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語“親生的孫子,撿來的兒子”,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老人說過,每每有新生兒出生,有時候最高興的不是孩子的父母,而是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是姥爺姥姥。
這讓人不禁驚呼:“隔代親的威力真大?!?/span>
尤其是現代社會,隨著人們思想的轉變,再包括國家政策的推行,以往一家生三四個孩子的局面已被打破,現在基本上都是獨苗或者是二胎。
甚至有很多家庭出現了“421”局勢,所謂的421,意思是那些雙獨家庭,又結合生出了一個“獨苗”,一個孩子,兩個父母,四個老人。
也正是由于生的孩子少了,所以這種“隔代親”的威力變的也是更大了。就在前段時間,網上傳出了一段視頻,也是直接刷爆了朋友圈。
只見屋里的正中央,熟睡的寶寶躺在寶寶椅上,寶寶椅的兩側,坐著這孩子的爺爺和姥爺。兩個大男人一左一右正盯著孩子看,畫面一動不動,就這么持續竟然整整有三個小時,也真的是佩服這兩個大老爺們的定力。
原本面對兒子和女兒的氣勢完全不見,平時在外面疾言厲色的脾氣也全都消失,如今面對家里面這個可愛的“小獨苗”,兩個剛毅的面孔上,難得浮現了一絲柔和之色,眼角泛著慈祥的神色,甚至嘴角還勾起了一抹微笑。
看到這個畫面,讓人不禁大呼開玩笑:“這難不成是他倆親生的?”
三個小時的視頻,要是寶寶椅不動,還真的以為這只是一張靜止的“圖片”,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隔代親的“魔力”真的是太過于偉大,親情的力量真讓人暖心。
而正是由于隔代親,很多家庭中都是老人帶孩子的時間長,所以很多孩子是在溺愛中成長的。孩子經不起一點挫折,受不了一點委屈,有時孩子一哭,老人們便心疼起來,對孩子進行妥協。
固然,孩子一出生是幸福的,但是寶爸寶媽們也要注意,隔代親有隔代親的好處,但是所帶來的其他影響也是不能忽略的。
尤其是在寶寶日后的成長道路上,一定要注意隔代親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要讓老人們過分溺愛孩子。
在教育寶寶的過程當中,父母們最好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育,這個是不可爭辯的。父母首先要掌握教育孩子的主導權,雖然爺爺奶奶姥爺姥爺疼愛孩子,但是教育孩子的主導權,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正確的引導,正確的教育,不要讓老一輩的隔代親把孩子慣壞。
在教育孩子之前,要和老人統一思想,讓老人明白科學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不能讓老人過分的干預。
有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盡量避開老人,這樣可以更有效的與孩子溝通。
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也可以與其他寶媽交流育兒經,總之,一切為了孩子的成長著想,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孩子的父母還應該與家中老人及時溝通。
畢竟每個小寶寶都是家里的掌中寶,所有成員的眼光特別是老人都在盯著孩子,就怕孩子受委屈受傷害。
這時候,難免會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產生分歧,這就需要家庭成員們互相溝通,避免矛盾。大人們應該統一思想,寶爸寶媽與自己的父母及時溝通,共同確定教育孩子的大方針,為孩子的未來著想。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千萬不能夠溺愛,獨苗一出生,自然就是眾人的掌中寶,受到眾星捧月的待遇。
可謂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又怕掉了,但即便是如此,也千萬不能夠溺愛孩子。
有時溺愛孩子會讓孩子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不能自己獨立的生活,什么都要依靠大人,這樣對孩子以后的生活是非常不利的。
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三觀,讓孩子學會獨立,不要遏斷孩子獨立飛翔的翅膀,讓孩子自己明辨是非對錯,不能溺愛,也不能不明是非的包容。
隔代親有隔代親的好處,但是我們也不要忽略這其中的負面影響。
希望每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能夠注意上述問題,及時的與其他家庭成員進行溝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給孩子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你家寶寶,誰帶的比較多呢?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與老人的意見統一嗎?你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如何與老人溝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