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貌去征服,用智慧橫行霸道
文/妙醬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封婆婆寫給媳婦的信。
以下是信的內容:
看完之后,瞬間把我對“婆婆”的這個人格設定顛覆了很多,信里面說到了很多今后需要面對的六大問題,幾乎把各方面角度的問題都提出來并發表了自己的想法以及將會怎么做。
總結下來就是:我愛我兒子,不一定會愛你,但是一定會尊重你以及照顧到你,愛你的前提是你是我兒子的妻子,不要求你一定愛我,相處的基本之道就是做到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尊重就可以了。
關于婆媳關系的轉變,你會叫我“媽”,但我不是你的親媽,你也不是我親閨女。
不需要你虛情假意把我當親媽,畢竟不是親生的,我也無法真心實意當你是閨女,做到彼此尊重和對外團結就好。
關于我的財產:你將不會有機會接觸到我們的資產,那是我們留給兒子孫子的。
言下之意就是:我愛我兒子孫子是我的事,你們夫妻關系是你們的事,你不會因為是我兒媳而得到我的家產,我也不會因為是你的婆婆而需要你對我們做多少供養,我能養好自己,誰也別互相借用關系。
在親家相處的問題上:我兒子是你丈夫,但是他作為女婿的責任我們不會幫忙承擔,我也不會因為你是兒媳而去占你便宜。
各方面都能看出這位婆婆的界限感。
通篇文章都展露了一個態度:我兒子是我的兒子,你是我兒子的妻子,但是我不會因為你是我兒媳而對你有特別的照顧或者愛,我也不要求你因為我是你婆婆而刻意來愛我,我們保持健康的距離,兒子結婚了我尊重兒子的家庭,盡量在經濟上幫忙,不干涉,也同樣希望媳婦不要提出婆婆在超出為兒子付出的范圍內的要求。
我覺得一個婆婆最開明的地方就是:作為你的婆婆,我只要求你做到尊重,不要求你必須要愛我或者孝敬我。
目前來說,在人際交往這件事上,最難的就是強迫自己去愛一個人。
這個愛可以換成是孝順、順從、迎合等這些詞,而且對象也不限于是上司、朋友、親戚、家人或者愛人。
要犧牲自己的真實情感去迎合別人,是一件會讓身心很疲憊的事情。
這是一種關系綁架,例如說一個女人嫁給了一個男人,這個女人必須要把這個男人的家人當成親人一樣對待。
中國式的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其實就是關系捆綁,最后主要關系落實不到夫妻上,反而是很多延伸的關系占了主要地位。
請你明白:因為愛你,才會存在愛你的家人。
最受不了就是有些男人說:“既然嫁給我了,就要把我爸媽當成是你爸媽?!?/p>
講真,很難,畢竟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感覺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很多男人是自己要求妻子把公公婆婆當成父母,但是自己卻把丈母娘和老丈人當成親戚。
男人仗著女人的愛,要求女人愛他全家。
這種男人請遠離,娶你回家去孝順全家,這不是愛,這是打著愛的旗號要求你替他完成他需要做的事情。
前幾天,和一位剛結婚不久的好朋友聊天,她是2017年結的婚,今年是她和她丈夫婚后的第一個年。
她說:“早知道就不結婚了,好麻煩。”
我問為什么。
她:“我老公嫌棄我對他父母不好,總覺得我沒有心思放在他父母身上,還覺得我對自己父母太好,可是,他對我父母也不好啊,一點關心都沒有,什么都不管,這些關系好麻煩啊。”
這是彼此捆綁的夫妻關系,為什么要要求對方對你的父母好呢?你可以怪你的另一半對你不好,但是不能埋怨TA對你父母不好,因為對你父母好,不是TA的義務,她沒傷害你的父母,就不存在任何問題。
你可以從這件事看出一個人的人品,但是不能因為她沒有做到你的要求就是不對的。
都說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情,但事實上,如果婚姻真的變成了兩個家庭的事情,那必是一段悲劇。
婚姻應該以兩個人的感情作為基礎,夫妻間彼此相愛尊重,這些愛僅僅是面對對方的,而不是為了表達出我有多愛你,所以要竭盡全力地去對你的家人、親戚、朋友也要很好。
錯了,愛你的另一半,就把愛表達在你另一半身上就可以了,對于其他的人,應該像上面婆婆寫給媳婦的信里面說的那樣:要做到尊重,能喜歡就最好。
如果你的丈夫或者妻子要求你在愛他/她或者和他/她在一起的時候,還要把他全家人都愛上,照顧上,還要當成是自己人一樣,那這個人你將會愛得很疲憊。
兩個人結婚,以夫妻關系為最主要的關系,其他的關系維護就做到人際社交里面的基本禮貌即可。
包括對方的父母,首要就是尊重,不能喜歡,就盡量保持健康距離。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能做事三心兩意,愛一個人的情感也是有限的,多分給了別人,就無法專注在一個人身上。
既然是因為愛才結婚,那就專注愛對方,別要求對方把對你的愛分發給別人。
你要知道:“我是因為愛你,才會對你的家人好。”
對你家人好是建立在愛你這件事上,如果越過了愛你,那你家人對于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婚姻里,最需要的就是界限感。
拋開婆媳這層關系的界限感,夫妻間都很多人做不到有界限感,總認為自己有權利去支配自己配偶的時間和感情。
特別是一些媽寶男,分不清自己的父母是自己父母的,認為自己的妻子就要必須孝敬自己父母的,其實就跟那些“如果我父母不同意,我們是不能結婚”的媽寶男是一樣的。
千萬別結婚,不然就無端端多了一大家子人需要你照顧。
媽寶男媽寶女的鬧劇總是這樣的:我的丈夫對我家人不好還要不要在一起;我的妻子不孝順我父母要不要離婚。
對不起,你的父母你自己去愛。
別以為對方是你的妻子或者是丈夫,就有義務去替你愛你的父母,別扯了,如果因為愛你,因為嫁給你,就需要愛你全家,那得需要準備多少份愛,才能和你走在一起。
如果婚姻需要捆綁消費,必定會讓兩人相處不舒服,也說明這兩個人還沒有人格獨立,總是想倚仗別人或者外在條件去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好的婚姻,要徹底打破“這是兩個家庭的事”這個局面,幸福的婚姻一定是“這是兩個人的事”。
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或者丈母娘、婆婆這些角色和關系,都是圍繞著兩人相愛才存在的,也必須需要夫妻關系和諧,這些關系才能得以維持。
撇開沒有界限感的父母,妻子或者丈夫,都需要先明確,你的配偶沒有必須要愛你父母的義務,別把你父母列入你們相處的條件里,這樣的捆綁,不見得會給你們的婚姻帶來什么好處。
如果你的丈夫、妻子跟你的父母不親近,也沒必要糾結,只要你們兩的關系穩定,這并不是什么大問題。
夫妻,尊重對方的情感,是基本的相處條件,不強迫別人去喜歡你的喜歡,愛你所愛,才是健康的相處之道。
健康穩定的夫妻關系,應該是好好經營讓另一半更愛你,而不是讓你的另一半去愛你的家人。
作者簡介:妙醬(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做寫作里最會唱歌的,唱歌里最會寫作的那個人,身材微胖,思想積極向上,生活態度陽光燦爛,愛說愛笑愛唱愛跳,除了唱歌就愛寫作,正在修煉個人品德與身材,愿與共勉。微博@老貓愛寫字,簡書@喵姬,公眾號:我屬貓(ID:woshimiao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