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看西游第2631期)
文/牽著蝸牛散步
很多人想不明白,堂堂龍王三太子,為何甘愿變成一個畜生,跟隨唐僧去取經。
在楊潔導演的西游記中,小白龍老婆萬圣公主被九頭蟲搞了,他一怒之下劍砍死蟲子,蟲子沒死,倒把幔帳弄下來被蠟燭點燃了,從而引發大火,燒毀了夜明珠,被玉帝吊在空中要砍死他。觀音把他救下了,條件只有一個,跟隨唐僧去取經。
一邊是死翹翹,一邊是當畜生,小白龍只好選擇后者,畢竟活下來才有翻盤的機會。
但在原著中,小白龍就是光棍一條,沒有什么老婆。夜明珠是一種特殊石頭,大火也是燒不壞的。但是,他老子西海龍王卻莫名其妙告他忤逆不孝,告到玉帝那里。玉帝把他綁起來示威三日,卻不殺。
觀音向玉帝求情,讓他給唐僧作個腳力。玉帝同意了,觀音在他把變成馬之前,卻將他項下明珠取了下來,取經成功后,也沒還他。這明珠是啥玩藝兒?其實就是他修煉的內丹!小白龍在龍宮燒毀的,也可能是某位前輩的內丹,不然也不可能被老頭子告忤逆之罪。
但是,既然是忤逆之罪,為何老龍王不自己處理,卻大義滅親告到玉帝那里,也不怕家丑外揚呢?原來,老龍王其實就是想借此機會,給兒子謀一個取經的指標。
同樣是取經骨干,別人都是當徒弟,風風光光,小白龍只是一名畜生,吃的是草,睡的是馬棚,還天天被唐僧騎,被孫悟空打。即使這樣,小白龍為何仍然要干呢?這其實與玉帝桌上一道菜有關。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請如來過來降妖,如來通過一個小小的賭注,就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玉帝擺了一桌酒席,給如來慶功,送上來的有道菜,就叫龍肝鳳髓。
在那個年代,這道菜可不是一個形容詞,而是扎扎實實的實物,也就是說,是真的龍肝擺上了酒桌。
龍在中國人心目中,地位非常高,為何卻被玉帝作為招待如來的一道菜呢?
原來,此龍非彼龍!中國人的龍與西游記中的龍不一樣。西游記中的龍的概念,來自天竺佛教。在佛教中,龍只是一個蛇王,名字叫“那迦”,現在印度的畫像雕塑還隨時能看到這些神蛇的造型。
季羨林在《西游記里面的印度成分》中說:
“《西游記》里也講到東海龍王。同孫悟空只是文斗,沒有武斗。龍王這東西本身就不是國貨。葉公好龍的龍,同以后神話傳說中的龍、龍女或龍王,完全是兩碼事。后者來源于印度,梵文Naga,意思就是蛇,所說龍王者實際就是蛇王。”
既然是蛇,那當然可以吃了。不僅玉帝吃,如來吃,佛祖的部下也吃!
在《妙法蓮華經》中有記載,迦樓羅是護持佛的天龍八部之一,有種種莊嚴寶相,金身,頭生如意珠,鳴聲悲苦,每天吞食一條大龍和五百條小龍。
后來有人將迦樓羅譯成了大鵬鳥。
大鵬每天要吃這么多龍,龍族面臨著滅亡的危險,于是龍王帶著龍子龍孫找到如來佛祖,佛祖賜給了龍王一件舊袈裟,說:“你拿回去之后,把這件袈裟拆了,分給你的龍子龍孫,每條龍分一縷袈裟線,系在龍角上,這樣大鵬就不能吃你們了。”
于是龍王回去照辦,果然平安。龍族安全了,大鵬卻沒食物了,他又跑去找如來。如來說,你跟著我修煉,就可以改變口味。最后,大鵬不僅成了如來的護法,還成為他舅舅。
大鵬表明上不吃龍族了,但并不代表龍族就安全。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這樣才避免被別人隨便吃。于是,西海龍王便策劃了這場苦肉計,讓小白龍去取經,獲得正果。
取經成功后,小白龍被封為八部天龍,其實就是護法之一,與大鵬平起平坐了。大鵬自然不敢再吃小白龍以及他的家人。
可見,西海龍王才是老司機啊!
西海龍王的小心思,唐僧識破沒有呢?前往“蝸牛看西游”公眾號,可看到相關文章《小白龍比豬八戒先入門,為何沒當上二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