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花筒
生活或許很難,但活著本身,就是最大的勇敢。
網上有個熱度很高的話題:“你可以永遠相信蔡瀾。”
他的評論雖然簡短,但卻一針見血,讓網友在有趣之余,增添一絲清醒。
在生活面前,我們總會遇到力不能及的事情,產生困惑。
當你感到迷茫時,不妨靜下心來看看蔡瀾的這7個回答。
“感覺活著很累怎么辦?”
“沒有誰輕松過。”
記得一個問題:“為什么那么多人開車回家,到了樓下還要在車里坐好久?”
回答說:“很多時候我也不想下車,因為那是一個分界點。”
的確,成年人的身上總是背負了太多的責任,生活的瑣事,工作的壓力,誰都無法避免。
但是大部分的委屈和無奈,只能一個人消化。
楊絳老師在《一百歲感言》中說:“在這物欲橫流的人間,做人實在是夠苦。”
每個成年人都在自己的兵荒馬亂中,承受著焦慮和難受,熬過了這一關,永遠有下一關在等著。
然而,生活本就如此,就算千瘡百孔,我們也要竭盡全力地活著。
熬過了黑夜和寒冷,才能迎來黎明的曙光;咽下了心酸和苦澀,才能成就來日的甘甜。
“如何看待別人的議論?”
“不理沒事。”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類人。
我們做事認真,他們會說我們過于較真;我們升職加薪,他們會說我們是靠關系。
這類人羨慕別人的擁有,卻又不愿努力,就用流言蜚語來詆毀別人。
如果我們走了心,在意了這樣的言論,最終損耗的,只能是自己。
經濟學上有個詞,叫做“韋奇定律”。
它指的是,即使你很有主見,但如果有十個人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介意,最后甚至可能動搖。
漫漫人生路,我們總會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最好的姿態就是堅定地向前走。
面對外界的議論,保持寵辱不驚,要相信,時間會證明自己的決定。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載,不妨酣暢淋漓地按照自己的心意,隨性而活。
“請問您孤獨的時候,怎么度過呢?”
“多讀書。”
作家梁曉聲有次跟學生交流,學生問:“讀書對人有什么好處?”
梁曉聲回答說:“讀書,可以使人具有長期抵抗孤獨的能力。”
深以為然,書是最好的療心良藥,愛讀書的人,即便獨處,也不會感到孤獨。
有一位耄耋之年卻容光煥發的老先生,獨自生活了18年。
有記者采訪他:“您有沒有感到孤獨的時候?”
老先生回答說:“不孤獨,因為我看很多書,就像到處旅行一樣。”
紅塵紛擾,總有那么一些瞬間,孤獨洶涌而至。
而無法感同身受的朋友,戒不掉的手機依賴,似乎讓我們更加孤獨。
與其勉強自己變得熱鬧,不如學會享受孤獨,捧一本書,泡一杯茶,用讀書實現自我增值。
“什么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錢和勇氣。”
年輕時,我們孑然一身,可以視金錢如糞土,盡情追求詩與遠方。
可是,當我們在生活中碰過壁,方知曉錢的重要性。
房貸、社保、孩子的奶粉,父母的養老......沒有一件事情不需要錢。
人生在世,錢是一個人的生活支柱,你的錢包鼓不鼓,很大程度上就決定著你面對生活的膽量。
而勇氣,則決定了你的人生能走多遠。
很喜歡《人生海海》中的一句話:“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生活從來不易,每個人都在巨大的壓力下負重前行。
不同的是,懦者灰頭土臉,一蹶不振;而勇者,雖千萬人吾往矣。
你選擇何種姿態面對生活,決定了你會擁有怎樣的人生。
錢和勇氣,缺一不可,前者給你底氣,后者給你能量。
“及時止損和半途而廢的區別是什么?”
“前者是還有希望,后者無。”
聽過這么一句話:“放棄不該放棄的是可惜的,堅持不該堅持的是可悲的。”
堅持也有中庸之道,堅持不夠是半途而廢,堅持過了頭,則會過猶不及。
曾看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人總是明明決定去做了,可最后還是放棄了?”
回答很戳心:其實這是自己打敗自己的表現。
生活就像一場馬拉松,很多人在起點摩拳擦掌,可是一段距離之后,心里就開始打起了退堂鼓,最終以半途而廢收場。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敗給了現實,而是敗給了扛不住煎熬的自己。
知乎上有個話題:“你有什么技能在千鈞一發時救了你?”
高贊回答很簡單:及時止損。
面對無法挽回的錯誤,愚者不甘心曾經的付出,背水一戰,功虧一簣。而智者懂得及時止損,抽身而退,涅槃重生。
與其糾纏過去,不如放下糾結,翻開新的篇章。
往后余生,愿你拿得起放得下,既有堅持到底的志氣,亦有敢于止損的魄力。
“有什么辦法,能讓人真正變得自信?”
“靠自己。”
《擺渡人》中有一個問題:“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答案是:自己。
即使你生來抓到了一手爛牌,但你依然可以靠自己,逆襲人生。
如果你對出身不滿意,就努力拼搏,讀書學習,改變命運。
如果你對工作不滿意,就提升技能,更換賽道,實現新生。
人生是一場單槍匹馬,屬于你的路,只能由你自己來走。
有個人跪拜菩薩,卻發現菩薩也在拜自己,便問她原因。
觀音回答說:“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遇到難關,愚者求人,智者求己,但取經之路,親身經歷,抽筋扒皮方涅槃成佛。
往后余生,以智慧為畫布,以努力為畫筆,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絢麗多彩。
“人活著是為了什么?”
“把這一生處理得更快樂。”
人這一輩子,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凡塵一遭,百年后,皆為浮云。
我們活著,最重要的莫過于,知足常樂的幸福生活。
人人都渴望快樂,但快樂似乎遙不可及,甚至轉瞬即逝。
那是因為,我們常常忘記,快樂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結果。
日子是喜悅還是沮喪,要靠我們主動去經歷。
有些人忙忙碌碌一輩子,擁有了最豪華的房子、車子,可到頭來依舊不快樂。
他們羨慕別人家的歡聲笑語,卻渾然不知,自己已經擁有了,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其實真正的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比如愛人溫暖的懷抱,父母安適的笑容,孩子熟睡的呼吸聲......
別去羨慕別人的快樂,經營好自己的小日子,把人生過得熱氣騰騰。
寫在最后:
很喜歡馬爾克斯的一句話:“我年輕過,落魄過,幸福過,我對生活一往情深。”
生活或許很難,但活著本身,就是最大的勇敢。
點個在看,愿我們都能在經歷了迷茫后,依舊勇敢面對生活,實現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