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看西游第3544期)
文/蝸牛
不管是在電視劇里、小說里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喜歡大團圓,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懲罰的結局,歷經那么多生死磨難,功夫不負有心人,唐僧五人終于到了西天接受如來發的“年終大獎”,在大家看來,除了唐僧,剩下的四人誰的封賞是最豐盛的?孫悟空嗎?并非是他,而是最不起眼的那個,沙僧?比沙僧還不起眼,白龍馬。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盤踞在西天華表柱上,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為什么偏偏是小白龍悄咪咪地悶聲發大財呢?孫悟空本事在哪兒,他成為佛祖理所應當,八戒和沙僧與孫悟空不同,他們眼里取經就是單純的跳板,等完事了跳回天庭,可惜最后在西天的職位與天庭比可差太遠了!不過依據他倆平時的表現看,也不算虧。唯獨小白龍是賺大發了。
還記得一開始他是怎么加入取經隊伍的嗎?被老爹一紙訴狀告上天庭:這逆子燒我內丹,請玉帝秉公處理,我要大義滅親!恰好觀音過來,覺得唐僧需要個腳力,便讓白龍馬將功折罪了。到了西天發生了這樣一幕:白龍馬被推入化龍池,退毛換角,渾身上有了金鱗,簡直大變樣啊,成為了真龍!這化龍池有什么玄機?白龍馬本身不就是龍嘛,干嘛還非得在這里走一遭?
一,西游里龍的地位并不高,真龍更是沒幾個,稍微厲害點的妖怪都能欺負到他們頭上,天庭辦個宴會要吃龍,西天的大鵬雕要吃龍(這里說是龍,但和真龍不一樣,沒準海里的龍王都不一定是真龍呢),這個種族急需在三界提高地位,不能任人宰割了!所以小白龍的爹想了那么一出,賭了一把讓小白龍成功加入了唐僧的隊伍,最后結果如老龍王所愿,兒子有機會進入化龍池,成為西天的人,雖然現階段龍族地位不可能因為小白龍一條龍就改變,但小白龍是個突破口,假以時日幾代之后,龍族的生存條件一定會有改變。
二,上段說了吃龍的神啊妖的太多,我相信化龍池出現原因之一就是以防沒得龍可吃了,另一個原因是出于如來的善心。在西游開始部分唐僧還沒從大唐出發呢,觀音化作凡人將如來親賜的錫杖袈裟交予唐僧,觀音曾這樣說過:這袈裟,龍披一縷,免大鵬吞噬之災……可見將完整的袈裟拆開系到龍角上就能避免被大鵬雕吃,然而這個設定很容易被打破,要是大鵬雕不在乎這個設定呢,要是袈裟絲不夠分呢?于是如來為了龍族的可持續發展,便在西天修了化龍池供龍族使用。
三,就算小白龍不為了家族去取經,他也得為了自己,當初觀音收服他的時候,“把那小龍的項下明珠摘了”,這明珠和小白龍燒掉老龍王的明珠一樣,是內丹,沒了內丹就會失去大部分法力,沒了內丹就活不久,小白龍要想恢復法力不再受胯下之辱,就得跟著唐僧取經。
由此說來,小白龍是不是最發大財的呢?答案可不一定,小白龍在西天成為菩薩,擁有了西天編制,那這份工作就不是想辭就辭的,每天盤踞在柱子上多無聊啊,那也得盤著,正應驗了一句話:有得就有失。
前往“蝸牛看西游”公號,可看到相關文章《取經成功后,小白龍為何回不了西海?原來觀音有樣東西沒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