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體向上是99%的健友都會做的訓練動作,這個動作不需要太多器械,但它卻是訓練背部肌肉的經典動作之一,主要是練背闊肌,以及背部其它小肌群(大圓肌等),它是一個豎直運動軌跡的動作,由于握距、握法、拉起位置的不同變化,引體向上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且訓練的部位不同。
此時說的握距不同,是指的掌心向前的正握方式。
寬握時雙手距離超過肩寬,主要刺激背闊肌的上側、外側兩部分,有效增加背闊肌的寬度,目標肌肉是:背闊肌上側、大圓肌。
寬握引體向上的運動范圍往往比大多數引體向上要短,但可以通過多練或拉得更高來彌補這個缺點,因為在這個動作中,手臂的角度保持相當開放,肱二頭肌參與的程度可以達到最小化,因此對背肌的刺激可以說是最大化。
中握時雙手距離與肩同寬,目標肌肉是:背闊肌中上側、菱形肌、三角肌后束。
它的運動范圍相對于寬握加大,對于背闊肌中部的刺激會增加,雖然上背部還是處于主導地位,但下降過程中,手臂可以伸展;在此動作中,肱二頭肌的參與量會增加。
窄握時雙手距離小于肩寬,主要刺激背闊肌的下側,有利于增加背闊肌的厚度,目標肌肉是:背闊肌下側、菱形肌、肱二頭肌。
一般采用反握方式,從背闊肌的解剖圖來看,反手窄握可以把背闊肌拉得很長,因為它把動作改到矢狀面,此時背闊肌要繞過胸腔。此握法肱二頭肌參與較多,原因是,手肘更加接近身體、運動范圍更長。
對握引體向上,指的雙手掌心相對的握法,而它又可以分為寬握、中握、窄握三種方式。
對握引體向上的目標肌肉是:背闊肌下側、菱形肌、斜方肌、肱肌。
此種握法相對于正握來說,運動范圍加長,可以充分地刺激背闊肌、菱形肌、斜方肌,如果采用寬握,動作難度加大,肱二頭肌的參與量減少。
相對來說,反握引體向上比正握的難度要小。如果你完成不了一次正握手引體向上,就嘗試反握引體向上。隨著力量的增加,你可以交替進行這兩種訓練。
四、拉起位置不同,有頸前頸后引體向上
一般情況下,常做的是頸前引體向上,不推薦頸后引體向上,因為它難以完成動作的循環,且單杠拉至頸后會造成過度伸展,或損傷。
采用頸前引體向上,還能有效刺激胸大肌、三角肌前束。
好了,今天內容就到這了,感謝您的收看,如果您喜歡小魚的這篇文章,還請點擊右下角的六角花在看圖標給小魚鼓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