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的人應該都知道,山東泰山日觀峰南上有一個“舍身崖”,這來自于民間老人們輩輩相傳的故事,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
民間故事:舍身崖
相傳,古時候有一位老婆婆病得厲害,危在旦夕,請幾位大夫看過后一直久病不愈。
她的兒媳和女兒姑嫂兩人為了老人家能盡快康復,便來到香火旺盛的觀音像前,燒高香,磕響頭,許下大愿,只聽嫂子誠心誠意地說:愿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救救我婆婆,讓她快好吧,如讓她病好了,我以身報答,情愿從崖頭跳下。一旁跪著的小姑聽了嫂子的話,很感動,心想嫂子是兒媳尚且如此,我做女兒的也應如此,否則日后娘真的好了,我可怎做人,于是小姑也許下跟嫂子相同的愿。
事過不久,老太太的病漸好,直到好似如前,家人都稱菩薩顯靈了。
有一天嫂子鄭重地對婆婆說:您病已好是菩薩保佑,我許下大愿,今該還愿之時了。婆婆不答應,怎忍心讓好兒媳舍命跳崖。說再想點別的辦法吧,菩薩不會怪的。兒媳平靜地說:話已出口怎能不算,更何況跟大慈大悲的菩薩呢!小姑聽后有些為難,不同去,說話不算數以后無顏見人,同去還愿又不愿死,有點后悔。可是看到嫂子堅定的樣子,就說:我還是跟你同去吧。
姑嫂二人來到崖頭,往下望去不見底。嫂子站在崖頭上轉身面向娘家方向叩拜三次。輕聲說道:來生再報父母養育之恩。于是回過頭來問小姑子:咱一塊跳還是各跳各的?小姑急忙說嫂子還是您先跳吧!嫂子說:那我就先走了。話音未落,身影已在半空,無聲無息的下沉著,小姑子看著發呆,只見半空中漂來一朵蓮花,把嫂子托住,且接走了,不知去向。看到這小姑子心里踏實了。知道是菩薩又一次顯靈了。于是也隨后跳下崖頭。但不久卻聽到一聲凄慘的聲音,小姑子粉身碎骨死于崖下。
后人為了記住這姑嫂二人,就把這崖叫做“舍身崖”。直至今日仍被傳誦著。它告訴人們“誠“與“不誠”絲毫之差的結果。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韓愈 《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