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結節,似乎總有聊不完的話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一個中成藥,專門散結節的,甲狀腺結節可以用它來消,乳腺結節可以用它來消,肺結節也可以用它來消。它就是內消瘰疬丸。
內消瘰疬丸:夏枯草、桔梗、枳殼、大青鹽、海藻、浙貝母、薄荷、天花粉、玄參、蛤殼、白蘞、連翹、熟大黃、甘草、生地黃、當歸、玄明粉。
我們知道中藥其實有很多劑型,比如湯劑、丸劑、散劑,這三種劑型是比較常見的,這個藥以丸來命名,很顯然,就是讓大家把藥材打成粉,用蜂蜜調和成丸子來服用。
湯可以快速地把邪氣祛除,但是到了結節這一步,說明病邪已經走的很深了,身體已經被拖累的太久了,這個時候是不適合猛攻的。藥丸就比較緩和,就是要大家慢慢調理,一點一點地去把這個淤滯、包塊攻破。
甲狀腺結節和乳腺結節雖然長在不同的地方,但其實是一個病根。根源就在于我們的肝經,肝經不通暢,肝氣有郁結,氣血變瘀血,津液變痰濁,兩者糾纏日久,堵在哪里,就形成了結節。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結,能把肝氣理順、肝火滅掉,又能把散結節的重擔挑起來。配上枳殼、桔梗,白蘞、連翹、天花粉,輔助夏枯草清熱瀉火。
除了夏枯草,薄荷也有一點疏肝解郁的作用,它非常的輕靈,就是力道沒那么猛,有點像屋里落了灰,我們用雞毛撣子輕輕撣一下那種感覺。
然后是大青鹽、玄參、蛤殼、海藻也是咸味的,把這么多咸味的藥物湊到一起干嘛呢,軟堅散結。中醫認為,咸味有一個作用就是軟堅散結,能把結節軟化,先軟化,再消散。
結節里面包裹著痰濕和瘀血,所以還要用到浙貝母化痰化瘀。接下來,當歸、生地滋陰養血,當身體的某個部位有了淤滯以后,這一塊兒的氣血就不能很好地流通了,所以我們要把新鮮血液補進去,當歸捎帶手還能活血化瘀。
貝母把痰濕化掉,當歸把瘀血化掉,化掉以后呢還要給它排出去,也叫給邪以出路。大黃、玄明粉這兩味藥通腸腑,能把腸道通開,讓痰濕瘀血順著腸道排出去。
除了結節一類,還有像甲狀腺腫大、甲狀腺炎、淋巴結結核都可以用它來調理。
可以先吃一個月,一個月以后到醫院做個復查,如果說結節變小了,可以繼續服用,如果沒有變小,那就不要吃了,換個思路。
也有朋友反饋說,這個藥吃了以后拉肚子,這個不能說是副作用,而是我們的脾胃太寒了,因為這個藥本身也是偏寒的,寒上加寒,脾胃當然受不了了,它就要瀉。像這種情況可以用生姜三片,大棗五枚煮水送服。
【感謝大家觀看,想要了解更多健康知識可以關注,歡迎大家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