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頂嘴,是孩子正面向父母表達訴求和情緒的最大表現。接納和允許孩子頂嘴,才能看到孩子最真實的樣子。
作者:星小言
來源:爸媽進化論原創
前兩天,三歲半的兒子把家里的玩具全部翻出來,弄得玩具房像垃圾堆一樣,玩具散落一地。
我很不耐煩,就吼了他一句:“每天幫你收幾次,你又翻亂幾次,你能不能不要這樣呢?煩都煩死了!”
兒子很快就懟了我一句:“玩具不翻出來,我怎么玩呢?我每次翻出來玩,你一會又幫我收回去,你更煩!”
聽到兒子的孩子,我確實很生氣,他小小年紀就學會了頂嘴,但細想下,他說的也是有道理,玩具就是這樣玩,又不是買回來擺設的。
短短的兩句對話,我們都說出了各自的想法。作為家長經常因為孩子頂嘴就氣到發飆,卻忽略了孩子頂嘴背后的原因。
曾有一項這樣的調查:“你最討厭孩子的什么行為?”
75%的家長答案是“頂嘴”。
可見,對大多數家長而言,孩子頂嘴是個育兒難題。
孩子頂嘴,經常被父母看作是挑戰權威和沒教養的行為。
但其實你的孩子會“頂嘴”,往往說明你養得很成功。
頂嘴的孩子,不容易抑郁
曾在一檔訪談節目中,14歲男孩顧小城被診斷出中度抑郁癥。
他接受了節目的邀約,在學校的升旗臺上,勇敢地說出了想對父母說的心里話。
小城說:“我最想對我爸媽說對不起,因為我一直做不到他們心目中那個聽話懂事的孩子。
還有就是我想告訴我爸媽,每當你們罵我、吼我的時候,我都很想為自己辯解,甚至反駁你們,但我更害怕是頂嘴后的挨打,所以我慢慢變成了自己都不認識的人。”
而偷偷站在人群中的小城爸媽,早就哭成了淚人,此時此刻他們才明白,孩子變成這樣,離不開父母的日常教育方式。
看著視頻中的小城,我有一種莫名的揪心。
好好的孩子,因為害怕父母的打罵而不敢“頂嘴”,內心強忍著情緒無法宣泄,慢慢壓抑成了抑郁癥。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做過一項研究,得出結論:會頂嘴的孩子,長大后更善于調節情緒,而且,同等教育條件下,會頂嘴的孩子,長大后更不容易產生喝酒,抽煙等不良行為。
會頂嘴的孩子,說明他不會刻意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
當孩子頂嘴時,往往也是情緒在爆發,這是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的舉動。
兒童心理學家黛博拉·麥克納馬博士說:“讓孩子將脾氣發完,而不要阻止孩子發脾氣。發脾氣本身是無害的,阻止發脾氣才是。”
誠然,多少孩子的未來毀在了情緒壓抑,因為他們不敢反駁父母,一味壓抑內心的負面情緒。
情緒越壓抑就越難發泄,久而久之,變成了心理疾病,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頂嘴是親子關系中的有效溝通之一,能及時反饋孩子的想法和情緒。
也恰恰說明了孩子的溝通能力強,情緒表達能力沒問題。孩子的身心健康正向發展,才是父母最看到的結果。
頂嘴的孩子,更會表達自己
在生活中,父母經常因為孩子的頂嘴而生氣或者打罵孩子。
但反過來想想,孩子通過“頂嘴”這種方式來獲得話語權,他們會比其他孩子更愿意或者更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一次開完孩子的家長會后,我碰見了這樣的一幕。
一位媽媽喋喋不休在數落著男孩樂樂:“你怎么成績就這點分數,告訴過你要好好學習,怎么你就聽不進呢?”
樂樂紅著臉,低著頭說:“我聽進去了,我真的認真努力學習了。”
媽媽又說:“你怎么證明你努力了,就考這樣,老師說你上課經常走神。”
樂樂委屈地為自己辯駁:“我沒有,我是在思考問題。”
而媽媽一句“還敢頂嘴”,一氣之下就打了樂樂一巴掌。
這位媽媽只看到了孩子分數低,而忽略了孩子的解釋。
孩子說自己認真學習了,但是還是學不會,也思考問題了,也沒能真正理解。
當孩子敢頂嘴時,其實是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困惑。
面對媽媽的質疑,他也努力去為自己辯解,這是一種證明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
一個會頂嘴的孩子,必然是敢于為自己爭取機會,敢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才是最真實的樣子。
德國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曾證實:“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于下一代來說,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有時,父母為了維護“權威”,很習慣就用“你要”“你必須”“你不能”等話語去強迫孩子不許頂嘴,不準反駁。
殊不知,這些話和行為一次次地阻礙了孩子的正常語言表達,也一步步把孩子逼迫到了不敢表達自己,不愿意跟別人溝通的地步。
如果父母真的愛孩子,希望他健康成長,請耐心傾聽孩子的“反駁”,理解他“頂嘴”背后的真正想法,才是父母與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
頂嘴的孩子,
思維漸成熟,追求獨立
曾看過一則新聞,7歲的小悅在慢條斯理地穿鞋子,從廚房走出來的媽媽就一臉嫌棄地說:
“你能不能快點啊?穿個鞋子都磨磨唧唧的,你等下上課都要遲到了,我等下也要忙吧,也要上班。”
而這時,小悅馬上回懟媽媽:“我以后都不會上班的。”
媽媽生氣地問:“你以后不上班,那干什么?”
小悅也很生氣地說:“你天天給我報這么多興趣班,我還有什么心情上班呀!”
媽媽頓時語塞,看得出來很憤怒,但又反駁不了小悅,一手就把手上拿的紅棗砸向了拍視頻的爸爸。
小小年紀的小悅開始通過“頂嘴”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表現出對媽媽給自己報一堆興趣班的反感。
可見,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也想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很多時候他們都會通過“頂嘴”來表現出來。
愛頂嘴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更是思維的覺醒,證明孩子開始追求獨立,做事更有主見。
作為父母,一味地看到孩子的頂嘴,而看不到不理解孩子的想法,只會讓親子關系越來越緊張。
你越批評,孩子就越是跟你“作對”。
教育專家蘭海說:
“孩子愛頂嘴,第一說明你們家是開放民主的,孩子有話可以說;第二代表你家的孩子,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思考能力。”
愛頂嘴的孩子思維邏輯一定很清晰,才能把內心想法快速清楚地表達出來。
孩子能頂嘴的家庭,也說明家庭氛圍很和諧的,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寫在最后:
德國兒童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曾說:“能夠跟父母進行爭辯的兒童,長大后會比較自信、有主見,擁有創造力,敢于挑戰自己。
誠然如此,會“頂嘴”的孩子背后藏著很多父母意想不到的好處。
一味壓迫或者強制不讓孩子頂嘴的行為,都是在扼殺孩子的想法和壓抑他的情緒。
頂嘴,是孩子正面向父母表達訴求和情緒的最大表現。
父母如何對待孩子的頂嘴,決定了親子關系的走向。
接納和允許孩子頂嘴,才能看到孩子最真實的樣子。父母的行為和思考,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驚喜。
作者簡介:星小言,富書專欄作者,文章首發公眾號: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