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沒有人從一開始就知道怎樣做一個完美的媽媽,超人般的爸爸。我們需要做的是不斷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
作者:閑箏如水(爸媽進化論主筆)
“生養孩子到底有多辛苦?”
“生孩子時,感覺自己斷了12根肋骨,明知道疼但也要撐著忍著,不斷的努力。”
“每當孩子生病時,我都恨不得和孩子互換身體,在凌晨擁擠的醫院里,情緒真的接近奔潰。”
光是讀著這些留言,我已經忍不住濕了眼眶,心有戚戚。
沒想到,我還未顧得上抹去眼淚,就被一條留言刺痛了神經。
“哪個女人不生孩子,生孩子是女人份內的事,為什么女性還要經常強調生孩子養孩子辛苦?”
留言的男網友,你有沒有想過: “每一個來到世間的孩子,母親不僅要用豁出性命的勇氣換來,還要付出全部的精力去養育。”
只有夫妻相互理解,共同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才能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
01
進化媽
“勇敢”
媽媽對孩子的愛可以跨越生命
前幾天,閨蜜回老家生孩子,自從她“破水”之后就失聯了整整50小時,我無比焦慮,各種不安的想法輪番從我腦海中閃過。
當她老公第一時間把閨蜜和兒子的照片發給我看時,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照片中的閨蜜無比虛弱,臉色慘白地躺在病床上。
這兩天兩夜經歷了什么?
閨蜜說回想起來是滿滿的恐懼,真怕自己當時挺不過去了。
“令人想死的疼痛,整個肛門外翻,無休止地使勁,直到虛脫”,生到后來她已經渾身冰涼,只想睡覺,是護士一直拍打她的臉,讓她堅持住。
閨蜜的訴說讓我想起了自己生孩子,破水的恐慌,強烈的宮縮痛。
我在產房里又哭又叫,一遍遍地對老公說:“我不想生了!我再也不想生孩子了!”痛到神智不清的時候,把產房里的隔斷簾都扯下來了。
生孩子不僅要承受著十級的疼痛,更有人說:“每個產婦生孩子都去鬼門關走了一圈。”
英國《每日郵報》曾報道:每十萬個新生兒的順利誕生中,就有14到30名產婦死亡,全世界每天有830名產婦死亡。
這是一組多么觸目驚心的數據,在你決定孕育新生命的同時,死亡的危險也像一個影子一樣悄然尾隨。
但是,每一個母親在面對生孩子時卻依然毫不猶豫,明明知道生孩子會有多痛、會有多危險,但只要一想到肚子里的孩子,就會忘記痛苦,用盡一切力量。
法國的羅曼·羅蘭說過,“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她們對孩子的愛可以跨越生命的鴻溝,用山一般堅定的信念,為孩子撐起一片天空。
02
進化媽
“辛苦”
養孩子,“24小時待命的生活”
記得自己懷孕后期,挺著個大肚子,雙腳腫的跟蘿卜一樣,真是分分鐘想“卸貨”,心想:“生完孩子就輕松了。”
事實證明,我想得太美了,孩子生下來才是“苦難”的開始。
前兩天,張歆藝在她的微博上發了一組鬧鐘的圖片,還曬出了自己的工作時間表:24小時待命、沒有整覺睡、內心壓力變大……
當很多人無法理解這張鬧鐘圖片時,媽媽們早已淚流滿面:定那么多鬧鐘是為了給孩子喂奶。
除了喂奶,當媽的24小時內還有很多難以想象的瑣碎:
早起喂奶,燙奶瓶,準備早餐、輔食,抽奶,給寶寶撫觸,游泳,給寶寶洗衣服,陪玩,扶寶寶學走路,給寶寶洗澡,喂夜奶,晚上時刻給孩子蓋被子…
這種情況對于很多媽媽來說就是一種常態啊:
白天要上班,經常一夜才睡三四個小時,白天真的靠仙氣吊著的,每天一睜眼就跟打仗似的。
很多媽媽說:養孩子的辛苦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只是我太累了,不想說。
女性本弱,為母則剛。在生養孩子的這條路上,母親承擔了太多太多,生而為女人,太苦了。
03
進化媽
“太難”
沒有老公的支持,才是媽媽的最痛
網上有這樣一個調查“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什么時候媽媽們最無助和無奈?”
一位媽媽的留言令人心酸:“養孩子最無助的時候,就是孩子他爸不理解不支持的時候。”
中國青年報社,曾對2008名受訪者進行調查,65.5%的受訪者感到身邊媽媽主要承擔家庭育兒, 7%的受訪者直言父親對孩子“撒手不管”。
很多爸爸以“賺錢養家”為由,把育兒的責任都推給了妻子。要么工作忙經常不在家,要么總是縮在自己的角落里,只有媽媽包辦孩子的一切,長此以往,這些爸爸就成了“影子爸爸”。
有調查顯示,94.0%的受訪者坦言,自己身邊就有“影子爸爸”。
《我是演說家》中的主持人馬丁,曾說過他和妻子的故事。
他說妻子自從生完孩子以后突然從一個非常賢良的妻子變成了蠻不講理的潑婦。
有天晚上,他在打游戲,妻子走進來直接把魚湯倒在了他的電腦上。馬丁覺得妻子簡直就是胡鬧,他說:“你有病吧,你能不胡鬧嗎,那么多媽媽都坐過月子,你怎么這樣,是不是不想過了。”于是,他們發生了爭吵,甚至要離婚。
后來,妻子要求馬丁陪她過一天帶娃的生活,妻子干什么,讓馬丁也干什么。只有一天的帶娃生活,馬丁就奔潰了,“這過得什么日子啊!”
他終于明白妻子為什么莫名其妙發脾氣了。
但是,不是所有的丈夫都會像馬丁一樣去體驗妻子的帶娃生活,都能理解妻子的辛苦。
一個人孤軍奮戰的形式讓很多妻子傷心淚奔,在身體勞累的同時,再心力交瘁。
生娃養娃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情,她們也需要丈夫的理解、支持、關愛,共同分擔養孩子的瑣碎,一起操心孩子的教育。
04
進化媽
“分工”
別讓老公成為“影子爸爸”
電視劇《逆流而上的你》里面楊光說:“生孩子是女人的事,養孩子是夫妻的事。”
有研究證明,爸爸參與教育的孩子更優秀。父親獨特的男性思維更有利于孩子的個性品質的形成。
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沒有人從一開始就知道怎樣做一個完美的媽媽,超人般的爸爸。我們需要做的是不斷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
而一個家庭最有愛的模式就是:爸爸媽媽分工合作養孩子。
1、大事聽媽媽的
母親給予孩子的最大教育影響是安全感,歸屬感,母親在孩子心里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孩子剛出生時的日夜陪伴、孩子生病時的細致照顧、孩子情緒上的時刻關注,這些也讓媽媽成為了最了解孩子的人。
所以,在孩子的大事上,爸爸應該聽媽媽的,支持媽媽的決定。
生病了去哪家醫院,應該聽聽媽媽的;
上什么早教班,應該聽聽媽媽的;
選擇什么樣的作息時間,應該聽聽媽媽的……
爸爸支持媽媽的決定可以讓媽媽情緒穩定,孩子獲得更強的安全感。
2、信任爸爸
有了寶寶的生活,夫妻之間更需要彼此理解,相互信任和包容。
歌手張杰,在妻子謝娜懷孕期間,他幾乎推掉了所有的工作來專心照顧她,等孩子出生以后,他更是進入停工狀態,只是為了多多照顧她們。
雖然張杰是一個新手爸爸,但是給女兒喂奶、拍嗝,換尿布他都認真學著去做,還專門研究怎樣抱她們才更舒服。
面對新手爸爸,謝娜給予了充分的信任,夫妻兩個人一起照顧寶寶,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充滿甜蜜溫馨的家庭。
3、分工合作
夫妻之間有商有量,在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有分歧時,夫妻兩個不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而是要統一戰線,具體到分工任務時則可以有側重。
網上有一張《二胎夫妻的照顧孩子分工表》,獲得了無數網友的點贊。
這張照顧孩子的爸媽分工表是浙江的俞女士制作的,她們家有一兒一女,兒子上托班,女兒一歲半不到。
這張任務清單上有詳細的任務名稱,而且劃分清楚監督人為爸爸還是媽媽。俞女士說,自己和孩子爸爸各有分工,在育兒這件事上,爸爸不能當“甩手掌柜”,一同參與可以培養親子關系。
法國思想家蒙田說過:“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
愛情、結婚、生養孩子本是最溫暖的事情,是我們人生不可多得的經驗。雖然其間有痛苦,有勞累,但是,只要夫妻雙方互相幫助,那也會成為兩個人之間美好的回憶。
作者簡介:閑箏如水,富書專欄作者,幼兒教師, 懷揣一顆童心行走世間,采擷溫暖瞬間與你分享;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