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肉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來看,生長于荒漠地區(qū)的如仙人掌科的、番杏科的、青鎖龍屬的大概的根系就比較耐高溫,度夏不太難,而大多生長在山里縫隙中的擬石蓮花的就比較扛不住夏天。生長在野外環(huán)境下的多肉,根系只要死命往下長,越底下溫度越低,而種植在花盆里的多肉就比較尷尬了,盆就那么小,土就那么多,根系怎么長,溫度都這么高,都比葉面遭受到的溫度還高。
多肉植物在夏天,通風很重要,同時配土可選擇大比例顆粒土,加強盆內(nèi)空氣的流通,多用敞口盆,窄口盆溫度估計要很高。顆粒土的另一個好處是,顆粒間平均距離增大,土壤導(dǎo)熱數(shù)也就比較小,可能熱得慢一點,另外澆水后,顆粒土在水的協(xié)助下接觸面積就變大了,導(dǎo)熱系數(shù)會增加。
無論什么季節(jié),光照是不可缺少的,即使是夏天,多肉也還是需要陽光,但是又不能太曬。遮陽一般使用遮陽網(wǎng),透光程度看具體需要,銀色更好,不吸熱,但是很貴。我一般在28度左右會開始部分遮陽,溫度繼續(xù)上升就把遮陽網(wǎng)逐步放下來。遮陽網(wǎng)遮得多了以后,棚子里會比較不通風,有條件的最好能配備風扇增加通風。
景天科植物會在晚上打開氣孔吸收二氧化碳,一定范圍內(nèi),氣溫越低吸收二氧化碳越多,白天關(guān)閉氣孔,通過脫羧反應(yīng)釋放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溫度越高,脫羧越快。 所以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多肉的生長。夏季的晚上如果能讓植物有一個相對比較涼快的環(huán)境,對它來說很有好處,但是冷熱的變化不能太突然。
夏天因為控水和溫度原因,粉介容易爆發(fā)。因為入夏后不適宜過多澆水上藥,所以我一般會在入夏前隔周使用護花神、多菌靈之類的藥物進行菌和蟲的預(yù)防,入夏后如果澆水,也可以繼續(xù)使用。入夏后要經(jīng)常巡視嫩芽、葉片中心、背面、看得見的根部等位置,注意異常的透明粘液、白色粉末等。如果粉介發(fā)現(xiàn)不及時,肉肉就可能毀容或者掛掉。平時最好能清理下完全干枯的葉子,這些層疊干枯的葉子在夏季會變成蟲子的避難所,還會使根部的通風變差。清理枯葉和澆水盡量不要同時進行,防止清理枯葉時在桿子上可能留下的傷口遇水。
澆水只能是在盆的拐角輕輕澆點就可以,不用澆到盆底出水。微量的水份足夠植株的根系不會在盛夏太過干枯而枯死。盛夏切記不能浸盆,浸盆幾天都不干的。下面簡單的說一下夏季不同屬的植物的給水,仙人球,大多數(shù)夏季是生長期可以干透澆透少量除外。景天科,大多數(shù)的景天植物都休眠,遮陽,只能微量給水。特別是景天科青鎖龍屬的水大就會爛,花友切記。番杏科,遮陽,很多品種都休眠不給水,或微量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