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蝸牛
今年春節期間,當你搜索身邊電影院,準備選幾部電影來看看時,是不是突然發現,票價又貴了?
其實不只是今年,疫情之后的第一個春節檔,大家就驚奇地發現,票價比往年春節檔差不多貴了三分之一。而今年更是沖上了新高。
與電影票價越來越高形成的反差,今年總票房收入卻呈下降趨勢。據某平臺統計,2021年大年初一,全國總票房為16.92億 ,今年初一,全國總票房為14.52億;2021年初二,全國總票房為13.79億,今年初二,全國總票房為10.47億。
在觀影人數上,也是大幅下降,2021年春節檔首日觀影人次的3446萬,今年春節檔首日觀影人次為2566萬,整整下降了880萬人。大年初二,2021年觀影人數2796萬,今年觀影人數為1923萬,整整下降了873萬!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影院經理就明確表示,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去年就地過年得多,而今年大部分回鄉過年;二是去年娛樂性的商業片喜劇片居多,而今年主旋律領跑,唯一的一部喜劇片卻讓人尷尬地可以用腳趾摳出三室一廳來。
“最為關鍵的,是票價過高,嚇退了一部分觀眾。”
據某平臺統計,今年平均票價為58.6元。2012年以前是33.7元,之后逐步攀升,2019、2018年和2017年的春節檔票價則為44.7元、39.7元和37.8元。而一到疫情之后的2021年春節檔,平均票價一下飆升至48.9元,創造新高,而今年,又再次突破大關。
這是蝸牛對《水門橋》票價隨便看的一個截圖:
樂山還僅僅是一個三線城市,票價就超過了60多元,而在北京上海一線城市,有些影院更是高得離譜。
據每日新聞報道,并不是3D電影的《四海》,在一些縣城的票價突破100元;河北廊坊的《長津湖之水門橋》,一張票價在105元~135元之間。
在北京某影院,《奇跡·笨小孩》《長津湖之水門橋》《四海》等影片的票價都在80元之上;在北京耀萊成龍影城(馬連道店),《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的一張電影票則接近150元
高票價嚇退了不少觀眾。特別是疫情之下,很多人收入銳減,一家人看部電影,就花掉幾大百,很多人直呼“看不起”“是我不配”。
“既然是宣傳正能量,那就不要這么高的票價!”
但影院經理也有委屈,因為種種原因,現在影視公司也不好過,導致好的影片更少。好影片少,觀眾就少,影院收入則不斷降低。好不容易有個春節檔,不抓緊賺點錢,明年就要喝西北風了。
“你們不賺錢,難道我們就要當韭菜嗎?”有的觀眾這樣表示。好多人堅決不進影院,等著電影下線后,在網站上看。
有專業人士指出,如果這種惡性循環下去,最終影院將脫離大部分群眾,成為小眾商品。當院線電影不賺錢時,影視公司就會將主要精力放在平臺耕耘上,最終影院大批倒閉成常態。
這并非危言聳聽,現在影院都成了贏家通吃,而贏家并非是高質量的電影,排片權掌握著某些人手里。比如今年張藝謀的《狙擊手》,絕對不是質量最低的,但票房收入卻成了墊底的。難怪有人猜測:肯定是被影院針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