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人總講人人生而平等,其實我們也說,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都清楚人和人之間確實是有差距的,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距宛如天壤之別,但這世界上窮人的數量遠遠超過富人,你是出于哪一個階層?
世界上有一種定律叫做八二定律,優秀的人往往只是整體的20%左右,財富分配也是如此,其實還有一個更加精準的比例,窮人和富人的比例為78:22,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處于這78%中,但我們又不想一直呆在這個群體中,我們也想成為22%中的一員,但如何成為,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這個世界是極其不公平的,因為有些人就出生在社會頂層,他們不需要努力,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輕松達到我們遙不可及的地步,我們這的觸碰不到這個領域嗎?
其實并不然,這世界不乏有白手起家的人,而猶太人更是其中的鼻祖,他們的國家在歷史中不止一次被破壞,他們不止一次跌入谷底,但他們總能依靠自己的手段,做出那些我們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目標,躋身到22%的行列中,這是為什么?
因為他們有一本《塔木德》,而這本書中有這樣一種說法:窮人之所以是窮人,因為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在做無用功,而且集中在三件事情上,但他們在這三件事上越努力,就越貧窮。
第一件:努力交一些沒用的人際關系
越窮的人,往往越喜歡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結交一些沒用的人脈上,他們努力結交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看來這類人還是知道一點東西,最起碼,他們了解人脈資源是未來非常可觀的財富。只是,有點跑偏了,不懂精簡自己的人脈。
交朋友也得看質量,那些所謂的酒肉朋友,沒有多少價值,不是很值得深交。而那些質量更高的朋友,就能夠對你產生影響,把你指引向正確的方向。
你人脈質量越高,證明價值越高,未來無可限量。時間久了以后,你就會發現自己在不斷變得優秀,邁向成功。
所以說,別總是結交一些無用的人脈,那只會損耗你的精力和時間。越是富人,越是成功人士,往往越會懂得去精簡自己的人脈。
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這才是最聰明的做法。在無用的人際關系上努力,就算你再怎么樣也很難有收獲,只會浪費自己的資源。
第二件:努力拖延
在職場辦公,很多人就是如此,越窮的人,往往越喜歡努力的拖欠工作。說不定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做不到今日事今日畢。
真正的富人,總是有著很強的執行力,會有著非常強的自律性。什么時候應該做完的事情,那就必須什么時候把它做完,絕不會拖到第二天。
其實,窮人就是因為喜歡拖延,缺乏自律,所以總是錯失機會,賺不到錢,注定平庸一世。而富人呢?自身有著極強的能力,關鍵態度還端正,不火才怪。
第三件:努力給自己找借口
越是窮人,往往越喜歡努力給自己找借口。比如說,自己身上的悲慘事故是自己造成的,結果去發泄的時候就換成別人了。這是一個人的習慣,甚至是天性,有的時候的確很難改,甚至下意識就會去這么做。
其實,想要成功,想要賺錢,那就必須不再努力給自己的找借口。一個人總是留有余地,往往很難逼出內在的潛力。
越窮的人,越不愿意承認自己不如別人,害怕面對卑微的內心。這應該也算是他們僅存的一點尊嚴,所以,一直以來才隱藏了下來。
寫在最后
我們很多人,或許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記者曾經問一個放羊娃,他放羊的目的是什么?放羊娃說:“娶媳婦。”記者又問:“那么,娶媳婦是為了什么目的呢?”放羊娃答:“生娃子。”記者繼續問:“生娃子的目的是什么呢?”放羊娃說:“還是放羊。”
看看,這就是放羊娃的循環人生,如果不出意外,他以及子孫后代,將會一輩子放羊下去!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悲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放牛娃對外界知道得太少,所以沒有更宏偉的人生目標。
正如網上一句名言所說的:我連世界都沒見過,何來世界觀?
所以,我們越是窮的時候,越要想盡一切辦法,走出去!去徹底打開思維,開闊眼界,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過好這一生!
可以很明確地說,如果沒有接觸過“富人思維”,我會窮困潦倒,更不會有什么見識!
媒體來源:胖x吃大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