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有家長問孩子肚子疼的問題。
小兒腹痛這個癥狀十分常見,
也有很多原因,
但最常見的無非兩種,
乳食積滯和受寒著涼
今天就具體來談談
這兩種情況的辨別和應對方法
兩大原因
乳食積滯引起的腹痛
這是最常見的。由于吃了太多肥甘厚味,超過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最大限度,導致脾胃運化無力,那些沒有被好好運化的食物就像垃圾一樣堆放在胃中,并生出內(nèi)熱,讓脾胃的氣機阻滯,不通則痛,所以孩子會感到肚子疼。
受寒引起的腹痛
這種我們見到的也很多,尤其是夏秋季節(jié)。腹部最容易受寒。首先神闕穴,也就是肚臍,是腹壁的最后閉合處,為人體與外界溝通能量的先天穴位之一,同時它也最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護理不當就很容易讓涼風跑進去。還有吃的涼東西進入胃里也會使腹部受寒。當寒氣在腹部凝滯,就會導致經(jīng)絡不暢、氣血通不過去,肚子就會疼起來。
夏天雖然剛剛過去,可很多孩子的生活還處于消夏模式中,睡覺開窗戶、開空調(diào),小肚子露在外,瓜果梨桃大冰棍想吃就吃,所以最近因受寒而腹痛的孩子也大有人在。
如何辨別
可見一寒一熱都能使經(jīng)絡不暢、氣機阻滯,從而引起腹痛。對于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原因,調(diào)理的方法自然也不同,因此首先要確定出寒熱的大方向來。
判斷出腹痛的寒熱屬性并不難,最明顯的區(qū)別有兩點:
1、喜不喜按
乳食積滯型腹痛不能按揉,一按更痛。
受寒型腹痛喜歡被按揉,揉一揉很舒服。
2、喜不喜溫敷
乳食積滯型腹痛溫敷沒用,還會更難受。
受寒型腹痛溫敷、喝熱水后會很舒服,而接觸到冷的東西會加重疼痛。
另外,乳食積滯型腹痛也有積食的一系列癥狀:
肚子脹脹的,
食欲不好、舌苔厚膩、有口氣,
老想大便,便后腹痛減輕,大便酸臭明顯,
晚上睡覺也翻來覆去不安穩(wěn)。
受寒引起的腹痛其他癥狀有:
肚子疼是一陣陣發(fā)作的,
面色蒼白,
舌質(zhì)淡紅,舌苔白滑,
小便清長。
疼得厲害的時候,額頭會有冷汗冒出,唇色紫黯,四肢發(fā)涼,還會伴隨上吐下瀉。
應對方法
無論什么原因引起的腹痛,首先就要忌口。生冷寒涼的食物不要吃,包括冷飲,牛奶、酸奶、奶酪、奶油等乳制品,瓜類、梨、柚子、獼猴桃、火龍果、香蕉等寒涼水果;甜食,油炸、燒烤食品,雞鴨魚肉葷腥食物不吃或少吃,這些食物有的會損傷脾陽,有的會加重脾胃負擔,都不利于病情的恢復。
可通用的董氏特效穴:土水穴、手解穴、四花穴
<<穴位組圖,滑動查看下一個穴位>>
乳食積滯型腹痛
蜜導煎(伴隨便秘癥狀時)
妙手蓮華小兒推拿班學員可根據(jù)具體情況推清熱利濕、消食導滯穴方。
受寒引起的腹痛
按揉外勞宮
按揉一窩風
溫敷紅豆包
艾絨養(yǎng)元貼敷肚臍
除了以上方法,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不用借助任何外物。家長把自己的手搓熱了以后,手心的內(nèi)勞宮穴對準肚臍,敷在孩子的肚臍上,同時摒除一切雜念。
內(nèi)勞宮穴是心包經(jīng)的穴位,心在五行中屬火,是五臟中陽氣最旺的,心的熱量會通過心包經(jīng)傳遞到內(nèi)勞宮。所以這個方法相當于用心給孩子調(diào)病,這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孩子的腹痛就會減輕或消失。還可以配合太極按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