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一個多星期了鼻子上還是掛著黃膿鼻涕,而且時常感到鼻塞、頭痛、食欲較差,那么家長就該提高警惕了,可能這會你需要帶孩子到耳鼻喉科看一看,也許他并不是感冒一直未好,而是有可能患上鼻竇炎了。
鼻竇,是鼻腔周圍多個含氣的骨質腔,鼻竇共有四對,其中上頜竇位于鼻腔兩旁、眼眶下面,是鼻竇中最大的一對;額竇位于前額部眉弓中間的額骨內;篩竇位于鼻腔上部的兩側,形似篩子樣;另外,還有一對在鼻腔后方的蝶骨內,形似蝴蝶樣,故稱蝶竇,它們均以小的開口與鼻腔相連通。別小看這些鼻竇,它不僅可以濕潤和溫暖我們鼻子吸入的空氣,而且在我們臉部造型、頭顱內部的支撐等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鼻竇炎的誘發因素
由于竇的黏膜與鼻黏膜相連,所以,當鼻腔黏膜發生嚴重腫脹時,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則有可能會波及到鼻竇而引起鼻竇炎。小孩由于免疫力較差,比較容易患上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而反復的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又可使得鼻粘膜因反復刺激而發生腫脹,進而影響到鼻竇的黏膜,因此,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兒童鼻竇炎發生的一個常見的原因。其次,一些鼻腔的問題,如急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腔異物、腫瘤等,均可阻礙鼻竇的引流和通氣而引發鼻竇炎。另外,鄰近病灶感染,如齲齒未得到及時治療,也可因齒根發炎而誘發接近齒根的上頜竇發炎。此外,不恰當的擤鼻涕方式,也可使得鼻涕因鼻腔壓力增加,回流到鼻竇而引起鼻竇炎等。
出現5大癥狀要警惕鼻竇炎!
鼻竇就像呼吸道的衛士,一旦出現問題,有可能會引起其他部位的炎癥,如鼻竇化膿分泌物從鼻咽部向周邊感染,可引起中耳炎、咽炎、扁桃體炎、氣管炎等,嚴重一些的可并發顱內并發癥,出現頭痛加重,尤其是臥位時就更加明顯,還有些也可出現惡心嘔吐等。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了鼻竇炎,一旦確診,最好要給予及時規范的治療,不要以為是小事而置之不理,否則,有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問題。那么,家長該如何及早發現孩子患有鼻竇炎呢?
流膿涕:流膿涕是鼻竇炎一個比較重要的特征,一般來說,普通感冒在一個星期左右可以好轉,但有鼻竇炎的患者,他們在感冒后,往往一個多星期了,膿鼻涕還依舊比較多,而且鼻涕多為色黃,較膿,其中上頜竇炎多為在偏頭或低頭時膿鼻涕增多,而額竇或篩竇多表現為晨起活動后膿鼻涕較多。另外,由于膿鼻涕向后抽吸流入咽部,患者還可表現為痰多、咽部異物感、不停地清喉嚨,或咳出灰綠色的膿痰。
鼻塞:鼻塞也是鼻竇炎患者的一個重要的臨床表現,患者可因分泌物過多、粘稠而時常有鼻塞感,或因鼻粘膜長期受到炎癥的慢性刺激而出現腫脹、息肉樣變等而導致鼻塞,有些慢性鼻竇炎患者甚至可出現閉塞性鼻音和張口呼吸。
嗅覺障礙:鼻子是感知氣味的重要部位,但如果長期炎癥刺激時,可損傷鼻腔中的嗅覺感受器,因此鼻竇炎患者可出現有嗅覺減退、失嗅等暫時性的嗅覺障礙,但多數患者在病變去除后嗅覺障礙的情況可得到緩解,也有一些可發展為永久性的嗅覺喪失。
頭痛:頭痛也是鼻竇炎患者常見的一個表現,頭痛多在上午發生或較重,而到了午后則逐漸減退甚至消失。
其他:若炎癥侵犯到咽鼓管時,可有耳鳴、耳聾等癥狀,有些急性鼻竇炎患兒,還可伴有高熱、嘔吐、腹瀉等表現。
如何預防鼻竇炎?
一旦發現寶寶有上述表現時,最好及時帶寶寶到耳鼻喉科請醫生幫忙看看,以排除鼻竇炎的可能。當然,對鼻竇炎,最重要的是做好預防:
一是要注意做好鼻腔衛生,及時、規范地治療急慢性鼻炎、鼻腔疾病或鄰近器官的炎癥,鼻腔有分泌物時,切勿大力擤鼻。
二是注意提高機體免疫力,適當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減少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