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房子法院是帶租拍賣的,房子里邊還住著人,而且很多住戶還是和案件有密切關系的人,甚至就是執行人本人或者他們的家人,他們打死都不會搬走的。
這種房子都是法院自己沒法清場的,以后也不會清場。法院會在拍賣公告中寫明不負責清場,只能由買家買下后自行清場。
像東莞、深圳的法拍房全都是有一拍一,自從2015年東莞將法拍房上淘寶網后,拍賣者便一浪高過一浪。2017年7月,東莞景湖花園一套139平方米的樓房進行拍賣,起拍價為106.645萬元,吸引了上萬人圍觀,經過171次激烈競拍,最終該房產以186萬余元成交,均價為1.34萬元/平方米。而該花園同類房屋價格為1.7萬元—2萬元/平方米。
因此,網拍成交價格較市場價低應該是法拍房火爆的一個原因,而非相反。
像珠寶、手機、車等高價值動產,查封一般是需要移交到固定場所的,也會像上述圖片一樣貼上封條。至少之前在法院,我有見過一輛保時捷上已經落滿了灰,就是因為查封后一直沒有拍賣掉的緣故。
那房子呢?大家可以上馬云的拍賣平臺去看看。不動產基本都是在查封后才進行的拍賣,這是在實踐中常見的。但在拍賣時法院也會聲明,只負責拍,相關的材料物品會提供哪些都有寫明,剩下的事情得買主自己去辦。
所以,所謂的業主也不知情為由不交付,在實際層面發生的不是很多,除非執行局的法官是為了敷衍交付任務。
還有就是如果拍賣的房子帶有租約,而這些租約清理起來往往需要一些費用和精力的,普通購房處理起來相當有難度。如果租約是10年、20年這種類型的,就是債務人玩的法律手段(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建議直接放棄。
實踐中,法院從維護社會穩定角度考慮,被執行人名下只有一套房產的,往往不予執行。所以,遇到唯一住房的問題就比較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