更多的是靠更優的品質、更低的價格和更高的性價比掙錢。
(三)護城河不同
靠模式掙錢,涉及企業戰略、管理、運營和組織執行力等多維問題,一旦模式形成且驗證成立,足以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核心競爭力,并不斷迭代和升級;而靠產品掙錢,企業所仰賴的方式和技術,很容易被抄襲和模仿,而打價格戰易淪為惡性競爭,繼而陷入競爭的紅海。
(四)抵御風險的能力和業務的延展性不同
靠模式掙錢,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強,容易形成規模經濟效應,且當發展達到一定的峰值時,容易找到業務增長的第二曲線;而靠產品掙錢,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發展容易遇到瓶頸、觸達到增長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