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摔跤吧,爸爸!》的成功之后,中國觀眾開始意識到,印度不僅只有歌舞片,還很愛勵志運動題材。
正在影院公映的《蘇丹》,就是一部摔跤題材的印度勵志片。
來自印度北方小鎮的蘇丹,遇見了摔跤教練的女兒,為了心儀女孩,他開始學習摔跤,并在短時間內就獲得地方冠軍,與妻子一起代表印度出戰奧運會。
然而在收獲了事業與愛情后,蘇丹卻因為驕傲自大而失去了家庭,妻子離他而去。
最終,永不言敗的蘇丹燃起格斗之魂,重新站上了格斗賽場……
值得一提的是,男主角蘇丹的扮演者薩爾曼·汗,與阿米爾·汗與沙魯克·汗并稱“三汗”,是當今印度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
之前因為在喜劇電影里《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飾演猴神,而被中國影迷熟悉。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1965年出生的薩爾曼·汗出道很早,在成為演員之前是一位模特。1988年憑《媽媽好過分》出道,第二年就以《真愛在我心》一炮而紅。
此片不但打破了多項票房記錄,而且也是印度首部在海外重新被以英語及西班牙語配音譯制后,再度上映的電影。
從影25年以來,薩爾曼·汗拍了近90部電影。最初角色形象以銀幕情人為主,有“寶萊塢萬人迷”之稱。后來演了很多喜劇片、動作片,幾乎部部票房大賣,在印度百年影史中的16部賣座片里,他的作品占了4部。(《真愛在我心》、《情到濃時》、《怦然心動》、《爆裂警官》)
薩爾曼健美的身材也是他在印度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他在學生時代就曾是冠軍游泳健將,因為熱衷健身,練就一身讓無數迷妹流口水的肌肉,還因此在寶萊塢掀起一股健身風氣。
《蘇丹》
這次的電影里,他也沒放過機會大秀了一把好身材。論劇情深度,《蘇丹》可能比不上《摔跤吧,爸爸!》,不過要看摔跤的激烈、打戲的精彩程度,《蘇丹》可不輸。
因為這次《蘇丹》在國內上映,我們采訪了薩爾曼·汗。看看關于這部電影、關于摔跤訓練、還有印度電影的未來,他是怎么說的。
B=外灘
S=薩爾曼·汗
B:《蘇丹》中你演一名專業摔跤手,為此你做過哪些準備?
S:扮演摔跤手意味著訓練,所以我和職業摔跤手一起工作,還會和他們對打。 作為準備的一部分,我要學習摔跤動作和拉扯,我要學習用身體語言去表現人物性格。
B:你怎么理解蘇丹這個角色在片中的轉變?
S: 我與哈里亞納邦(《蘇丹》故事發生地)的摔跤運動員在一起待了一段時間, 這幫助我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 :簡單、清晰、令人耳目一新。 蘇丹是一個誠實的人,擁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B:這部電影中你印象最深刻的場景是?拍攝時有遇到過什么困難嗎?
S:有一場戲,我(的角色)意識到自己的身材有多么走樣, 那場戲里我有個大肚子。當我盯著鏡子中的自己,羞愧(并且羞恥)地意識到我完全不像一個摔跤運動員,我真的感到很難過,眼里都是淚水。
B:《摔跤吧,爸爸!》在中國非常紅,你覺得這兩部電影有什么相似性嗎?不同在哪里?你覺得摔跤題材為什么在印度電影里很流行?
S:《摔跤吧,爸爸!》講述了父親對女兒的愛,而《蘇丹》講的是一個愛情故事,是關于一個男人失敗之后對勝利的再次追求。
摔跤是我們歷史中的一部分,它將永遠是印度農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很受歡迎。
B:你很小就出道了,你覺得這些年印度電影最大的變化是?
S:我們的劇本和故事變得越來越接近現實。 從技術上講,印度電影開始使用視覺特效,動作戲和特技更好了,越來越與全球接軌。 我們進步得更快了,因為現在的觀眾可以通過網絡獲得更多選擇。
B: 以前印度電影最出名的就是歌舞片,但最近出現了很貼近現實、宗教、政治、女權等問題的印度片,對此你怎么看?
S:所有類型的電影都在制作中,它們都有受眾。
B:有一種說法,把你和阿米爾·汗、沙魯克·汗并稱為“印度三汗”,你和另外兩位熟悉嗎?
S:我們一起在電影院里成長。 我曾在過去的電影中與他們合作過。
B:你現在擁有自己的制作公司,你是怎么去選擇劇本的?你有偏愛的故事類型嘛?
S:想探索各種類型。
采訪 / 文 _ 阿作
編 _ 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