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以形補形”之說,比如胃動力不足了,就找個動物的胃來補養我們的胃,以胃補胃。這是中醫發現藥物的一種思路,是否真的有用,當然還要用實際效果來驗證。今天我們就拿事實說話,給大家推薦一個養胃的好食材。
我們身邊動物,先把家畜和家禽做個比較。家禽屬于鳥類,雖然沒有堅硬的牙齒,卻能把完整的食物消化徹底。是不是說明,家禽的消化功能更強呢?家禽當中,以雞的食性最雜,能葷能素,囫圇的玉米粒,甚至整只的蜈蚣、蝎子、壁虎,都可以一口吞下。雞還從地下撿吃很多碎沙石,它把這些沙石當牙齒,在胃中沙石能磨碎完整的食物。雞胃的肌肉很厚,能產生強大的收縮力,促進食物和沙石摩擦。
雞胃的內壁是一層黃色的角質膜,堅韌,極耐摩擦。這層膜,中醫把它叫做“雞內金”,千百年來的反復驗證表明,它是一味很好的增強胃動力藥,有健脾消積的功能。吃東西之后肚子脹,不消化,雞內金是最理想的藥食兩用材料。
現代醫學的研究,也驗證了雞內金的功能。人口服雞內金后,胃液分泌量、酸度都有增強。胃運動機能也明顯增強,表現在胃蠕動期延長,蠕動的幅度也增強,胃排空的速度明顯加快。雞內金產生上述作用并非因為它本身含有酶或激素,其增強胃動力的作用機制,目前仍在研究中。
雞內金味甘、性平,無毒副作用,干燥后可以長期儲存,日常可以把它制作成各種食品服用。近代中醫大家張錫純,非常擅長使用雞內金,他在醫學名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中留下了很多雞內金食療的方法。以下摘取幾個食療方,分享給大家。
期頤,就是百歲老人的意思,張錫純叫它“期頤餅”,看來這個餅對老人很有好處。芡實、雞內金都是健脾的,怎么能治痰多呢?注意,這里的痰多是氣虛痰多,指的是氣虛無力運化水濕,造成水濕停聚而多痰。既然氣虛,日常必有乏力、氣短等癥,跟感冒造成的痰多很好鑒別。
中醫常說“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表面上看,痰在肺里,根兒還在脾虛,老年人還往往有腎虛。雞內金和芡實都健脾,還都有固腎、止遺尿的功能。另外,芡實還能澀腸止瀉,脾虛拉肚子很適用。所以說,這個餅不僅可以用于氣虛痰多,而且對腎虛小便次數多、晚上起夜的老人,尿床的兒童,脾虛大便稀、次數多的人,都適用。當然了,健脾助消化仍然是這個方子的基本功能。
這里的消化不良就較為嚴重了,注意有三個要點,一是肚子怕涼,二是容易拉肚子,三是消化不良。所謂“完谷不化”,也就是吃什么拉什么。比如,有些媽媽們會說,寶寶的大便里可以看到消化不完全的食物殘渣,比如玉米粒、菜葉等等。
還有一種證型叫脾胃虛寒,和脾胃濕寒基本是一致的,都是脾胃怕涼,前者肚子綿綿作痛比較明顯,后者腹瀉更為明顯,都可以吃這個益胃餅。因為脾胃太虛、太寒了,只有雞內金的力量還不夠,方子中就加了溫中的干姜、燥濕健脾的白術、益氣健脾的大棗,所以能把寒氣驅散,把虛弱的脾胃補起來。
月經當來不來,最常見的兩個原因,一是氣血不足,二是血液瘀滯不通,這個方子就是為這兩個原因而設。山藥滋陰,陰血同源,滋陰即是補血。雞內金不單單可以消積食,張錫純認為,既然雞的消化能力那么強,沙石、鐵屑都能消化,所以全身的瘀滯也能用雞內金來通暢化解,當然也能活血化瘀了。
《黃帝內經》謂"女子二七天癸至",所謂二七,就是十四歲。天癸,即月經。如果女孩滿14歲仍未行經,提示或有氣血不足,用這個食療方,張錫純說“山藥善養血,雞內金善通血”,”一日兩次,久則月信自然通下”。對于一般女性,月經當來不來,已經有“飲食減少,漸覺灼熱”的征兆,只需要再稍稍推動一下,一補一通,月經就下來了,也可以服用這個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