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教材習作單元與單元習作的關系及其對教學的啟示 統編版教材在習作教學上,努力嘗試構建相對獨立的作文教學體系,所以采用了“讀寫分編,兼顧讀寫結合”的編排方式。這種編排方式最突出的兩點表現為:從三年級開始,每冊都安排了一個獨立的習作單元;常規單元內的習作內容和目標,不一定與閱讀內容和目標存在對應關系(有對應的,也有不對應的)。那么,有了獨立的習作單元,常規單元中的習作訓練又當如何理解,處于什么地位?習作單元中的習作內容和目標與常規單元的習作內容和目標之間有沒有聯系?在對獨立的作文教學體系進行構建的嘗試中,習作單元與常規單元是如何共同構建習作教學序列的……思考和厘清這些問題,對教師如何更加科學地用好統編版教材,更好地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提升綜合表達能力和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先通過一張表格來看看從三年級上冊到六年級下冊,每冊習作單元的習作主題內容和訓練要素有哪些(表一)。表一:冊別習作主題內容表達訓練要素
三年級上冊觀察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
三年級下冊想象發揮想象寫故事,創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四年級上冊寫事記一次游戲,把游戲過程寫清楚。
四年級下冊寫景學習按游覽的順序寫景物。
五年級上冊寫物搜集資料,用恰當的說明方法,把某一種事物介紹清楚。
五年級下冊寫人初步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嘗試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
六年級上冊圍繞中心意思寫從不同的方面或選取不同的事例,表達中心意思。
六年級下冊表達真情實感習作時,選擇合適的內容寫出真情實感。
從上表可以看出,八個習作單元,習作主題內容涉及課程標準指出的“記實作文”“想象作文”“應用文”三大類。“記實作文”也就是常說的記敘文,以寫人、敘事為主,寫景、狀物次之,其中三年級上冊、四年級上冊、四年級下冊、五年級下冊、六年級上下冊都可歸入此類;“想象作文”最有利于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最有利于學生體會自由地、創意地表達帶來的成就感,三年級下冊習作單元主題內容就是“想象”;五年級上冊的“寫物”是說明文習作訓練,屬于應用文范疇。認真審視上表,也會給我們帶來疑惑:為什么記實作文比重如此之大,而想象作文和應用文比重如此之小呢?這里有三點需要辨明,一是記實作文從內容主題上分成了寫人、敘事、寫景、狀物四種,從訓練習得的角度來考量,這四種不同的內容主題之間是相對獨立的;第二,作文的分類,標準不同,分法不同,例如也可以分為實用類和文學類(或者叫做信息類和文學類);第三,教材編排了這八個習作單元,每個習作單元的學習目的是為了集中落實一個具體表達訓練要素,從一點上著力提升學生的表達素養,但學生綜合表達能力的提升,僅靠每學期一個習作單元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教材中每個單元的習作以及小練筆等建立聯系,形成合力,才能最終達成小學階段習作能力訓練目標。梳理習作單元與常規單元習作之間的關系,能夠幫助語文教師以不同內容主題為線索,厘清作文序列和體系建構在教材中呈現出的路徑和策略,即幫助教師看清楚在整個小學階段,八個習作單元分別聚焦的內容主題,在習作單元之前有過哪些相關的訓練積累,之后又有怎樣的發展提升。筆者曾經在一篇探討性文章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寫人類習作編排解讀與思考》一文中對統編版教材三到六年級寫人習作進行了簡單梳理和分析,為了方便大家回顧,這里再將寫人習作安排一覽表呈現出來(表二)。表二:次序冊序與單元習作內容表達訓練要素
1三上第一單元猜猜他是誰(用幾句話或一段話寫一個同學)體會習作的樂趣,用幾句話或一段話介紹自己的同學,激發習作興趣。
2三下第六單元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用上合適的詞語來形容一個人,寫出這個人的特點。)寫一個身邊的人,嘗試寫出他的特點。
3四上第二單元小小“動物園”(把自己的家想象成動物園,分別用一段話寫一寫家里的“動物”。)寫一個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寫出來。
4四下第七單元我的“自畫像”(根據提示用一篇文章向班主任介紹自己。)學習用多種方法寫出人物的特點。
5五上第二單元“漫畫”老師(選擇一兩件具體事情寫出老師的特點。)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
6五下第四單元他陶醉了(寫一個人陶醉或興奮、吃驚的樣子,將事情的前因后果寫清楚,經過寫下來,特別將他當時的情形寫具體。)嘗試用動作、語言、神態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內心。
7五下第五單元(習作單元)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選擇典型的事例來表現一個人的特點。)初步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嘗試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
8六上第八單元有你,真好(通過具體的故事寫出“有你,真好”的真實感受,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事情寫一個人,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寫人習作這里不再分析,下面主要以“想象類”習作為例,再來重點看看習作單元與常規單元中的習作關系應該怎樣理解。下面是教材想象類習作(包括低年級寫話)梳理一覽表(表三,藍色為習作單元)。表三:冊序單元習作內容(話題)表達訓練要素
二上七小老鼠在干什么看單幅圖,想象寫話。
二下四有趣的經歷用上表示時間的詞,看多幅圖想象寫話。
三上三我來編童話大膽想象寫童話。
三上四續寫故事運用預測,嘗試續編故事。
三下五奇妙的想象發揮想象寫故事,創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三下八這樣想象真有趣根據提示,展開想象,嘗試編童話故事。
四上四我和 過一天選一位神話或童話中的人物,想象與他過一天會發生什么故事。
四下二我的奇思妙想展開奇思妙想,寫清楚想發明的東西。
四下八故事新編新編《龜兔賽跑》等,重新構想故事的經過、結局,創編一個新故事。
五上四二十年后回家鄉列提綱,分段敘述,把重點寫具體。
五下六神奇的探險之旅展開合理想象,編一個驚險刺激的探險故事。
六上一變形記發揮想象,把變形后的經歷寫出來。
六上四筆尖流出的故事根據提供的環境和人物,展開豐富想象,創編故事。
六下五插上科學的翅膀飛展開想象,寫科幻故事。
其一,從上面兩個表格都可以看出,習作單元所涉及的八個內容主題,在整個小學階段教材中,都會有很多相應的單元習作內容安排(寫人類8次,想象類14次,還不包括文后的小練筆)。這就可以看出,任何一類內容主題習作所關涉的訓練目標,都需要一個長期的、線索清晰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來落實和達成——它們呈現的就是基本的訓練序列。其二,習作單元不是某一類內容主題習作訓練的起點,也不是終點,教材安排的時機是有一定講究的——或者說,教師可以通過研究創造性地發現其安排時機的合理性。例如,想象類習作單元安排在三年級下冊,這個時候,學生的思維發展仍以形象思維為主,但邏輯思維開始奠基和萌芽。學生除了“善于”和喜歡天馬行空的想象,還能嘗試從不同想象故事的對比閱讀中,發現和習得多樣的想象策略,為己所用,進而創造屬于自己的想象故事。在某一類內容主題的習作序列中,習作單元處在承上啟下的位置。往前看,如果沒有從二年級寫話就開始進行的想象實踐和體驗,沒有寫童話、續編故事的經歷,學生要創造一個完整的想象故事,可能會曾在構思和表達上積累不足、基礎欠缺的尷尬。往后看,不僅想象的要求提高了(如“根據提示、選一位神話或童話人物、根據提供的環境和人物”,限制詞越多,實質上要求越高),想象表達的境遇背景也需要更加豐富(如“編一個驚險刺激的探險故事、寫科幻故事”等,都需要學生有更加豐富的閱讀積累和生活體驗作為基礎),對行文構思、謀篇布局的要求也更加明確(如“重新構想故事經過和結局、把重點寫具體”等。)明確這種梯度編排,是十分必要的。其他類內容主題的習作單元與單元習作,同樣可以看出這種承前啟后的聯系和循序漸進的序列。這就啟發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心中要有這樣的序列,教學習作單元時,要清楚學生在表達訓練要素的落實上,有怎樣的基礎,目前應落實到什么程度,將來還需要有怎樣的發展和提升。教學單元習作時,要想清楚此次習作屬于哪個內容主題的,前后相關的習作有哪些,以科學定位此次訓練要素落實的程度。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能幫助學生一個階梯一個階梯地攀登前進,不斷提升習作能力和水平,體驗習作訓練帶來的成就感。
關鍵詞檢索
關注“我在小學教語文”
在公眾號底部對話框輸入
下面的關鍵詞
查找你可能需要的信息
I要素梳理I語文要素I一年級I 二年級I三年級上冊I三年級上冊1I四年級I五年級I六年級I新教師I 聽讀課I聽讀課案例I聽讀課實錄I作文指導I 作文指導1I班主任I情緒管理I讀書I電影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