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段某(女方)、王某(男方)經人介紹相識,于1996年結婚登記,婚后生育長子,現已成年,2014年生育次子。現段某(女方)以雙方性格不和,經常因生活瑣事發生爭吵,致雙方感情確已破裂且已無和好可能為由起訴到法院,要求判令或調解雙方離婚,次子由被告王某(男方)撫養,原告段某(女方)支付撫養費。
法院審理
法院經審理查明,原告段某(女方)、被告王某(男方)于1996年結婚登記,生育長子、次子,其中長子已經成年。原告段某(女方)在外打零工,被告王某(男方)在大連打工。雙方在2023年春節期間回家共同生活。庭審中,被告王某(男方)以常年在外打工,不具備撫養的條件為由不同意撫養孩子,要求原告段某(女方)撫養孩子。同時,雙方在起訴前未與次子溝通過離婚事宜,也未征求過9歲的次子愿意跟隨誰生活的意見。法院經審理,認定雙方的感情未達到確以破裂的程度,且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未達成一致,判決對原告(女方)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法官說法
結婚以男女雙方自愿為標準,這個標準是主觀的,遵循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但判決離婚以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為標準,這一標準是客觀的事實。法院判斷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應當從婚姻基礎、婚后感情、離婚原因、夫妻關系的現狀和有無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綜合分析。本案中,雖然王某(男方)同意離婚,但是段某(女方)沒有證據證明雙方感情確已破裂。根據查明的事實,雙方不是因為感情不和造成的分居,而是為了謀生不得已的暫時分開,因此,不能得出雙方感情確以破裂。
另一方面,離婚不僅僅涉及到對夫妻雙方婚姻關系的處理,還涉及到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父母有撫養、教育、保護孩子的法定義務,夫妻雙方各自尋找理由,不履行撫養子女的法定義務既是違法行為,也違背了公序良俗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本案中,雙方均以無撫養條件為由拒絕撫養孩子,既傷害了孩子的感情,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會給社會帶來隱患,增加社會的教育管理成本。在未征求未成年子女愿意跟隨誰生活的情況下就冒然提起離婚訴訟,過于沖動草率,不負責任。考慮到未成年子女利益,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長的原則,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總之,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時,要本著保障離婚自由、防止輕率離婚的原則,根據立法精神和案件的具體情況,作出正確判斷。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依法對未成年人承擔監護職責。
國家采取措施指導、支持、幫助和監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履行下列監護職責:
(一)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二)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
(三)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遵紀守法、勤儉節約,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四)對未成年人進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五)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保障適齡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
(六)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
(七)妥善管理和保護未成年人的財產;
(八)依法代理未成年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九)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并進行合理管教;(十)其他應當履行的監護職責。
案例編寫| 蒙陰法院 湯國虎
原標題:《【法官說法】夫妻雙方均同意離婚,法院為何判決不準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