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看西游第4903期)
文/蝸牛
西游中天庭損失最大的是什么呢?到手的鴨子飛了,在降服牛魔王一戰(zhàn)之中出力最多的是天庭眾人,最后漁翁得利的卻是如來,所以,有人提出,如果天庭在牛魔王自稱平天大圣之時就將其招安,哪來后面這么多的彎彎繞繞?不是天庭不想將其招安,而是時機未到。
孫悟空從菩提學(xué)院回來之后,曾經(jīng)兩度被天庭招安,第一次猴子撈了一個弼馬溫的官職,當(dāng)了沒多久就厭倦了這種低三下四沒有多少權(quán)力的芝麻官生活,然后他返回了花果山,豎起了“齊天大圣”的旗子;第二次猴子撈了一個“齊天大圣”的官職,當(dāng)了沒多久就因為他擅闖并攪亂跑蟠桃會被天庭追殺。這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孫悟空的身上,沒有一人將一個“透明”人放在心上,這個人就是牛魔王。
悟空和牛魔王相比可謂是云泥之別,悟空孤身一人斗不過牛魔王,即便加上八戒和土地都不能對老牛造成多少傷害,隨后還是天庭和靈山一起派人出來,進(jìn)行了一場以多勝少的圍剿行動,才令牛魔王投降。如此說來,招安牛魔王比招安悟空的好處要多得多,誰將牛魔王納入麾下,都能獲得一個得力干將。
但是,天庭沒有對牛魔王拋出橄欖枝,于是,讀者開啟了發(fā)散思維,難道是因為天庭師出無名,沒辦法給牛魔王扣一頂帽子嗎?
這個猜想是不成立的,無須天庭出馬,牛魔王自己就先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
“小弟既稱齊天大圣,你們亦可以大圣稱之。”內(nèi)有牛魔王忽然高聲叫道:“賢弟言之有理,我即稱做個平天大圣......”
孫悟空為自己取名為齊天大圣,牛魔王轉(zhuǎn)頭就為自己取了一個平天大圣的稱呼,這個稱號算是將牛魔王推到了風(fēng)口浪尖上,天庭若是真的想將人招攬過來,完全可以將“平天大圣”這個罪名扣下來,到時候牛魔王就算不想到天庭任職都得去了。可是,玉帝沒有管牛魔王,這是為啥呢?因為時機未到。孫悟空為啥能被天界看中呢?能力只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原因和悟空行事作風(fēng)有關(guān)。當(dāng)天界的神仙們將幫助他一起打天下的妖怪們抓走時,猴子是什么態(tài)度呢?
大圣道:“勝負(fù)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況捉了去的頭目乃是虎、豹、狼蟲、獾獐、狐駱之類,我同類者未傷一個,何須煩惱?
對于悟空來說,那些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人無足輕重,對他來說這些傷亡是必然會發(fā)生的,他不會為這些人去天庭拼命,這樣極度清醒的人是天庭所需的人才,身無長物就不會帶來其他的麻煩,才能完完全全的為天庭效命。反觀牛魔王,整個一拖家?guī)Э诘木蛹液媚腥耍男∪兆舆^得好好地,為何要去給天庭賣命呢?于情于理天庭都沒辦法將其帶走,牛魔王身后的拖累太多,不利于天庭對他的控制。
但是在取經(jīng)路上時就不一樣了,這時牛魔王的家應(yīng)該是分崩離析的狀態(tài),天庭想要帶走他是極其容易的,老牛沒有拖累還有把柄在手中,這樣的人是非常好控制的,只是,算無遺策的玉帝算漏了如來,最后牛魔王去為靈山賣命了。
前往“蝸牛看西游”公號,可看到相關(guān)文章《牛魔王不借扇給孫悟空,只因五百年前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