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楊
真正成熟的人,是在擁有時用力珍惜,在分開后坦然釋懷。
作家馬德說:“這個世界,看似周遭嘈雜,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質上,還是你一個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凈;你若簡單,世界就難以復雜。”
生活過得不簡單,煩惱多的人,大多數都源于自己愛較勁。
愛較勁的人,會失去許多寶貴的東西: 感情,自尊,好的心情。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不較勁。
與道理較勁,輸掉感情
朋友圈一位好友曾吐槽過一件事。
好友的父親前年去世了,母親一個人在鄉下過得很孤單,她出于孝心,把母親接到城里小住。
本來是讓母親過來享福的,可沒過幾天,母親便到小區周圍撿紙盒,礦泉水瓶子了。
她知道后很不高興,對母親說:“接您來是讓您享福的,您到處撿垃圾,鄰居們怎么看我?”
母親卻說,自己忙慣了,不勞動渾身不得勁兒。
話還說著呢,母親又拿著袋子往外走,她生氣極了,一連說了很多責怪母親的話。
母親感到很委屈,兩個人吵了一架,第二天,母親便一個人回了老家。
生活中,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根本就不值得爭個你輸我贏。
父母年紀大了,有他們的想法,應該多順從他們的意愿,不能光講道理了。
如果非要較勁,最后你贏了道理,卻輸了感情。
表哥提起去世的父親,常常如鯁在喉,他說,人這一輩子,最不應該跟父母較勁。
舅舅在世的時候,患有高血壓,飲食要低鹽,而且不能喝酒。
可是,舅舅從來不在意這些,剩飯咸菜照吃,一日三餐喝酒。
表哥多次跟舅舅講道理,他就是不聽,說自己吃了幾十年的腌菜都沒事,說喝酒也沒什么不好,是養生。
久而久之,舅舅因不注重飲食習慣,血壓升高到極危型,一個月住院兩次。
表哥很生氣,兩個月沒回父母家,沒曾想,后來就再也見不到他父親了。
很多時候,我們希望父母能聽自己的,可在他們的內心世界里,有他們的認知,兩代人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常常不一樣。
不跟父母講道理,多順從他們,才是作為子女該有的孝順。
跟父母較勁,不體諒,也不低頭,只會讓親情越來越疏遠。
與緣分較勁,輸掉尊嚴
《理想之城》中,賀瑤這個女孩子,不嬌氣,不背地里耍心眼,更沒有落井下石。
她只是全心全意愛著夏明,甚至為了夏明,屈尊去醫院為夏明的舅舅倒尿壺,這樣的卑微,著實讓人同情又無力。
可即便這樣,她仍然沒有得到夏明真正的愛,出國前與夏明最后一次相約,沒想到夏明都沒有來,憤怒之下,她摔了杯子,也摔碎了她和夏明的最后一點情分。
在去機場的路上,夏明打電話來,賀瑤沒有接,而是選擇了無視。
她微微一笑的背后,更多的是釋然,她已經對夏明死心了。
賀瑤的離開未嘗不是好事,愛而不得,選擇放手,是對彼此的成全。
作家張小嫻說:“一個人最大的缺點不是自私、多情,而是偏執地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
不屬于你的東西,求不來;不適合你的感情,留不住。
一味地強求,只會踐踏自己的尊嚴,最后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
《不打擾是我的溫柔》中有句話:
“很多時候,該放手的終須放手,該面對的終須面對。愛或不愛,相守或分離,都是彼此的宿命。”
《知否》中,原本兩情相悅的明蘭和齊衡,卻因齊母的百般阻攔,未能結成良緣。
后來明蘭風光地嫁給了護她周全的顧廷燁,齊衡也娶了嘉成縣主。
齊衡始終執念過往,為此明蘭多次相勸,對他說,從前再美好,也回不去了,還是向前看吧。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不斷分別,又不斷遇見的過程,揮別錯的,才能遇見對的。
聚散無常,緣分天定,錯的感情,無論怎么糾纏和挽留,最后都是一場徒勞。
真正成熟的人,是在擁有時用力珍惜,在分開后坦然釋懷。
與成就較勁,輸掉心情
歌手樸樹年輕時,曾是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他唱《生如夏花》,站在舞臺中央,對未來滿是期待。
隨著名聲越來越大,工作也越來越繁忙,大大小小的演出,讓他四處奔波,他勞累、痛苦、失落,甚至抑郁。
身心俱疲的他,突然意識到,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于是,他逐漸退出觀眾的視野,按照自己的想法過日子。
寫自己喜歡的歌,研究自己喜歡的音樂,他活出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白巖松曾在《你幸福了嗎》一書中,解讀“忙”字,忙就是“心”和“亡”字的組合,忙著忙著心就死了。
很多人,奔忙于實現一個又一個目標,回過頭來,發現自己早已失去了快樂。
人生路上,如果你總盯著夢想不放,一直低頭趕路,可能永遠欣賞不到沿途的風景;
如果你總想成就完美的自己,一直辛苦追逐,可能永遠都沒有放松的心情。
約翰·列儂說的:“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于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
我認識的一位前輩,便是如此。
前輩是大學教授,平日里,他不僅要帶學生做各種課題研究,還得忙于各種行政上的事務。
前輩的生活,一直是在與時間賽跑,偶爾百忙之中見一下老友,也像趕趟一樣速去速回,日子被生活的洪流裹挾,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憊。
前段時間,他累倒了,大病一場。
對每個人來說,名利,財富都不應該是活著的目的,健康舒適的心情才是。
懂得適時放松,學會調整生活節奏,人生之路才會走得更順遂。
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懂得擁有好心情遠比追求名利重要。
周國平說:“人生許多痛苦的原因在于盲目較勁。所以,你要具備不較勁的智慧。”
不與道理較勁,比起一時的輸贏,我們更應在意彼此的感情;
不與緣分較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往后還有更好的遇見;
不與成就較勁,凡事看淡,不把自己逼得太緊,才能活得自在。
與什么較勁,其實都是跟自己較勁。
俗話說:“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人生百年,浮華名利不過是過眼云煙,唯有一顆平常心讓人安之若素。
點個在看,愿你看得淡,想得開,修得不較勁的智慧,過愜意自在的人生。
作者簡介:白楊,富書專欄作者,富小書的人,一個喜歡聊天,愛講故事的人,愿在薄情的世界里與你分享溫情的故事,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