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他汀藥物?
他汀類藥物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降脂類藥物,例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它是HMG-Coa的抑制劑,能夠抑制膽固醇的合成,從而可降低體內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膽固醇的水平,而且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甘油三酯(TG),還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是較全面的調脂藥。同時它也因有抑制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栓形成,而有更廣泛的用處。
二、什么情況下需要服用他汀藥物?
1、降血脂
適于高膽固醇血癥和以膽固醇升高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癥;LDL-C>4.9mmo/L的健康人;高血壓合并LDL-C(>3.4mmol/L)或糖尿病患者。它可以降低血清、肝臟、主動脈中的膽固醇,降低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2、穩定斑塊
適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治療與二級預防。它可通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等,有利于防止動脈硬化的形成或穩定和縮小、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三、他汀藥物分幾類?
臨床上常用的他汀類藥物有7種,分為三代:
第一代,有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
第二代,有氟伐他汀。
第三代,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
其中,普伐他汀屬親水性他汀類藥物,可較少通過肝臟細胞色素P450酶系統代謝;辛伐他汀為脂溶性物質,體內活性是普伐他汀的4倍;氟伐他汀是全合成水溶性他汀,其藥效學顯示為洛伐他汀的4.4倍;阿托伐他汀是最新合成具有選擇性的他汀,比半合成的他汀類藥物好,患者使用時,起始劑量即有優異的調脂達標率;瑞舒伐他汀降脂效果強,被稱為是“超級他汀”;匹伐他汀降脂效果不如瑞舒伐他汀。
一般服用劑量:服用常規劑量他汀(阿托伐他汀10-20mg,瑞舒伐他汀5-10mg,氟伐他汀80mg、匹伐他汀2-4mg)。治療3-4周后不達標,加用依折麥布(每天10mg)聯合治療4周。
達標標準分層:
低、中危患者LDL-C水平要在3.4mmol/L以下;
高危患者LDL-C水平要控制在2.6mmol/L以下;
極高危患者LDL-C的水平控制在1.8mmol/L以下;
超高危患者LDL-C水平降至1.4mmol/L以下。
四、哪些情況不能服用他汀藥物?
肝功能異常者、肌病患者禁用;
孕期哺乳期和未采取避孕措施的女性患者禁用。
誘發肌病的因素:容易出現肌病甚至橫紋肌溶解癥的患者慎用,如高齡(大于80歲患者)女性;體形瘦小,虛弱;多系統疾病(腎功能異常,甲狀腺功能低下);個人或家族性肌病史、既往他汀類藥物引起肌病史、既往肝膽病史、酗酒;合用多種藥物飲食:如紅霉素、非諾貝特、考來烯胺、煙酸、阿司匹林、環孢素、伊曲康唑等合用者;
誘發腎病的因素:急重癥感染、低血壓、大手術、外傷、嚴重代謝和內分泌疾患、電解質紊亂及未控制的癲癇等均是誘發腎功衰竭的危險因素,應禁用他汀。
五、服用他汀藥物期間應注意什么?
1、什么些情況需要停用他汀?
任何情況下,對藥物過敏必須停用該藥。單;純血脂升高,血脂恢復正常后,可以試著停藥;如果在服用他汀期間,肝臟轉氨酶升高超出正常值3倍以上,需要停藥;或者肌酸激酶超過正常值10倍以上,需要停藥。
2、他汀需要長期吃嗎?
對于心腦血管病患者應堅持服用他汀類藥物,只要無禁忌和可耐受。研究發現,心腦血管病患者降脂治療越久,降低心腦血管事件風險的幅度越大。
3、他汀都是睡前服用嗎?
不是!
4、若出現不明原因的肌痛,請及時就診。他汀肌病的發生率為1.5%~5%,肌痛癥狀容易被患者所忽視。肌痛主要特點:對稱性髖部屈肌與大腿疼痛、對稱性小腿疼痛、對稱性上肢近端肌肉疼痛。如果連續CK升高,可考慮減少或暫時停藥,必要時行靜脈內水化治療。
5、若出現肝區不適,請及時就診。他汀類藥物具有肝毒性。在所有接受他汀治療患者中,約1%~2%出現肝酶水平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3倍,停藥后同時予對癥處理,之后每周復查肝功能。
6、不良藥物相互作用應避免
7、服用他汀類藥物,多長時間復查一次?
一般在3-6個月后應復查;如果穩定,應每6個月-1年復查,長期達標者可每年復查一次。當調整調脂藥種類或劑量時,應在治療4-6周內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