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沒有陽春白雪的雞湯,
只有高質量情感干貨。
作者 / 梵筱,來源 / 愛度情感(ID:gh_7707bd187569)
最近,《透明人》中姜思達采訪了一位離婚律師,她處理過四百多場官司,看過很多人在婚姻里由愛生恨、由恨再生成厭惡,甚至見證過兩個人離婚時連衛生紙都要分的荒謬:
“離婚可以,鉆戒給我”
“我們還有一卷衛生紙,你要不要分?”
“分。”
以下是視頻的詳細內容,看完以后,我對視頻中的幾個觀點感觸頗深:
1
上班時間越長的夫妻越容易離婚
視頻提到了一個統計結果,說的是上班時間越長的夫妻越容易離婚。雖然這個統計不一定權威,但兩個人相處時間過少,對婚姻造成的傷害是毋庸置疑的。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朋友琳。
琳是個工作狂,每天寫稿寫到凌晨二點才回家。而她的老公則在創業,晝夜顛倒,就連上個廁所都是用跑的。就這樣,雖然住在同一屋檐下,但兩個人相處的時間屈指可數。有一次,兩個人難得聚在一起,結果一開口就尷尬到了極點。“來杯可樂?”琳問。“最近體檢血糖太高,我已經戒了。”她老公回答。那一刻,他們才意識到,兩個人之間出大問題了。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并非只是一句溫暖的雞湯,更是婚姻中不可或缺的潤滑劑,會給婚姻帶來意想不到的滋養。和郭晶晶在一起后,哪怕再忙,霍啟剛都會抽出時間陪她說說話,陪她去超市,并且拎起所有的袋子。這段很多人一開始都不看好的婚姻如今仍像熱戀期。
荷蘭作家奧茨曾說:“在婚姻上,最具毀滅性的問題在于缺乏溝通。”
在我看來,情愛是一言一語,一飯一蔬,一行一事,兩顆有趣豐滿的靈魂耳畔私語、字字含情、錦被里頭翻紅浪。當家變成旅館,當床榻變成冷冰冰的家具,當本該熱鬧的廚房沒有一絲煙火氣,當原本談笑風生的兩個人陪伴溝通越來越少,那就像心上有了個填不滿的空洞,呼呼的直往靈魂灌著刺骨的寒風。
這對于曾經相愛的人而言,是種怎樣的悲哀?
2
七年之癢已經變成了三年之癢
婚姻里,很多人最怕的就是七年之癢。在這段采訪中提到,這個時間已經提前到了第三年,變成了三年之癢。對于這種現象,我深有感觸。
我自己曾在朋友圈做過一個婚姻狀況的調查,調查顯示,在婚后三年至五年,夫妻雙方的幸福感、婚姻滿意度都達到最低值。婚齡3年的人中,有20%的人表示下輩子不要和對方在一起。
接的咨詢中也發現了同樣的情況:以前婚齡6年以上來咨詢的占大比例,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結婚一兩年就對伴侶沒了新鮮感,結婚3年就發現伴侶出軌。
為什么上一代人還尚且有個七年之癢,這一代人甚至連五年都過不去了?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1)生活節奏、社會壓力加劇了厭倦。
隨著社會的發展,男人也好,女人也罷,都不同程度上在酒吧、辦公室、KTV等地方尋求欲望和利益的寄居殼和高潮點,加之一系列生存問題,人們疲于應付諸如人際、職場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就像催化劑一樣,使得原本就固化的婚姻生活更加乏味,甚至成了一種義務和負擔:“回到家,你關了發動機,在車上點了一根煙,這是你每天最幸福的十分鐘,車前是功名利祿,車尾是柴米油鹽。”。
(2)激情褪去的時間提前。
七年之癢來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瑪麗蓮·夢露主演的一部電影,隨著時間過去,婚前發生性生活以及同居的越來越多,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就曾發布一份報告稱有38%的人婚前同居。
這種現象造成了卿卿我我、耳鬢廝磨的激情期提前,激情褪去的時間也跟著提前。夫妻間沒有了欲望,原本水乳交融的性生活變成了例行公事,夫妻感情自然淡化,僅存的親情似乎也難于維系。
3
離婚的姿勢對孩子很重要
視頻里提到一個細節,很觸動我。一對夫妻離婚,結果全家出動,互相詆毀,為孩子大大出手。大人是爽了,可又有誰真正關心過孩子呢?
離婚不可怕,可怕的是離婚姿勢。經歷這種的孩子長大后很容易沒有安全感、對婚姻產生恐懼、對伴侶產生深深的不信任……
我有一個朋友,7歲的時候爸爸出軌,媽媽帶著她和爸爸離婚了。離婚后,媽媽經常抱著她淚流滿面的控訴爸爸,并且阻止爸爸看望她。朋友現在奔三了,既渴望能找到一個好愛人,又覺得男人都靠不住,而且她性格非常自卑,自尊心又強,為了掩飾自卑有時候甚至會主動提及父母離婚。
那怎樣才算好的離婚姿勢呢?王菲和李亞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兩人婚姻結束后,從不在公眾面前說對方是非,更像朋友一般予以對方幫助。雖然離婚,李亞鵬和王菲卻并沒有缺位父母角色,反而為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更多心血。比如為了了解二十四節氣,他們會一起與李嫣在十三陵水庫做觀測,一年24次、風雨無阻堅持了7年。
現在的李嫣,雖然先天性唇腭裂卻自信十足,去年趁著父母不注意玩起了時下最流行的美拍視頻,在巴黎春夏童裝秀上也是氣場全開。
4
婚姻最重要的是滿足
“雖然可能家比較小,居住面積比較小,收入有限,但是我們很享受這種過程,我們很滿足。”我很喜歡這段對婚姻的總結果。對于理想婚姻的看法,我想每個人可能都不一樣,但婚姻中懂得滿足這一點的確很重要。
伴侶在我們的婚姻中扮演著戀人、朋友、親人等角色,TA給予了我們愛、支持、陪伴,剛步入婚姻的時候,我們對這些很感恩。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變得不再滿足,變得對伴侶有更多的要求,變得只能看到別人家的幸福,變得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的尋覓上。
看過一個這樣的故事。說的是,妻子覺得丈夫為人穩重,于是嫁給了他。幾年時間過去,妻子開始嫌棄丈夫不夠浪漫,要求離婚。
丈夫聽到后很震驚,并且問妻子怎樣才能讓她改變決定。
妻子直視著丈夫的眼睛,慢條斯理地說:“我想要一朵陡峭山崖上的花,可要得到它,你將獻出生命,你愿意為我這樣做嗎?”
“我明天給你答復。”丈夫傷心地說。
第二天早上醒來,妻子發現丈夫不在了,只見飯桌上放著丈夫寫的一張字跡潦草的字條,上面寫著:
“親愛的,我不會為你采花,讓我給你解釋為什么?
你使用計算機時,總是不時把程序搞亂,每當這時,你就坐在屏幕前哭泣。我不得不動手恢復那些搞亂的程序,并為你擦去眼淚;
你總把鑰匙忘在家里,我不得不跑回家為你開門;
你喜歡旅行,可你總是迷路,我不得不去領你回來;
你一累總是痙攣,我不得不為你按摩,緩解你的疼痛;
你呆在家里,我總會擔心你會得孤獨癥。為了減輕你的無聊,我不得不不厭其煩地給你說笑話講故事;
當你老了的時候,我會在你身邊為你剪指甲,拔白發。
有我的陪伴,你永遠不會感到孤獨。
所以,親愛的,除非我確信有人比我更愛你,我是不會去懸崖為你采花的,那會將你一個人留下……
這就是我給你的答復。如果你認為我說的有道理,就請把門打開,因為我像每天一樣,正拿著你喜歡的面包和新鮮牛奶站在外面。”
一邊看,妻子的眼淚一邊落在字條上,原來丈夫過去為自己默默做了這么多,而自己卻仍然不知滿足。
慶幸的是,我們不需要等到逼著愛人付出生命才有這樣的感悟,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從一蔬一飯中,懂得滿足,學會感恩,愛才會慢慢流淌。
拍攝現場的路上,姜思達曾問離婚律師:“你是不是沒有贏不了的官司?”離婚律師答:“其實只要是離婚,哪有什么贏家,官司上有勝負,在感情里兩個人都輸了。”
所以啊,結婚是人生大事,離婚也是人生大事。一定要認真選擇自己的人生伴侶并且好好經營現在的感情,不要等到用離婚的結局來成全,你才悔不當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