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看西游第276期)
文/文連陽
蝸牛說:今天繼續推鐵桿粉絲文連陽的連載評論。歡迎大家留言發表看法,也歡迎把您的好作品發來共同欣賞。如有好稿的,可到同名公號聯系蝸牛。
…………
對于名著,用心體會,你會被作者九曲十八彎的構思所陶醉。如果只是走馬觀花地看,是很難享受到作者如詩如畫的意境的。
本作僅依據原著所載進行推理論證,歡迎廣大水友積極批評指正,多多轉發,讓我們把連載繼續下去。
自貞觀十三年九月唐僧別駕先去,出長安一路西行。做為肉體凡胎的他知不知道會一路荊棘載途艱難險阻呢?他是知道的。
且看原著第十二回,洪福寺他徒弟道:“師父呵,嘗聞人言,西天路遠,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無回,難保身命。”
然而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這時候唐僧是受了皇帝的敕封,接了觀音的異寶袈裟、九錫環杖,沒得選擇了。他這么回答的,第十二回,唐僧:“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又對眾徒弟說:“但看那山門里松枝頭向東,我即回來;不然,斷不回矣。”誓死如歸的精神還是很可嘉的嘛。
可以說。這長安城想再回去已經是遙遙無期了。那么唐僧的弘誓是權宜之辭,還是真心實愿呢?
看看他出城之后的事跡:西行法門寺掛單,第十三回,眾僧有的說水遠山高,有的說路多虎豹,有的說峻嶺陡崖難度,有的說毒魔惡怪難降。跟前面的洪福寺相比,少了四個字“嘗聞人言”,法門寺眾僧對西天取經的山高水險形容地更加繪聲繪色了。
這時候山高皇帝遠,已經沒有受人恩惠的壓力在身上了,看看唐僧的表現。第十三回:三藏鉗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點頭幾度。意思就是不用再說了,你們說的我都知道。三藏答曰:“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這一去,定要到西天,見佛求經,使我們法輪回轉,愿圣主皇圖永固。”
顯然唐僧已經從當初的別無選擇升華為天道酬勤,堅信自己心誠則靈,可以用意念戰勝一切。于是眾僧人人稱羨,個個宣揚,都叫一聲“忠心赤膽大闡法師”。可見不管當初答應唐太宗時是多么被動。但此時此刻對于自己的信念唐僧還是非常堅定的。但是這一份信念支撐他走過多少路程呢?
西游取經出行后第一難就是陷虎穴金星度厄,主講人物是太白金星,這個人物每次出場筆墨不多,但是代表性極強,西天取經路上一共四次出手相助,到三次出手時,我再專門寫一篇總結一下太白金星存在的意義。
虎穴化險為宜之后,就是雙叉嶺伯欽留僧了。這兩個小節是西天取經路上再簡單不過的關卡,雖然唐僧被嚇得三魂不見七魄,但是總體過關情況可以說是波瀾不驚。而其中蘊藏的奧義卻深得很,也沉得很。
金星解厄之后,原著第十三回:唐僧牽了馬匹上了雙叉嶺,獨自個孤孤凄凄,往前苦進。只見前面有兩只猛虎咆哮,后邊有幾條長蛇盤繞。真個有萬分凄楚,已自分必死。
原著第十三回不直寫轉折,卻處處峰回路轉,暗藏深意,最后道出造化弄人。
出家人是不吃葷的,原著第十三回:唐僧三藏合掌當胸道:“善哉!貧僧不瞞太保說,自出娘胎,就做和尚,更不曉得吃葷。”不吃葷就是以實際行動制止眾生獵殺,感化眾生。頌佛念經亦是教化眾生棄惡從善,而在命懸一線的緊要關頭時卻又不得不坐看劉伯欽捕蛇抓虎獵殺生靈。最后還要倚他護送,對他感恩戴德。
接著三藏滿心歡喜,謝了伯欽,牽馬隨行。恰老母留唐僧給亡夫做祭,卻因唐僧飯前的揭齋之咒,給伯欽留下念短頭經的印象。原著第十三回伯欽道:“你是個念短頭經的和尚?”“你們出家人,偏有許多計較,吃飯便也念誦念誦。”然而偏偏又是這個不太信任的過路和尚讓他的亡父超生了。
原著第十三回:卻說那伯欽的父親之靈,超薦得脫沉淪,鬼魂兒早來到東家宅內,托一夢與合宅長幼道:“我在陰司里苦難難脫,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圣僧,念了經卷,消了我的罪業,閻王差人送我上中華富地長者人家托生去了。你們可好生謝送長老,不要怠慢、不要怠慢。我去也。”
如果沒有唐僧,伯欽之父能正常投胎嗎?不能的,他自己說了,在陰間日久不得超生。從伯欽的身上我們很容易看到他父親必然也是百獸殺手,正是這樣雙手沾滿淋淋的鮮血才會死后不得超生。
那么回頭看看纏繞在唐太宗身后的那些冤魂,原著第九回:盡是枉死的冤業,無收無管,不得超生。
而唐僧居然做到了!!他讓伯欽之父得以超生了!!!唐僧取了真經了嗎?他剛出長安城,哪來的真經,所有的經書都是長安城背出來的。人生就是這樣一段接一段的無奈,作者為了引出主題,可謂是煞費心機。
原著第九回:”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
萬人敬仰的觀音菩薩居然是這樣的,太讓人怵目驚心了。才出長安城就發現一個天大的騙局。
然而覆水難收。 “忠心赤膽大闡法師”的稱號已經響遍長安城內外。現在回去跟唐太宗說路遇毒蛇猛虎,死了兩個仆從,說小乘佛法可以超度亡魂,你說唐太宗信你還是信觀音?不宰了你才怪。
信念已經迷失,后退是性命難保身敗名裂,前行是十八萬千里無頭之路。造化如此弄人。
想起上半節虎穴解厄,太白金星留下的簡帖:吾乃西天太白星,特來搭救汝生靈。前行自有神徒助,莫為艱難報怨經。觀音菩薩都靠不住了,太白金星的字條又能給唐僧一路西行帶來多少信念呢?
虛虛實實,人世間多少善惡撲朔迷離。抓住身邊的稻草才有存活下去的希望吧。
第十三回:三藏聽聞伯欽欲回,滾鞍下馬道:“千萬敢勞太保再送一程!”伯欽表示不得不回時,三藏心驚,輪開手,牽衣執袂,滴淚難分。此時唐僧心中還看得清善惡是非嗎?
微信搜“蝸牛看西游”公號,好作品可與蝸牛聯系發稿。同時可參閱蝸牛撰寫的第60期同題材作品《
他是唯一讓妖怪恐懼的凡人,來歷神秘,父親之死更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