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發展智力、塑造性格的主要活動區域,所以進行課堂教學研究打造高效課堂歷來是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標。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教學內容入手找準目標,突出學科特點,以評促學,創設符合學生學習認知規律的高效課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培養他們的綜合信息素養。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內容;學科特點;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17)02-0098-02
按照建設三維目標的思想,教師要以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為基礎,以過程與方法的探索研究為途徑,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為根本,來創設生本高效的課堂教學環境。要創設生本高效課堂,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內拓外延。
把握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的藝術性決定了教學的效率性。教學的藝術性體現在很多方面,其中一點就是教師要根據學情把握教學內容。沒有哪一節充滿藝術的課不是來自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準確把握,這種把握既體現在內容上,也體現在學生身上。而這種藝術的體現歸根結底就是教師根據學情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疑點的合理組織,并用簡練有效的語言傳達給學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師應該知道哪些知識點是必須要讓學生熟練掌握的,哪些知識點是讓學生深刻理解的,哪些知識點是讓學生大致了解的,只有這樣才可以使教學有的放矢,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
課程標準是教師教學依據的基礎。對于信息技術教師來說,要把握好教學內容,做到高效教學,就要認真研讀《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教師通過對課程標準的分析理解,建立知識體系,并在此基礎上確定教材的每一章節、每一課時的具體知識點,準確把握各章節和課時的能力要求、知識要求、應用要求,從而確定每節課的知識點,再在這些知識點中分析出重點、難點,并有針對性地突破。同時,由于信息技術具有不斷快速發展的特點,教學中教師要兼顧這一特殊性,適時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補充,防止“學無致用”的現象出現。
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緊緊圍繞課標進行知識點設計,抓住教學內容,準確把握知識點,使每一節課都做到知識點明確,并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這種針對性可以較好地提高課堂效率,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
突出學科特點,提高課堂效率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推進,信息技術教育不再是單純的計算機學習,它還綜合了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和思想。教師怎樣順應時代的引導思想,以最科學的方法讓學生接受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抓住本學科高速化、多媒體化、交互化、個性化等鮮明的課程特點,培養學生的綜合信息技術素質。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應用網絡、機房設備等教學資源以及課程本身的靈活性來合理設計。
在信息技術課中,學生的實踐操作部分占很大比重,這與其他學科主要依靠教師傳授知識有很大的不同。然而,跟其他學科相比,信息技術課中的某些實踐操作又是變化多端的,所以如果僅僅羅列這些基本操作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甚至失去興趣,會扼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筆者在信息技術授課過程中,通常會設置相關任務,讓學生采取自行探索、集體討論、自主操作、相互評價等方法解決問題。用具體的實際問題把這些操作串接起來,就比較容易讓學生接受和掌握,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容易養成善學的好習慣,在實際應用中碰到類似問題時也能夠自己分析解決了。例如,在講授《基準鍵位練習》一課時,為了避免知識性講解的枯燥,筆者抓住學生渴望玩游戲的心理,把相關的知識融合到了游戲中。筆者事先準備了一個Flash鍵盤小游戲,讓學生通過上機操作小游戲掌握基準鍵位以及基準鍵位的擊鍵方法、正確的坐姿等。學生在筆者的點撥下,依靠親自實踐成功地解決了任務,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這種方法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思想,達到了高效課堂的目的,讓學生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以評促學,提高課堂效率
不管是其他學科還是信息技術學科,評價作為一種教學環節和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評價的方式、內容和手段直接影響著教學目標的達成和課堂效率。課堂學習評價又是一種形成性評價,其目的就在于激勵學生學習、探索、嘗試,使學生的學習過程逐步成為一種積極而有效、主動而持久的學習行為方式,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他們的信息技術素養。
在評價的內容方面,筆者認為實踐操作也是重點。學生在操作實踐中進行評價,又在評價中進行操作實踐,使操作和評價交替推進,和諧地貫穿在教學過程的始終。以《奇妙有趣的新本領——定義過程》這節課為例,除了對幾個重點知識點進行精講之外,其余內容筆者都堅持讓學生動手去做,邊做邊理解、記憶定義過程的順序、方法和應用的命令,使學生對各個命令的使用從陌生到熟悉再到熟練。然而,評價不是教師的專利,在評價過程中,要以學生評價為主體,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尊重學生評價的權利,提供學生評價的機會,啟導他們評價的方法。在本課中,在學生用Logo命令畫完圖形后,筆者通過讓學生相互評價的方式,找出對方所用命令的優點和不足,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讓他們深入理解Logo命令,加深學習。這種評價方式可以參考論文
總之,要做到課堂生本高效,教師需要圍繞學生挖掘教材,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豐富、有趣的環節,加大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并采用時效性強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同時兼顧課程的特點,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輔助教學的開展,讓學生在和諧、輕松的氛圍中進行高效的學習,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鄧濤.名師高效課堂的引導藝術——讓學生愛上課堂[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劉世斌.引領學生高效學習——名師講述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郭思樂.教育激揚生命:再論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肖成全,劉芳,等.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教材:有效教學[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張春莉.走向多樣化的評價[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