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媽說:關于孩子吃鹽的問題,應該是每一位媽媽的必修課,畢竟孩子的健康最重要,千萬不要讓你的一時失誤,導致孩子的健康出現問題,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作者:蛻雪
孩子過量吃鹽會致死
寶寶什么時候可以吃鹽,一直是奶奶外婆和媽媽們發生意見分歧的交點問題。
前幾天我鄰居家就因為六個月大的寶寶吃鹽的問題發生了一場大戰。
奶奶說不給孩子吃鹽,長大之后會沒有力氣,而媽媽堅決不給寶寶吃鹽,說吃鹽會傷害孩子的身體。
事實上這位媽媽的觀點是對的,給寶寶吃太多鹽不但會危害身體,甚至可能危及寶寶的生命。
一個俄羅斯保姆,因為兩歲大的男孩吃飯的時候情緒多變,于是準備懲罰他,就往粥里加了五十多克的鹽,強迫孩子吃下去。
不一會這個小男孩就感覺頭暈惡心,失去了知覺,被送往醫院后經搶救無效死亡。
無獨有偶,煙臺的李女士覺得自己的孩子手腳缺乏力氣,鄰居說你不能給孩子吃白粥,要給孩子吃鹽才有力氣。
李女士聽信了鄰居的話,就往孩子的粥里加鹽,結果導致八個月大的孩子身亡。
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就是父母對于孩子吃鹽問題相關知識的缺失,關于孩子吃鹽的問題已經不容忽視了。
那么接下來我就給各位媽媽科普一下關于孩子吃鹽問題的相關知識。
關于吃鹽的三大謠言
很多父母都被關于孩子吃鹽的謠言所困擾,不知道哪種說法是對的哪種說法是錯的,今天就給大家粉碎關于孩子吃鹽的幾大謠言。
1、孩子不吃鹽,沒力氣
想必各位媽媽都從老一輩人的口中聽過:要給孩子吃點鹽,長大之后,才有力氣。
這個想法是不對的,老一輩人以前經常在地里干活,出汗太多,需要補充電解質,要多吃點鹽,才會力氣,所以他們就誤以為多吃鹽就會有力氣。
事實上正常情況下,孩子需要的攝鹽量很少,母乳、配方奶或輔食里的含鹽量足以滿足孩子的日常需求,吃更多的鹽也不會讓孩子的力氣變大,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2、不加鹽沒味道,孩子不愛吃
有的家長說:輔食里不加鹽,沒味道,孩子不愛吃。
其實孩子不愛吃的原因是孩子習慣了喝帶有甜味的母乳或奶粉,突然開始吃不是甜味的輔食會不適應,所以會抗拒吃輔食,跟加不加鹽一點關系都沒。
孩子的味蕾比成年人要發達很多,所以不加鹽的輔食更能讓孩子吃到食物本身的味道,才能讓孩子知道,世界上除了甜味原來還有酸、辣等味道。
3、不吃鹽容易得大脖子病
得大脖子病的原因是缺碘,有些缺碘的地方會通過吃鹽的方式補碘,預防大脖子病,所以很多人就會誤以為孩子不吃鹽容易得大脖子病。
根據《兒科學》的數據顯示,母乳里大約含61ug/L的碘,孩子通過母乳或配方奶攝入的碘足以滿足孩子的日常需求。
在孩子斷奶之后可以通過吃海帶紫菜等海產品提高對碘的攝入量,并不需要通過吃鹽來補碘。
常見的“隱形鹽”
可能有些媽媽會說既然吃太多鹽對寶寶的身體不好,那做飯的時候少放鹽不就行了么。
這個想法是錯的,其實很多鹽都是隱藏在別的食物里,然后被攝入人體的,很多媽媽都忽略了這一點,以為少放鹽,就不會攝入過多的鹽了,其實還有很多“隱形鹽”就藏在身邊,需要注意。
那么“隱形鹽”都有哪些呢?
1、調料
很多常見的調味料里都含鹽,做菜的時候看似放的鹽不多,但是因為還放了別的調味料,所以實際上這道菜里的含鹽量比你想象要多,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一點。
比如醬類、蠔油、雞精、味精、醋等。
2、甜點
甜點類食品也很容易讓人忽視,因為他們本身的味道是甜的而不是咸的,而且大多數都是面食,所以大家通常都以為這類食品是不含鹽的,實則不然,大多數甜品里也是含鹽的。
比如奶酪、蛋糕、面包、方便面
3、腌制品
腌制類食品無論是肉類還是果干,含鹽量都是很高的,但是由于是腌制,其他的味道可能掩蓋了咸味,容易讓人忽視。
比如咸肉、臘肉、腌肉、腌菜、蜜餞、話梅等。
4、蔬菜
蔬菜是隱形鹽中的王者,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很多蔬菜含鈉量是很高的,所以做這些菜的時候,盡量要少放鹽。
比如,茴香、芹菜、空心菜、茼蒿等。
現在大多數都食品都是帶包裝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從包裝袋上的營養成分表中找到它的含鈉量,以此來判斷該食物的含鹽量。
這是某麥片的營養成分表,每100g含152mg的鈉,也就是說100g的麥片含0.38g的鹽。
通過營養成分表可以知道哪些食物是高鹽食物,從而就可以避免很多“隱形鹽”的攝入。
吃鹽過量的危害
孩子吃太多的鹽非但不好,還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孩子過量吃鹽會對身體有什么危害呢?
1、引起腎臟、心臟功能受損
孩子的腎臟心臟發育不健全,而人身體內調節水鹽平衡的器官就是腎臟,如果孩子食入過量的鹽會給腎臟增加負擔,同時還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可能會使孩子的腎臟心臟功能受損,從而得上高血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病,嚴重的可能會危及生命。
2、影響孩子智力和骨骼發育
孩子攝入過量的鹽,會影響孩子對鋅和鈣元素的吸收。
鈣的吸收不足導致孩子發育遲緩,個子矮,而鋅的吸收不足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還會導致孩子抵抗力低下,孩子就會經常的生病。
3、抵抗力下降,容易得上呼吸道感染
孩子過量吃鹽,還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
鹽會抑制孩子口腔唾液的分泌,從而導致抑菌酶的減少,上呼吸道內的細菌病毒就不能被有效的殺死。
鹽還會抑制口腔上皮細胞的繁殖,使其喪失抗病能力,加上孩子本事的抵抗力就弱與成年人,就讓細菌和病毒有了可乘之機。
如何正確的給寶寶吃鹽?
那么現在媽媽們心里最大的疑問可能就是如何正確的給寶寶吃鹽。
世界衛生組織對嬰兒攝鹽量做出要求:嬰兒兩歲以前限制鹽的攝入。
那么到底該怎么正確的給寶寶吃鹽呢?
1、一歲以下的寶寶
我國膳食指南推薦嬰兒鹽的攝入量如下表。。
也就是說一歲以下的寶寶每天鈉的攝入量在170~700mg之間。
而母乳內的鈉含量大約在230ml/l,也就是說孩子每天最多喝750ml的母乳就不會缺鈉。
如果孩子喝的是配方奶,那么根據配方奶的配方表中鈉的含量,每天給孩子喝足夠的配方奶,孩子也是不會缺鈉的。
所以說,在孩子在斷奶之前,是不需要通過輔食額外攝入鹽的,母乳和配方奶中的鈉就足夠滿足孩子的日常需求。
2、一歲以上的寶寶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在201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12-24個月大的孩子會從牛奶、面包、面食和餐館里吃的食物中攝取生理所需要的鹽。
所以一歲以上的孩子,并不需要有意識的補充鹽份,這里給出的建議是能晚加鹽就晚加鹽,能少加鹽就少加鹽。
我國的膳食指南建議:一歲以上的孩子最好要嘗試比較清淡的家庭飲食。
因為孩子在吃飯,比如面包、牛奶或者其他零食的時候,無形中已經攝入足夠的鹽,所以并不需要再故意在飯菜或者湯里加鹽來增加孩子的攝鹽量。
這里要注意,在孩子吃飯或者吃零食時,一定要注意那些含有隱形鹽的高鈉食物,如果吃多了,也會導致孩子攝鹽量過大,產生健康問題。
關于孩子吃鹽的問題,應該是每一位媽媽的必修課,畢竟孩子的健康最重要,千萬不要讓你的一時失誤,導致孩子的健康出現問題,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希望每一位媽媽都能正確的給寶寶吃鹽,愿我們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