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重要的人放在重要的位置,把重要的事放在重要的位置,不虧待自己,不虧待愛你的人。
作者:今夕和夕(富書作者)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8月9日中午12點,很多人剛吃完午飯,一條新聞在微博炸裂。
《鄉村愛情》“謝大腳”扮演者,著名演員于月仙,在內蒙古阿拉善,因拍片發生車禍去世。
難以置信之余,她50歲美好的生命,已被意外事故狠狠奪去。
震驚、悲傷、無法接受。
誰也沒有料到,剛剛還在一起談笑風生的人兒,眨眼之間陰陽兩隔。
圈內好友陸續發文悼念——章子怡:“一路走好,師姐。”
辛芷蕾:“月仙姐,那么好的人……一路走好。”
小沈陽:“真是不敢相信,小姨一路走好。”
導演吳彤的悼念格外讓人淚目:
還記得錄《演員的誕生》時,月仙姐是當時最年長的選手,但努力和認真絲毫不輸年輕演員。 很遺憾王牌沒能邀請到月仙姐,沒想到一次的遺憾成了永久的遺憾!走好!
一次錯過,一生而過。
于月仙的粉絲更是久久不能平靜:
“我的天啊,太震驚了!每年都會追的電視劇,我永遠美麗的謝大腳。大腳嬸子一路走好。”
“看過《鄉村愛情》的,沒有誰不喜歡謝大腳,于老師為藝術獻身了一輩子,她的品行像她的名字一樣,如月皎潔,仙氣逼人。”
他們在于月仙的微博下留下評論,希望都是假消息:
“假的假的假的,肯定是假的。”
“大腳嬸子,快辟謠來。”
隨后,阿拉善右旗公安局發布通報:
于月仙乘坐的SUV車輛與路上的兩只駱駝發生碰撞,事故造成于月仙不幸遇難,司機及其他乘車人受傷,兩只駱駝死亡。
上個月,《鄉村愛情15》剛剛殺青。
每年暑假追著看《鄉村愛情》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哪里想到,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謝大腳”永遠留在了昨天。
米蘭·昆德拉說:“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歲月是一條永遠不會倒流的河,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日子還多,可以慢慢過,
卻忘了——
人生無常,戛然而止也是生命的一種常態。
世事無常,我們早已和那個人見完了此生的最后一面。
“活得明白”與“樂在其中”這兩個詞,貫穿于月仙30多年的演藝生涯。
1998年,電視劇《豁口》播出,在劇中,于月仙扮演陳寶國的妻子,嫻熟的演技與臺詞,將她推向了大眾面前。
兩年后,電視劇《西游記后傳》中,她又成為了讓人印象深刻的陳五真。
2005年,她嘗試轉型,于是,出演了話劇《圣井》,在劇中,她扮演了一位盲人。
因為在話劇中傳神的表演,她被邀請出演《鄉村愛情》中謝大腳一角。
在當時,50多歲“謝大腳”這一角色對于彼時只有36歲的于月仙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為了演好角色,在拍戲間隙,她反復研讀劇本,對著鏡子練習臺詞,走到東北的田間地頭,與村民們打成一片。
為了讓自己身上具有“謝大腳”的那種粗糲感,于月仙將自己吃胖20斤,蹲在夜市角落觀看行人走過。
為了把皮膚曬成小麥色,她愣是把自己曬出了皮炎。
……
很快,融入于月仙個人特色的“謝大腳”,出現在拍攝現場。
那時的于月仙沒有想到,“謝大腳”會成為自己演技生涯中里程碑式的存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她的演藝之路。
出現在《鄉村愛情》中的于月仙,因為其充滿個人特色的人格魅力,被許多觀眾所喜愛。
此后,于月仙不斷擴展自己的戲路,嘗試出演不同的角色!在都市劇《不是錢的事》中一襲黑色職業裝,干練英氣。
于月仙最后一條微博,還在分享她參加《理想照耀中國 》研討會的發言視頻。
她說:“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傳遞正能量,為大家提供情緒的棲息地;在大家疲憊的時候,看我們的作品,有再次出發的勇氣。”
而劇集之外,于月仙也伴隨著謝大腳的人生,一起成長。
于月仙有一個樸素的夢想,組織一個車隊,取名叫“大腳和她的朋友們”:
“我要把好東西帶到村里去,也把村里的好物帶出來。”
她來自農村,有著最簡單的情懷與純凈,希望自己能為中國鄉村貢獻綿薄之力。
而今,這些夢想,追隨于月仙,成了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于月仙追夢路上遇到的艱難,已讓人覺得她的不易。
可對她而言更不易的卻是壓在她身上的重擔。
她的弟弟于英杰,8歲那年脊椎骨突然發生了變形,盡管四處求醫多年也未有成效,直到后來,他的脊椎嚴重時已經彎曲到174度。
為了治好弟弟的病,于月仙用盡自己的積蓄,拼了命地日復一日的工作。
而為了有更多時間去掙錢照顧弟弟,于月仙甚至放棄了生孩子,好在這一切都得到了他丈夫張學松的支持。
偶然的一次機會,張學松從報紙上看到了一位從法國回來的脊柱外科專家,便去懇請他為于英杰做手術。
手術很成功,于月仙身上背負的壓力終于落了地。
而這一邊,因為無暇顧及自己的家庭,與丈夫結婚這么多年來,他們一直沒有屬于自己的孩子。
在一次發布會上,因為對丈夫的愧疚之情,讓她一提到孩子就禁不住哭了出來。
對于月仙而言,家庭的磨難和生活上的艱難雖然很苦,但美好的愛情,卻滋潤了她的前半生。
張學松會專門過來劇組當老婆的“全職保姆”,洗衣做飯煲烏雞湯,搭配好低熱量高營養的減肥餐,于月仙體重降了下來氣色越來越好,事業也是節節攀升。
在張學松的視頻賬號里,也清一色全是妻子的日常瑣碎,一舉一動。
……
于月仙更是用心回贈丈夫的辛苦付出。
她有著一手好廚藝和超高理發水平,工作繁忙不忘給家人下廚,家里男性的頭發都是她親手打理。
事故發生的時候,不出意外,他們應該通完電話,報備行程。
姐姐出車禍的時候,弟弟于英杰還在家中,甚至來不及和姐姐說一句“再見”,更不要說,于月仙的父母,80多歲的老人,還沒來得及見孩子最后一面。
人生竟能如此殘酷,那些陪伴你走完了半個生命的人,說走就走,再想起的時候,便都成了回憶里的人。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做減法,和身邊的人,都是見一面少一面。
你永遠不知道,對方離開的時候是何時,它可能沒有任何預兆,沒有任何暗示,就這么走了。
我們在一生中會遇到很多人,有親人,有好友,有愛人。
所有美好的相遇,是兩個人的事,可離開卻是一個人的決定。
我們討厭分別,可絕大多數時候,命運的波瀾會推著我們不斷與人離別。
朋友曾經傾訴過他的經歷。
那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日子,他坐火車返回工作的城市;生病住院的父親在身后叫他,喚他扒拉兩口飯菜,結果他頭也不回地跑了。
可誰想到,這竟成了父子二人的最后一次見面,父親因為肺癌晚期,在醫院搶救幾天后去世。
那時,他在公司開會,因為討論激烈,沒有注意到手機已經震動許久。
很多年過去了,朋友一直很內疚。
他說,如果當初回了頭,和父親說一聲再見,說不定就不會留下一輩子的遺憾。
不久前,導演陳木勝罹患鼻咽癌去世,電影《怒火重案》發布會,甄子丹謝霆鋒淚灑現場,吳京談到陳木勝時,一度因為難過中止采訪。
因為沒趕上奶奶去世,演員鐘楚曦難掩失落:“差了一個小時,沒能趕上您捏捏我的手……”
大都好物不堅勞,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們都曾以為,告別需要儀式。
或是長亭古道,或是淚雨漣漣,但實際上,我們就在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里,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一轉身,一放手,就再也不會相遇,命運帶走他們,不會給任何人準備時間。
所以,別再把來日方長掛在嘴邊,別再把忙碌沒空當成借口。
把重要的人放在重要的位置,把重要的事放在重要的位置,不虧待自己,不虧待愛你的人。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還是否還有機會表達。
余生不長,請多說珍惜,少說再見。
或許你還想看
作者簡介:今夕和夕,富書作者,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知乎@富叔,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