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最前線」資深記者|龍老師
本文系作者原創,轉載請申請授權
導語
生態和生態鏈看似相同,實則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理念。
當今最為風口的如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萬物互聯等領域,由于其體系的博大,從基礎研發到應用研發再到場景落地,很難由單一的巨頭總攬全局,因此進行整個社會范圍內的分工合作,進而形成“生態”是產業發展的必然。
而“生態鏈”則不是一個科學術語,它更是一種商業資源的組織化,比如我們熟悉的某些企業,其生態鏈與其說是產業進化上的分工合作,不如說是商業資源、品牌資源的綁定和互用,它在提供了“生態”便利的同時,亦以“鎖鏈”的形態進行了某種綁定和限定,而這種綁定對于企業而言未必全都是有積極價值的。
涂鴉智能的可貴之處,在于其生態構建中所具有的強烈利他主義的初心,它推崇自由創新精神,和對生態合作伙伴既有場景和商業潛能的最大開發性,同時又以賦能的方式實實在在的進行了合作者之間的價值傳遞,實現了一個既有聯系、又無束縛的開放式生態系統,雖然其今天的規模還不很龐大,但它所蘊含的潛力則一定比某種基于商業綁定的“生態鏈”系統更為強勁,本文則試圖闡述其“有生態而沒有鎖鏈”的賦能精神和利他態度,所能夠給行業帶來的巨大價值和可期前景。
時下,以家居為核心,以萬物互聯為橋梁,以AI賦能為形式的產業再造和人居環境的整體智能化升級已成為行業內最重要的發展方向,這種升級不是制造企業單打獨斗所能完成的,它需要整個產業的全方位升級和通力合作。
3月15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上,《智能家電云云互聯互通安全標準》正式對外發布。
《標準》旨在將不同品牌之間的家電設備的云服務互相打通,由一個APP控制實現家電間的互聯,同時在標準模式下保證用戶隱私及數據安全。毫無疑問,這可以看作是又一個生態體系的孕育。
雖然AWE中參展的大多數為制造業企業,但本次《標準》的領銜發布企業,卻是一家全球化AI+IoT平臺——旨在為制造業智能化升級提供系統級的技術支持服務,但不局限于家居智能領域,也不進行某種強制綁定的涂鴉智能。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互聯網的產業化大發展給傳統產業的升級再造——如智能化+萬物互聯,奠定了非常好的算法和硬件基礎,智能家居市場也引來眾多企業蜂擁而至,一時間江湖風云四起。
據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指出,預測未來五年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0%,將達到1550億美元的規模。
傳統制造業的江湖因為智能化這張“藏寶圖”而引來群雄競逐,但不是人人都是身懷絕世神功的逍遙俠客。
對于想參與這場江湖論劍的群豪們而言,如果有一套速成的秘籍那就再好不過了。
而此次《標準》領銜發布企業涂鴉智能,為參與這一輪實現制造業智能化升級提供了一個全球化的“AI+IoT”智能平臺, 為客戶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物聯網的解決方案, 并且涵蓋了硬件接入、云服務以及APP軟件開發三方面, 形成人工智能+制造業的服務閉環, 為消費類IoT智能設備提供B端技術支持及商業模式升級服務。
正如同涂鴉智能創始人兼 CEO 王學集所說的一樣,涂鴉智能一直在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為B端賦能。這里的B端可以是傳統硬件廠商,也可以是將要推出智能硬件的互聯網公司;而賦能則是通過技術手段不斷滿足以上客戶的各類需求。
賦能就是涂鴉智能為這些逐鹿智能化升級這場戰斗的企業們提供的武林秘籍,讓本就擁有內力功底的企業在智能化上打出更快的招式。
目前,涂鴉智能已經服務全球超過10萬家客戶,大批江湖兒女已借助涂鴉智能開始參與逐鹿,共計連接超過1億臺智能產品投放市場, 用獨創的“AI+IoT”產品賦能模式, 累計服務支持超3萬款智能產品, 這些產品售往近200個國家和地區。
從規模與技術上來看,涂鴉智能在智能科技產品的技術服務提供方面已有了非常不錯的基礎。
隨著移動互聯網市場增勢放緩和紅利將盡,產業互聯網成為下一個風口,而產業互聯網的基礎包括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將上述能力進行場景化整合的萬物互聯,因此,智能物聯網市場將是一個增量與存量并存并將開始急速發展的一片藍海。
消費者家庭需要購買的電視、冰箱等,無論是否智能化,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存量市場,而智能音箱或某種智能設備又是不少家庭還沒有擁有的一個增量市場。智能物聯網的未來市場,就仿佛是藏寶圖中各個待挖掘的寶藏,埋在增量與存量相互激發的未知世界里。
這樣的市場背景下,智能物聯網領域吸引了大量的企業進入,其中不乏有行業巨頭,同時更多的還是需要生存的中小企業以及新進加入戰斗的企業。
傳統豪門大派如創維集團投入70億元建設智能產業創新基地,通過自己制造私有型智能芯片,把自有的家庭設備、家用電器連接在一起,實現自身品牌的專屬系統。
但行業中有龐大資金實力以及持續開發能力的企業鳳毛麟角,對于大多數江湖小門小戶的傳統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而言,在通往推出智能化終端產品的道路上,筆者看來,至少有三座難以逾越的大山。
一是智能化成本高,時間、人力、資本的成本過高。
無論是自有團隊還是與供應商合作,都面臨團隊培養和多方協作的成本,前者更是要在資金與時間上有巨大投入,處于轉型期的制造業往往沒有頭緒。
二是產品落地周期長,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十八年才習得降龍十八掌,從概念到設計,到最終產品成形,時間周期需半年甚至更長,產品投入市場時便已落后于競爭對手。
三是開發難度大,就好像江湖小派卻需要獨創一門頂尖絕學,智能制造包含云端、聯網模塊、終端APP三個部分,技術、經驗的稀缺進一步造成了開發者的卻步,沒有專業的供應商或團隊難以完成。
對于初創型及中小企業,如何克服大量數據處理的難題,其實在移動互聯網創業浪潮中有著很好的先例。
例如亞馬遜提供的云計算服務,為不少小微企業甚至中型企業提供了云計算服務,初創企業不需要花大量成本自建IDC,可減少研發、維護成本,選擇成熟的企業級云計算服務,讓大量初創企業在成長的初期有穩定而強大的數據處理服務能力。
移動互聯網初創企業只需要遵循iOS、安卓的開發協議,并借助云計算公司的數據服務中心,就能將自己的APP迅速上線推廣。
在AWS等云計算服務平臺服務下,誕生了不少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移動互聯網企業。
如今,對于智能物聯網市場的中小企業來說,涂鴉智能的AI+IoT全球化智能平臺扮演的就是類似于AWS+安卓結合的系統化平臺角色。
AI+IoT全球智能化平臺為那些不具備開發能力的傳統企業進入智能物聯網時代提供了更便捷的方案選擇,相比傳統廠商至少需要半年的開發周期,涂鴉智能最快僅需數小時。
比如涂鴉智能最快只需要一小時就能完成一款免開發的電工照明類解決方案,燈具生產企業想推出智能照明產品,只需做好自身原來擅長的工作,而產品智能聯網的服務對接涂鴉智能的平臺即可。
涂鴉智能平臺大大降低了傳統企業向智能化升級的開發門檻,縮短了產業鏈條,由此大幅降低了傳統企業的時間、人力、技術成本。
每一家企業在選擇平臺的時候,都會有兩個最重要的訴求,一個是效率,一個是安全,這二者缺一不可。
涂鴉智能的AI+IoT為企業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務平臺免去了企業與多家供應商的溝通時間成本,不僅縮短了制作周期,同時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極大的提高了企業實現智能化的效率。
近年來新聞里頻頻爆出的隱私泄漏,不僅引起了消費者對使用智能硬件的擔憂,硬件廠商在接入用戶數據時,也同樣有著關于安全性和合規性問題的考慮。
對于安全性方面建設,涂鴉智能擁有金融級四重安全技術,將市場擔心的風險降到最低;此外,AI+IoT平臺還可以綜合用戶的行為數據,幫助企業優化產品服務。
對于企業來說,在進入平臺時擔心的安全不僅僅是數據安全這個關乎“生存”的安全問題,“成長”的安全問題同樣不會被忽視。
某些生態鏈服務是強綁定式,企業享受了生態也必須被“鎖鏈”所綁縛,企業后期的發展也被強行綁定在平臺上。頗有一種學我神功,非三刀六洞不可脫離幫派的意味。
而涂鴉智能所提供的則是一種更為開放的運營模式,用創新、服務、嵌入式技術、云端、APP等搭建了生態閉環,同樣具有生態級企業平臺賦能的能力和特征,但卻沒有寒冰神鐵的“鎖鏈”,讓參與企業有更大的自由度。
涂鴉智能將一攬子的平臺賦能濃縮為“Powered by Tuya”這一標簽,擁有PBT標簽的智能設備之間都可以實現跨品牌互聯互通。
也就是說,當消費者選擇有PBT標識的智能產品時,可以用一個App控制全部設備,擺脫以往控制多品牌智能產品需要切換多個APP的繁瑣操作。
據了解,目前涂鴉智能已通過“Powered by Tuya”為軟銀、聯想、三星、美的、TCL、奧克斯、海爾、格力、創維等國內外各大品牌的智能設備提供技術支持,實現不同智能單品間的互聯互通,打造跨品牌的智能生活場景。
涂鴉智能為企業進入智能化升級提供了一個平臺,同時平臺從產品層面來說也是AI+IoT的操作系統。操作系統的能力就是一個Plug and Play的能力,就是即插即用的能力。
操作系統不僅是便捷,還需要有優秀的開發者提供優質的差異化服務,但只有成熟開放的操作系統才能吸引來更多優秀的開發者。
同時,這種秘籍招式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進行調整。目前全球已有2萬多名開發者聚集在涂鴉智能的AI+IoT開發者平臺上,他們可以觸達和服務全球20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億智能產品用戶。而涂鴉智能平臺作用是對接更合適的開發者與企業,讓企業方的定制化的需求得以實現。
企業只需提出需求,開發者就能在平臺的基礎上,設計相應的產品,并通過平臺實現落地。這樣既降低了企業的研發成本和周期,又解放了開發者的創意。
開發者、企業和用戶在這個成熟的生態閉環之中各取所需。涂鴉智能的這種開放姿態,不僅僅吸引了眾多的開發者進駐,同時也掃除了合作企業的困擾點,在智能物聯興起潮流到來時實現抱團成長。
中國領先創投新媒體
100W創業者及投資人關注
? 投稿合作 微信:cyzqx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