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人生易行64卦01:乾卦元亨利貞

上一講的重點是:《周易》的“”與“”。從這一講開始,我們才真正進入64卦。

翻開《周易》(即《易經》),開篇就是五個字:“乾,元亨利貞。”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往往讓《周易》的初學者望而卻步,知難而退。但是,我們因為有了前面——講的鋪墊,再來解讀乾卦的卦辭,也許相對容易一些。

如圖所示,卦名、卦辭和爻辭,都是周文王用來解讀卦象的,所以,“卦象”是核心。

乾:元亨利貞。

這句話是“卦辭”,第一個字“乾”是“卦名”,就是說周文王看到這個卦象以后,命名為“乾卦”,擔心大家看不懂,于是就用“元亨利貞”四個字來解讀乾卦的卦象。

元,創始;亨,通達;利,合宜;貞,中正。

大家聽起來也許會覺得枯燥,我們不妨換一種方式。跟“元”相關的詞:元首——國家最高領導人、元月——新年第一個月、元帥——軍人最高軍銜……《周易》里的“元”字,唯獨在乾卦才有資格稱“創始”,其它的卦只能說“開始”,因為在64卦的大家庭中,乾卦 代表“父親”,象征生命力的創造開端。比如,大成至圣先師“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亨”,亨通、大亨,不就是“通達”嗎?“利”,是個象形字,左邊就似已經熟透的谷穗,如稻穗、麥穗耷拉下腦袋,右邊是一把刀。換言之,當我們拿刀把自家田里,已經成熟的谷穗收割回家,是“合宜”的。但是,假如我們貪心,順便將鄰居家的谷穗收割回家,那就“不合宜”了,就會有后遺癥的。“貞”,貞節、中正。很多人以為貞節是女人的事情,其實不然,男人也應有貞節的,也就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做事做人的底線,絕不可“有奶便是娘”。

大家可能會問,你剛才不是說“元亨利貞”是解讀卦象的嗎?講到現在,“元亨利貞”好像與乾卦的卦象沒有關系吧?坦率地說,上述的解釋的確與卦象沒有多大的關系,解讀的只是字面的意思。若想讀懂“元亨利貞”,前提是先讀懂“用九”。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在我們的印象里,“群龍無首”是個貶義詞,“見群龍無首”,為什么還“吉”呢?如果想讀懂“用九”,必須先看懂卦象。這就提醒我們,看不懂乾卦的卦象,也就讀不懂“元亨利貞”。

如圖所示,下卦是乾卦(經卦),上卦也是乾卦(經卦),乾卦(重卦)是八純卦之首,在64卦中排序第1,“天下第一卦”。

對照乾卦的六句爻辭,第1爻初九是“潛龍”,第2爻九二是“見(現)龍”,第3爻九三是“惕龍”,第4爻九四是“躍龍”,第5爻九五是“飛龍”,第6爻上九是“亢龍”。

經卦有“三才位”,重卦也有“三才位”,第1爻與第2爻是“地位”,第3爻與第4爻是“人位”,第5爻與第6爻是“天位”。

第1爻、第3爻、第5爻,是“陽位”,初九、九三、九五,陽爻居陽位,“當位”;第2爻、第4爻、第6爻,是“陰位”,九二、九四、上九,陽爻居陰位,“不當位”。

九五、上九處于“天位”,九五代表“天下”,當位;上九代表“天上”,不當位。由于乾卦講的是“天道”,因此,九五是乾卦的“卦主”,是64卦384爻中,位置最好的一個爻。古代的皇帝又稱“九五之尊”,這一稱呼就出自乾卦的九五。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國家元首是“九五”;對于一家公司來說,老板是“九五”;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家長是“九五”。

初九:潛龍勿用。

有人問:第1爻為什么叫“初九”而不叫“九一”呢?第6爻為什么叫“上九”而不叫“九六”呢?“初”和“上”是什么意思?

乾卦彖傳說:“大明終始,六位時成”,“始”指的是“初九”,把“初”解釋成“始”,就是開始的意思;“終”指的是“上九”,把“上”解釋成“終”,就是結束的意思。整部《周易》講的就是(時間)和(空間)的關系。初九代表一件事情的開始,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代表一件事情的發展過程,上九代表一件事情的結束。“初九”的“初”強調“”的重要性,“上九”的“上”強調“”的重要性。一件事剛開始的時候,“時”比較重要,“位”不太重要。比如新生兒的呱呱墜地,出生的具體時間要記清楚: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八字),有的父母親甚至精確到某分,無可厚非,畢竟“時”很重要嘛!但是,當一件事結束的時候,“位”比較重要,“時”已經不重要了。一家公司開業,必定會挑選一個良辰吉日,可是,當一家公司破產關門的時候,還要選一個好日子嗎?那肯定被罵神經病了。

初九爻辭為什么說“潛龍勿用”呢?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這一說法就來自乾卦。什么是龍呢?這里是比喻,代表有才能、有德行的中國人,也就是德才兼備的人,才有資格稱“龍”。潛,潛藏。明明有才能,為什么還要“潛”呢?如圖所示,初九、九二是“地位”,九二代表“地上”,初九則代表“地下”。如果初九是一粒種子,這個時侯已經在土壤里生根發芽,可是還沒有鉆出地面。聯系到人事方面,此時,就算你是“虎”,你得“臥”著;哪怕你是“龍”,也得“藏”著,因為時機還未到。成語“臥虎藏龍”可能就是這么來的。

關于“潛龍勿用”的“潛龍”,大家的理解一般沒什么分歧的,頗有爭議的是“勿用”一詞。有人把“勿用”解釋成“不用”,問題來了!人家從小學到大學,學了那么多年,學的那么辛苦,好不容易才踏入社會,你還讓人家“不用”?不合常理啊!

“潛龍勿用”的“勿用”,可不可以解釋成“不用”?我的回答是:只有在特定的情況下,才可以解釋成“不用”,什么情況下呢?因為已經不是“龍”了,什么本領都沒有,拿什么“潛”呢?拿什么“用”呢?很顯然,將“勿用”解釋成“不用”,違背了“潛龍勿用”的本意。究竟該如何解讀?“勿用”只有一種比較靠譜的解釋:“當用則用、當止則止”。何時用?怎么用?得把握好時機。

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詮釋了什么叫“潛龍勿用”,那就是“關公溫酒斬華雄”,關公把“潛龍勿用”的火候,拿捏的出神入化。想必大家都讀過《三國演義》,東漢末年,各路諸侯聯合起來討伐董卓,推舉袁紹為盟主,孫權的老爸孫堅擔任聯軍先鋒官。董卓還沒派出最厲害的呂布,只是讓華雄出馬,就大敗先鋒官孫堅,斬殺聯軍的將領鮑忠。俞涉、潘鳳二將出戰,也被華雄斬于馬下,聯軍四連敗。各路諸侯驚慌失措,無人敢戰。當時,關公就在現場,關公肯定是“龍”了,我們來看看關公是如何“潛龍勿用”的?

上陣殺敵,文韜武略,關公都是三國時代響當當的、第一流的名將。可是,剛出道的關公,除了劉備、張飛,誰還會注意他呢?甚至連坐的資格都沒有,只能站在大哥劉備的身旁。當華雄開始罵陣的時候,關公一言未發,因為他明白,就算他開口,也沒有人愿意聽他講。可是,當華雄再斬俞涉、潘鳳兩員大將,眾諸侯束手無策的時候,關公挺身而出,因為這個時候再不表現,那就不是“潛龍勿用”了,真成了“潛龍不用”了。名不見經傳的關公一出場,就受到袁術的呵斥,因為大將都不行,何況一個無名小卒呢!這個時侯,曹操插話了,說就讓他試一試好了,并且還給關公倒了一杯熱酒。關公說等他斬了華雄再喝也不遲,于是提刀上馬,還沒等到這杯酒涼了,就已刀斬華雄。至此,關公的威名,無人不曉。

故事講完了,說明什么呢?“潛龍勿用”不是“不用”,而是要選準時機。“時”未到,你就“用”了,不是“潛龍勿用”;“時”到了,你還不“用”,也不是“潛龍勿用”。

我們今天的人,如何做到“潛龍勿用”呢?也簡單。比如你大學畢業后踏入社會,進了一家公司。就算你的方案是“天下無雙”,那也得悠著點,先聽聽大家的方案嘛!假如一圈聽下來,發現還是你的方案最高明,再講也不遲啊!你“急”什么呢?人家姜太公“潛”了80年,80歲才出山輔佐周文王打天下!人家白娘子在深山“潛”了1000多年,才下山談戀愛!你有什么好“急”的呢!因此,假如你下次心急的時候,或者煩躁的時候,不妨把《周易》拿出來讀一讀。“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見龍在田”的“見”,通“現”,意思是龍出現在田野上。如圖所示,初九和九二是“地位”,初九是地下,九二是地上。初九是“潛龍”,經過一段時期的潛藏修煉,離潛出隱,嶄露頭角,成為九二“見龍”。

“見龍在田”是“因”,“利見大人”是“果”,“大人”指的是“九五”。“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的意思是說九二德才兼備,服務大眾,表現的太出色了,吸引了帝王九五的注意力,并且接見了九二予以嘉獎。

《三字經》說:“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唐,唐堯;虞,虞舜。堯和舜是古代有名的兩位圣王,“號二帝”。在乾卦中,舜是“九二”,堯是“九五”。堯把帝位禪讓給舜,流芳百世,千古美談。

舜在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繼母生了一個弟弟叫“象”。據傳,象的工作就是想方設法害死舜。父親、繼母和象三個人一條心,聯合起來對付舜。繼母讓舜去挖井,舜在井底挖泥的時候,繼母唆使象往井里扔石頭,幸虧舜有所防備,事先在井底挖好逃身的通道,躲過一劫。古代的房子大多是茅屋草舍,有一次舜正在修屋頂,象在下面把房子點著了,燃起熊熊大火,可是舜防范在先,沒有得逞。舜并沒有記恨父親、繼母和弟弟,做事做人一如既往。舜的德行被人們廣為傳頌,所到之處,地利人和,其樂融融,一片祥和。堯帝當時苦于找不到合適的接班人而發愁,有人舉薦了舜,堯親自考察舜,覺得還不錯。堯是一位非常有意思的帝王,為了進一步考察舜,竟然將自己的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娥皇、女英一起嫁給了舜。當然了,舜也沒讓堯失望,即使繼承帝位以后,仍然兢兢業業,造福百姓。

舜是一位古今大孝之人,這是很多人都認可的,但是,也有雜音。有人說舜有“污點”,罪名是:“不告而娶”。眾所周知,古人結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舜娶娥皇、女英,是沒有告知父母的。大家聽到這里,不知道你有沒有會心一笑?假如我們讀書讀到這種程度,那就是“讀死書”、“死讀書”,變成“孔乙己”了。大家想一想,舜娶娥皇、女英,敢告訴父母嗎?如果是“父母之命”,父親繼母很可能會說:把娥皇、女英嫁給你弟弟好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后人還會景仰舜嗎?舜還值得我們景仰嗎?

我見過一個小朋友,《論語》背的滾瓜爛熟,可是“子曰”是什么意思居然還不知道!他的老師跟我說,讀經就是要不求甚解、老實讀經、大量讀經。小不懂教大不懂!比如《周易》,就算你認識所有的字,即使不認識,查一下字典也認識了,那么,你就讀得懂《周易》嗎?未必。我的觀點是:因為人是“活”的,而書是人寫的,所以,書也應該是“活”的。我們要把書讀“活”了,千萬別把書讀“死”了。我們不僅要學習大舜的品德,更要學習大舜的“內方外圓”,也就是靈活變通、圓融通達。只有如此,方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三已經來到下卦之終。乾卦初九是“潛龍”,九二是“見龍”,到了九三變成“惕龍”。我們發現,九三爻辭里沒有“龍”了。為什么會這樣呢?有個成語叫“不三不四”,為什么沒有人說“不五不六”呢?答案只能到“中華文化之根”的《周易》里找。如圖所示,第3爻在下卦之終,第4爻在上卦之初,所以,“不三不四”的意思是不上不下、不內不外、不仁不義。換句話說,乾卦九三,位置尷尬,處境堪憂。九三爻辭的關鍵字是“”,即警惕自省、謹言慎行。為什么要“惕”呢?因為有“”(危險),你只有“惕”,才會“無咎”。《系辭傳》說:“無咎者,善補過也。”意思是說本來是有“過”的,但是因為你謹言慎行、應對得當,就“無咎”了,就沒有后遺癥了。

九三爻辭的描述,與周文王當年的處境極其相似。商朝末年,周文王還是“西伯侯”,德高望重,治國有方,深得民心,三分天下有其二,導致商紂王寢食難安,后來把西伯侯囚禁在羑里七年。據說《周易》就是周文王在這期間所作。經過多方營救,甚至付出長子伯邑考被殺的代價,七年后,周文王終于脫離牢獄之災。我們知道,周文王肯定是人中之“龍”!事業將成而未成,就象“龍”剛飛到半空一樣,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上,有商紂王的疑慮;下,有諸侯們的關注。一旦讓商紂王抓到把柄,則又會大難臨頭;倘若引起諸侯們的不滿,也會有兇險。眾目睽睽之下的周文王,唯有“”,方能保全自己,并為周武王伐紂做好準備。因此,周文王是“無咎”的,也是“善終”的。

九三爻辭的啟示:當一個人還沒出名的時候,說錯話,做錯事,一般沒多少人會在意的。但是,當一個人成為“明星”以后,就被放在了聚光燈下。他還敢亂講話嗎?如果想獲得大眾的認可,只有一條路可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乾卦第4爻“九四”已經跳出了下3爻,進入外卦之初,成為一方“諸侯”,是國家級核心領導層的一員,距離“九五之尊”只有一步之遙,因此,九四稱為“躍龍”。“或躍在淵,無咎”的意思是說:躍,無咎;在淵(不躍),無咎。到底是“躍”?還是“不躍”?要根據當時的情況,審時度勢,當躍則躍,當止則止。

唐太宗李世民,在登上皇位之前就是“九四”,他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么“躍”,要么“在淵”。“躍”上去,飛龍在天,君臨天下,萬事大吉!如果選擇“在淵”,等待他的是:任人宰割、死路一條、萬劫不復!因為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絕不會手下留情的。權衡利弊,李世民當機立斷,搶先下手,干掉哥哥,逼迫父親李淵退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有人說李世民一點同胞情都沒有,骨肉相殘,殺兄逼父,太過分了!說這話的人,顯然沒讀過《周易》,根本不了解政治斗爭的殘酷性,太幼稚了。我們后人并沒有太多苛責李世民,畢竟唐太宗是個好皇帝,貞觀之治,大唐盛世,八方來朝。

中國歷史上,也有九四選擇“在淵”,令后世肅然起敬的,比如諸葛亮。假如諸葛亮有野心,劉禪是當不成“九五”的。也就是說并非所有“九四”都想成為“九五之尊”的,諸葛亮的理想是:匡扶漢室,完成統一大業。正因為此,我們后人讀三國這段歷史的時候,才會對諸葛亮升起一份崇敬之情,豎起大拇指由衷贊嘆!

李世民選擇“躍”是“無咎”的,而諸葛亮選擇“在淵”也是“無咎”的,所以,孔子解釋九四爻辭:“或躍在淵,進無咎也。”就是說“躍”或者“不躍”,因時制宜,靈活變通,與時偕行,無后遺癥。乾卦第4爻九四是“躍龍”,象征君子的事業已經做大,下一步何去何從?需要知天命而行,畢竟再向上就是“飛龍在天”。“或躍在淵,無咎。”當進則進,為“躍”;如果時機不對,或者自身條件不足,當止則止,維持現狀,為“在淵”。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乾卦第5爻是“飛龍”,一飛沖天,飛黃騰達,代表事物發展到最完美的階段。聯系到人事方面,九五是剛健中正的偉大人物,君臨天下,占據天時地利人和,擁有了無限的空間,位高權重,大展宏圖,澤被天下。

乾卦九五,在64384爻中,位置最佳!因此,古代的皇帝,為了便于統治天下的老百姓,自稱“九五之尊”、“真龍天子”!言外之意,皇帝是天的兒子,代表“天”治理國家,名正言順。那么,九五已經“飛龍在天”了,為什么還要“利見大人”呢?這里的“大人”指的是“九二”。

如上圖所示,第1爻初九、第2爻九二、第3爻九三是“內卦”,第4爻九四、第5爻九五、第6爻上九是“外卦”。《周易》體例,第1爻與第4爻應,第2爻與第5爻應,第3爻與第6爻應。九二是下卦的“中位”,而九五是上卦的“中位”,九二與九五,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因此,“利見大人”的意思是說九五可以把事業做大、做強,但是,能否做久?取決于九二,因為九二是九五的接班人。如果九二是舜,那么,九五就是堯。堯最讓人們稱道的是:找到了合格的接班人——舜,從而成就了“堯舜盛世”,千古傳頌。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啟示我們:只要你是“九五”,培養接班人,就是你工作中的頭等大事。我有個朋友,事業做的風生水起,員工面前,昂首闊步;客戶面前,風光無限。可是,當我跟他講“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的時候,他腦袋耷拉下來了,為什么?因為他的兒子雖然在上小學,但是已經沒有老師肯教,也沒有人管得住,無藥可救了。換句話說,盡管他有兒子,但是沒有接班的人,事業做的再大,他這一輩子過去了,他的事業也就完了。所以,“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告誡天下的家長:父母事業的成功,無法彌補教育孩子的失敗!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就不會有未來!

上九:亢龍有悔。

上九是全卦之終,到了最高位置,也就是陽氣旺盛到了極點,已經沒有了再上升的空間。物極必反,陽極陰生,必然向陰氣轉化。就如太陽到了正午,必然漸漸偏西;月亮到了十六滿月,必然開始虧缺,這都是自然規律。

上九在乾卦最上,是全卦的最后一爻,已經到了極處,無可再上,即“亢龍”,意思是龍飛得過高了,處于窮途末路,沒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故稱“亢龍有悔”。在現實生活中,“亢龍有悔”就似貪官,樂極生悲,眾叛親離,晚節不保。借用《紅樓夢》的話說:“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大家也許會問:“亢龍有悔”可不可以避免呢?當然可以。比如已經退休的領導人,是“上九”;一個家庭,已經交權的爺爺奶奶,是“上九”……這些“上九”,雖然已經交權了,但是,他們的影響力還在。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大意是說“九五”才是一個群體的最高領導,“上九”既然已經退休了,就不可以對“九五”的做法指手畫腳。如果你是“上九”,你就必須顧全大局,時時刻刻維護“九五”的權威,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要為“公”,不要為“私”。居高思危,自重自律,該放手時就放手,該出手時才出手。也只有如此,你才會獲得“九五”的尊重,避免變成“亢龍”,你就“無悔”了。相反,有些不知進退的“上九”,明明早就退休了,還管的那么寬,好像離開他,地球就不轉了。一旦引起“九五”的不爽,“上九”自取其辱,也就為時不遠了。總之,“亢龍有悔”,修身、齊家,不離此。

看完乾卦六爻所代表的六龍,我們再回到原來的問題:“見群龍無首”,為什么還“吉”呢?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群龍無首”這個成語,在我們的印象中,那是一種比較混亂的局面,周文王為什么說“吉”呢?不是太奇怪了嗎?有朋友甚至猜測:周文王當年講的可能是“見群龍無首,。”由于年代久遠,后來在傳承的過程中傳錯了,以訛傳訛,傳到今天就變成了“見群龍無首,。”我問他猜測的依據是什么?他給我來了這么一句:“推理嘛!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吧!”……我們今天對待國學的態度,象我朋友這樣想當然的,估計不在少數。在此,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周文王的原話是:“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為什么對“龍”情有獨鐘?因為“龍”變化多端,可以天上飛,可以水里游,還可以陸地上跑,無所不能。如圖所示,乾卦的六個陽爻,代表六龍在不同的場合,所作出的相應的表現。

初九是“潛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九二是“見龍”,有所表現,一試身手。

九三是“惕龍”,謹言慎行,收斂鋒芒。

九四是“躍龍”,當躍則躍,當止則止。

九五是“飛龍”,君臨天下,大顯身手。

上九是“亢龍”,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總而言之,乾卦六龍,你可以當成六條龍,也可以看成一條龍。因此,“群龍無首”指的是乾卦六龍,首尾回環,無所謂“首”,也無所謂“尾”。當我們身處不同的場合,就算你是“龍”,你也要有不同的表現,說話做事的方式,你也必須作相應的調整,要與時偕行。讀完“用九”,可能會顛覆我們以往的認知,原來“群龍無首”是個褒義詞,是在夸獎一個團體的領導人,知人善任,管理有方。

讀懂了“用九”,我們也許才明白,周文王為什么用“元亨利貞”四個字解讀乾卦的卦象。乾卦重點講的是“天道”,即自然規律。因此,有人將“元亨利貞”推演為“春夏秋冬”。這樣的解釋把乾卦的卦辭、爻辭、用九融為一體,與《文言傳》的解讀殊途同歸。如圖所示,元——亨——利——貞,貞下起元,哪個是“首”?哪個是“尾”?

“用九”既解釋六龍——乾卦六爻,又解釋卦辭——元亨利貞。告誡我們,為人處世要靈活變通,一定要有所變有所不變,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我們要以自然為師,順應自然規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去春回,循環往復,無首無尾。換言之,假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居然沒有“秋天”了,那就不是“群龍無首”;如果冬天過去了,接下來的不是春天,而是直接進入夏天,那也不是“群龍無首”。總之,自然規律是其它一切規律的準則,無論什么規律都必須服從自然規律。天無情無欲,沒有任何偏私,從不破壞自己的運行規律,如太陽照耀萬物,最正不過,東起西落,永恒不變。人以及萬物,如果偏離了天道,遲早會受到懲罰。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乾卦彖傳說:“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大意是說乾陽是萬物的生機,天地萬物,各得其用,各司其職,井然有序,沒有人為的安排,萬物和諧共處,萬國咸寧。這不就是“見群龍無首,吉”嗎?這不就是卦辭“元亨利貞”嗎?這不就是“世界大同”嗎?

下一講:坤卦厚德載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易經》講義
初九:潛龍勿用。 原文|注釋|翻譯|賞析|序
乾卦究竟揭示了天地運行的什么法則?深度解讀——乾卦!
讀懂“乾卦”就讀懂了人生:關鍵要找準位置
道功說易:乾卦的卦爻辭含義詳解
周易乾卦詳解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丘市| 阜南县| 黄冈市| 原平市| 温泉县| 清远市| 泗阳县| 富宁县| 浦东新区| 黔西县| 沽源县| 敖汉旗| 开封市| 光泽县| 灵寿县| 阿勒泰市| 安图县| 安宁市| 南溪县| 常德市| 甘德县| 宾川县| 磐安县| 亳州市| 平阳县| 潞城市| 方正县| 汽车| 绥中县| 高碑店市| 塔城市| 封开县| 海林市| 峨山| 云南省| 金山区| 湾仔区| 龙岩市| 碌曲县| 肥东县|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