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女家庭,為什么父母會偏愛其中一個孩子?原來潛意識說了真話
據英國《太陽報》報道,今年3月,一個名叫奧利維亞的15歲德國女孩被控謀殺了她年僅3歲的弟弟尼克,原因竟然是嫉妒弟弟奪走了母親對她的愛。無獨有偶,國內蘇州也有個女孩,突然報警說自己在家被人持刀搶劫了,警察趕到后調查發現是小女孩報的假警,原來,她是為了吸引被二胎弟弟奪走的爸爸媽媽的注意力,才自導自演了這場戲。看來,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面對二寶帶來的大寶心理問題,都值得二胎父母關注和深思。其實,這幾年,在我平時的兒童心理咨詢工作中,也經常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只不過不像上面兩個例子這么極端,但有些也已經顯露出嚴重的苗頭了。上個月,有個叫小艾的女孩由她媽媽陪過來,小艾剛上初中,卻一度厭學,甚至有厭世的傾向,這個本應該青春活潑的少女小艾到底出了什么心理問題?家長最初覺得,可能是學校里的原因,跟同學關系不融洽之類的。小艾確實跟同學關系緊張,在學校里基本沒什么朋友,獨來獨往。但是,隨著我對小艾的深入了解,才發現,她真正的心理癥結,出現在家庭里。原來去年,小艾的弟弟誕生,從那以后,本來就敏感的小艾總覺得自己被爸爸媽媽拋棄了,爸爸媽媽的心思完全撲在了弟弟身上,以前她那小公主一般的待遇被小寶寶取代了。這讓小艾非常嫉妒和痛苦,變著花樣跟家里鬧矛盾,但父母并不理解她真正的心理癥結,結果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差,直至小艾出現了抑郁的傾向。大多數父母永遠不會承認他們對孩子的待遇不平等,或者自己更喜歡某一個孩子。其實,這是正常的,父母可能都會逃避直面自己的無意識行為。兄弟姐妹間的關系是自古以來家庭傳統結構所要解決的問題,在古代,人們以長兄為尊,長子一般會繼承父親的大部分遺產,因為男尊女卑的觀念,女孩在家中的地位普遍不高,也失去對家族的財產繼承權。在這些規則下,幾乎沒有人會對子女間的平等權利感興趣。但是今天,平等觀念已成為一種家庭教育理想,所以,沒有父母會承認自己偏愛哪個孩子。這是禁忌。但是,為什么父母對一個孩子比對另一個孩子更感興趣呢?最初,科學家們發現人類的自然沖動是將大量注意力集中在有吸引力和健康的物種上,以此作為這種無意識行為的動機。因此,父親和母親通常更喜歡他們的漂亮孩子。但是,社會文化因素也起著作用:比如,患病的孩子比健康的兄弟姐妹得到的照顧更多。母親往往與長子有著特別強烈的聯系,并將其視作唯一的。另一方面,父親喜歡寵愛自己最小的孩子,尤其已經有了男孩,二胎是女孩的時候。從發展心理學中可以看出,子女如果大部分時間感到不那么被愛,他們就不得不為獲得家人的認可而奮斗,后來會表現得更膽怯,害羞或攻擊性和反社會性。他們經常自卑,甚至患上抑郁癥。而被偏愛的那個孩子,雖然能獲得較高的自信,也往往由于容易受到別的孩子的排擠,而陷入情感沖突,變得對父母更為依賴。1、父母應該定期問自己,是否偏愛了某一個子女,然后找出原因,立即采取行動,在兩個孩子之間掌握好平衡。2、告訴你的孩子們,盡管出生有先后,個體有差異,但每個人都會得到父母同樣的愛。3、如果大寶到了懂事的年齡,可以邀請他(她)參加家庭會議,共同探討對弟弟妹妹的養育,這能使孩子更容易理解父母的行為,爸爸媽媽不是偏愛小寶,而是因為他(她)還弱小,需要更多的照顧,并在家里營造一種愛和欣賞的氛圍,這可以使兄弟姐妹之間的競爭朝著更加和諧的方向發展。4、如果大寶也喜歡和寵愛小寶,這當然是件好事情,但也要引起父母們的警覺,因為這很容易對小寶形成溺愛過度的家庭環境,十分不利于小寶的成長。應該從小培養小寶的獨立精神,畢竟,“扶弟魔”會對大寶(特別是姐姐)的生活造成不利影響。許多被寵壞的孩子,往往都是家庭里最小的。“有了弟弟后,我被爸媽拋棄了?是不是偏心愛?”二寶父母要有大智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