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兆木
6月,日本導演北野武上了兩次微博熱搜。一次是關于現年72歲的他終于與68歲妻子離婚。另一次是因為《千與千尋》要在中國上映,他多年前在東京電影節上酸過宮崎駿的一番話被翻出來。
北野武說:我很討厭動畫的。像宮崎駿那樣的我感覺根本就是騙錢,但我也很佩服他。佩服的是那動畫真的很厲害,能夠掙那么多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惡。應該大力做自己覺得好的東西,但同時也應該能夠有認同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的胸懷。
北野武所說的“能夠掙那么多錢、真的很厲害”的動畫就是《千與千尋》,這部動畫電影2001年首映后,在除了中國之外的電影市場上獲得了超高的票房,至今仍穩坐日本票房冠軍寶座。同時本片也贏得了全世界的贊譽,獲得了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30屆動畫安妮獎最佳動畫長片……等7個含金量超高的獎項。
那么說起來,北野武到底酸(羨慕)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的什么呢?
首先,北野武酸宮崎駿是因為久石讓在藝術創作方面和宮崎駿更有共鳴。
宮崎駿曾說過他創作《千與千尋》的初衷是因為遇到一個12、3歲的小女孩非常內向、悶悶不樂。他想做一個能讓這個女孩子看了之后能開心、自信起來的動畫片。于是就有了《千與千尋》。
而北野武的《壞孩子的天空》、《花火》、《紅鳉魚》表達的都是“誰他媽在乎你的感受?努力奮斗就會成功不過是糊弄人的大假話,人生根本不是那么運轉的!”
宮崎和北野二人各自做自己喜歡做的作品也能相安無事,但是上個世紀是日本動畫行業的黃金時期,動畫產業霸占了全日本最優質的資源和最優秀的人才。優秀的動畫監督都捆綁世界級優秀的音樂家進行合作,例如,宮崎駿和久石讓、渡邊信一郎和菅野洋子、庵野秀明和鷺巢詩郎。
其中久石讓是中國觀眾最熟悉其作品的電影配樂大師,姜文曾經邀請久石讓為他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進行配樂,姜文的要求是:你給我的電影配樂要超過莫扎特。最后久石讓做出了《太陽照常升起》的主題曲《the sun also rises》,姜文表示超乎所有的滿意。
久石讓的音樂做就像洞穿心底的一縷情緒,哼唱的旋律充滿了奇幻的風情。《千與千尋》里的《ふたたび》和《あの夏へ》、只要旋律響起,就能牽引觀眾回到湯婆婆的華麗無比的澡堂,想起澡堂里來來往往的神仙,還有鍋爐爺爺對千尋說good luck的模樣。
雖然,久石讓曾因北野武的《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一舉成名,獲得15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優秀音樂獎。但是后來久石讓的工作重心幾乎全放在了與宮崎駿的合作上,這種藝術上的琴瑟和鳴是無法強求的。因此,北野武只能醋海生波,但也沒什么辦法。
北野武不喜歡《千與千尋》的另一個原因是——你們不關心動畫片真正表達的東西,卻歡呼雀躍觀影打卡,掏錢買周邊。
前文提到過,北野和宮崎從看待世界的角度就不一樣,北野認為人與世界,世界是更壞的。宮崎則認為人是更壞的。因此宮崎駿總是描繪美麗的世界、自然,而人類中的兒童和少女則是相對純潔、善良的符號。通過美好的故事內容包裹著他的反思。
這樣的方式,北野武是絕對不認同的。但是,他不認同的作品卻獲得了世界性的贊譽。人們不斷地贊賞《千與千尋》,紛紛把《千與千尋》作為自己人生電影TOP10。但卻很少有人對本片的思想內核產生共鳴。
以宮崎駿的代表作《千與千尋》體現了他一貫的講述方法,賦予主人公的情感阻礙哲學層面的東西。而哲學層面的思辨往往就是他創作中要表達的重點。
《千與千尋》中的白龍是琥珀川的河神,琥珀川被人類填埋蓋起了商業大樓,白龍是因為沒有了自己守護的河川而闖進了湯婆婆的澡堂。當他為了救千尋舍棄自己在澡堂的身份后,湯婆婆對白龍說:你只想到他們,那么你自己呢?即使我把你四分五裂也不怕嗎?
白龍的回答是肯定的。因此,他對千尋說的最后一句話是:不要回頭。白龍的意思是不要回頭看到他四分五裂的樣子。《千與千尋》里阻礙千尋和白龍感情的是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和對環境的污染。許多觀眾都曾以為千尋和白龍最終還是會在人類世界重逢,但就像千尋乘坐的電車是沒有返程的設定一樣,白龍已經沒有琥珀川了,所以他也無法活著離開這個魔法澡堂。
宮崎駿在這里想表達的其實是人類對自然的污染是不可逆的,人類也早已失去了對自然環境的尊重,更不說對自然的愛了。但自然對人類的保護卻沒有停止。《千與千尋》獲得2003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頒獎詞里也提到了:本片表達了深刻的環保理念,體現了導演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反思。
所以,北野武發揮自己一貫的作風,罵罵咧咧的說:這部動畫片有什么好的,我看透了它的本質,我不喜歡。而你們難道不想關心一下它的本質是什么嗎?這可能是所有作者式導演的共同追求:希望觀眾看到作品真正要表達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