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不向無辜的孩子發泄情緒,是為人父母最基本的自律。
作者:慢熱的喜(爸媽進化論主筆)
前幾天,想起一個孩子的遭遇,引起了千萬網友的憤怒。
俗話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但對于孩子的教育,使用暴力顯然不是一個明智之舉,還有可能帶來慘痛的后果。
正值年少的孩子,明明是花一樣的年紀,但有的孩子的生命卻因為自己的母親戛然而止。
陜西武功縣孕期母親胡某因嫌兒子學習不用心,對其毆打。次日凌晨兒子嘔吐,送醫后死亡。
經法醫鑒定,郭某系遭受鈍性外力多次擊打頭部,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后嘔吐,因誤吸引起呼吸道阻塞窒息死亡。
這樣的悲劇,讓人感到十分痛心。
生活中,教育孩子,父母常常忍不住著急上火,若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過激的行為和言語,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很有可能是無法彌補的。
想到伊坂幸太郎說過的一句話: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前兩天在綜藝《火星情報局》中看到的一幕場景讓我印象深刻:
藝人敖犬講起自己小時候父母會幫他拉伸四肢以圖長高,節目里大家就起哄著抬起了楊迪來做示范。
原本這只是做做綜藝效果,逗觀眾開心罷了。
可站在身后的楊迪媽媽卻眼泛淚光,眼中全是心疼。
同樣是媽媽的孩子,有的人是媽媽的掌中寶,而有的孩子,卻連媽媽最基本的信任都無法擁有。
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廣東深圳某學校期中考試后召開家長會,一位孩子在座位上給爸爸留了一張字條:
“老爸,回家不要打我!”字條的最后,還附帶了一個哭泣的表情。
暴力,讓孩子考的不好忘記反思如何進步,反而擔心會不會吃爸爸的棍棒。
為了讓孩子長記性,不再犯錯,一頓暴打。可這樣的教育,是否真的起作用?
羅曼羅蘭說:“嚴厲的教育會像燒紅的烙鐵,深深印在孩子的心中。”
暴力處理問題,問題并不能得到解決,反而會帶來反作用。
據統計,全世界每5分鐘就有1名兒童因暴力死亡。
讓人不禁感慨,不懂正面管教的父母,對兒女來說是一場災難。
為人父母,我們覺得孩子是屬于我們的私有資產,所以我們肆意控制、打罵他們,還振振有詞冠名這樣的行為是“為了孩子好,打在兒身上,痛在娘心里”。
記得今年高考結束之后,有人對全國的部分高考狀元做了一個采訪。
在采訪調查中,記者發現了一個共同點,這些學霸們都是這樣形容自己的父母“信任、寬松、會像一位朋友一樣的相處。”
這很好的詮釋了愛與成績的關系,一個充滿愛的成長環境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愛就是他們向上的動力。
他們的背后,沒有舉著棍棒的虎狼爸媽。
不挨打的孩子和挨打的孩子,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家暴對于孩子的影響,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宋涵靜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家長對孩子的暴力不僅僅只對身體造成傷害,往往還會帶來嚴重的心理創傷。
一般家暴對孩子短期的影響,最明顯的就是孩子的情緒十分緊繃,對周圍充滿不安全感。
同時還特別容易出現各種心理疾病,比如焦慮、自卑、孤僻以及抑郁癥等。
傳統觀念中的棍棒教育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在《老師請回答》中,有一對單親家庭。
11歲的世博因為不愿意上學,成了問題學生,先后換了4所學校,世博說最厲害的一次媽媽拿皮帶抽他,結果好了三天又故技重施開始逃學。
在老師的開導下,世博終于說出心里話,他這樣做只是想要媽媽多陪陪他,希望媽媽能夠多關注他。
如此簡單的一個愿望啊!
媽媽用皮帶抽他那么疼,他卻只字不提,老師僅僅耐心地開導了他,他卻愿意講出心里話。
這還不值得我們反思嗎?皮帶治得了一時,卻解決不了問題的根源。
如果孩子在受到暴力對待一般是性格變得懦弱自卑,但還是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棍棒下會滋生不健康的報復心理,變成下一個施暴者。
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個叫天天的小男孩,父母離異之后,每當心情不好,媽媽就會用電線打他,把孩子當做出氣筒。
看著孩子身上一道道傷痕,不由得讓人心疼這個還不到十歲的孩子。
長期遭受媽媽暴力對待的天天,也漸漸喪失了與同學友好相處的能力。
長期被暴力對待,孩子也覺得拳頭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一言不合就向同學揮拳頭。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善良應該在童年扎下根來。”
家庭的溫度決定孩子的未來,沒有感受過溫暖的孩子,怎么會知道愛別人呢?他們的內心是冰冷的,談何光明未來呢?
心理學上有個踢貓效應:
一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
孩子心里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如果管理不好情緒,壞情緒就會吞噬你。
2019年4月,一位媽媽接17歲的兒子放學回家,母子在車內發生了爭吵,媽媽一怒之下將車停在車水馬龍的高架橋上。
結果,兒子打開車門,縱身跳下高架橋,當場死亡。
表面上看是我們在發泄情緒,實際上卻是我們被情緒控制而不自知。
西方有一句諺語:野蠻的方法培養不出文明的紳士。
2018年4月,重慶九龍坡城區的人行天橋上,一位父親將自己7歲的兒子從天橋上扔了下去。
盡管天橋上人來人往,誰也沒想到一位父親竟做出如此舉動,當行人察覺不對勁時,已來不及阻止。
孩子被扔下天橋后,當即被一輛輛小轎車橫壓而過。救護車趕來時,孩子已不省人事,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據悉,這位父親自從與妻子離婚后,便受了刺激,行為異常,情緒不穩,孩子一時惹惱了他,所以一時沖動,慘劇收尾。
極其可悲!要知道,不向無辜的孩子發泄情緒,是為人父母最基本的自律。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為人父母,請不要拘泥于孩子的一點小錯。
要知道,孩子是一個獨立的,有思想的靈魂,他們沒有義務做任何人的垃圾桶。
別讓孩子按我們的規劃成長,別讓孩子為壞情緒買單。
情緒人人都有,爆發情緒是一種本能,但能妥善控制情緒則是一種本領。
作者簡介:慢熱的喜,富書專欄作者,富書寫作營學員,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像螞蟻一樣工作,像蝴蝶一樣生活,努力自律,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