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開學了,最近看到一位媽媽為了孩子能在開學后養成好習慣,立下了25條家規。
其中,有孩子要遵守的、有家長要遵守的、還有孩子和家長都要遵守的。
每一條都有理有據,具體細致。
究竟是哪25條家規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要一起做家務:孩子要主動幫忙做家務,可以幫忙打掃房間、分碗筷、整理自己的衣服、收拾垃圾;爸爸媽媽不能因為“怕孩子添亂或累著”而拒絕孩子幫忙做家務。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要讓爸爸媽媽幫忙;爸爸媽媽不要為了“快一點”而幫孩子代勞。
3.上學不能遲到:孩子早上不能磨蹭,動作要快;爸爸媽媽不能因為自己的事情耽誤送孩子上學。
4.孩子犯錯要好好說:孩子犯錯誤了,要誠實地和爸爸媽媽說;如果孩子是無心的,爸爸媽媽不能責怪孩子,要提醒他下次不要再犯。
5.別人幫你要說謝謝:不管是小朋友還是大人幫助了孩子,孩子都要說謝謝;如果孩子幫助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要說謝謝。
6.不能撒謊:孩子不可以對爸爸媽媽撒謊;爸爸媽媽也不可以答應孩子的事情不做到。
7.借了東西要還:孩子問別人借了東西,用完了要馬上還給別人;爸爸媽媽如果問孩子借了東西,用完了也要記得還。
1.再忙也要抽時間陪孩子:爸爸媽媽工作再忙也要抽至少1個小時來陪陪孩子,如果在外地出差也要和孩子視頻。
2.爸爸必須參與孩子的教育:爸爸應該每周陪孩子運動、帶孩子出去玩,不能將教育的工作全交給媽媽。
3.一定要參加親子活動:幼兒園舉辦的親子活動一定要參加,實在沒空可以請朋友幫忙,不能讓孩子孤單一個人。
4.家長不能對孩子吼:無論孩子犯什么錯誤,爸爸媽媽都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而是應該好好和孩子講道理。
5.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如果要吵架,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這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
6.同一件事態度要一致:對于孩子提出的要求,爸爸媽媽要一致,不能爸爸一個要求、媽媽一個要求,更不能兩個人的要求完全相反,這會讓孩子感到混亂。
7.不能滿足孩子的無理需求:有時孩子提出的要求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不能滿足,應該給孩子設立目標或講道理。
8.要關注孩子的精神需求:不能只關注孩子物質上的需求,如吃飯、睡覺、穿衣等;還要關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如遇到不開心的事、和朋友吵架等。
最后的話
看完這25條家規,真是要為這為媽媽的教育理念點贊!
不僅有意識地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對自己和老公也有要求,只為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對于幼兒園的親子活動也很支持,絕不會嫌麻煩。
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一定很優秀呢;這樣的家規,也值得我們去推崇給更多家庭,歡迎分享給更多馬上開學的孩子家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