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自六十年代開始,就展現出其蓬勃的生命力。
當時,《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曾酸溜溜的說到:“盡皆過火,盡是癲狂”,沒想到,一語成讖。
這六十年來,香港電影正是憑借自己的癲狂和過火才造就了無與倫比的香港電影,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批巨星出來。
當然,有主角就會有配角陪襯,有些他們的名字我們叫不出來,可是他們的臉我們絕對熟悉。
石堅(已逝)
石堅被稱為香港電影的“活化石”,上世紀五十年代參與電影拍攝,一直到新世紀方止。
他在早期的香港功夫片里,經常扮演一些奸惡之徒,如《黃飛鴻》系列,《方世玉》系列,以及《如來神掌》系列。
進入七十年嗲,功夫片成了李小龍的天下,石堅便為李小龍充當綠葉,兩人在《龍爭虎斗》里的合作,名噪一時。
李小龍意外逝世后,成龍扛起了動作片的大鼎,此時的石堅雖然作為功夫片的前輩,但他甘愿為成龍做嫁衣。
八十年代后,他的演技愈發純屬,戲路隨之變廣,開始出現在各式各樣的類型電影中,但始終都是配角。
2003年,為了表彰石堅的獨特貢獻,香港電影金像獎授予這位耄耋老人專業精神獎。
午馬(已逝)
午馬是香港電影中的全才,表演、編劇、導演、監制,樣樣精通,但是他最喜歡的還是表演。
從1964年出演第一部電影《花木蘭》開始,在他四十多年的從藝生涯中,總共在將近五十多部電影中擔任配角。
最為經典的當屬1987年的《倩女幽魂》,午馬在其中飾演道士燕赤霞,這讓午馬奪得了“千年老道”的美譽。
劉洵
關于劉洵的信息都與兩件事有關,一是戲曲,二是電影。
劉洵六歲就開始接受京劇訓練,曾得李萬春、蓋叫天等京劇大師的教誨,現為香港演藝學院中國戲曲藝術顧問。
與電影結緣,是因為曾被徐克邀請擔任電影《刀馬旦》的戲曲指導,從此便與電影結下不解之緣。
在《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中飾演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在《笑傲江湖》中飾演大俠向問天,在《新龍門客棧》里飾演東廠大太監。
當然,還有《九品芝麻官》里又塑造了一個經典的太監形象,與周星馳的一唱一和,極具喜劇效果。
成奎安(已逝)
凡是看過香港電影的都會記住成奎安這張噩夢版的面容,似天生的惡鬼,人間的夜叉。
因為他的形象,所以他在電影中的角色大都是以壞人的身份出現,于《吉人天相》中第一次飾演大傻,此后變成了他廣為流傳的名字。
1989年,在吳宇森的英雄片《喋血雙雄》中,成奎安終于熬成了真正的老大,而在這部電影中,他也將這個大惡人塑造得淋漓盡致。
以惡人成名后,成奎安試圖改變一些戲路,飾演一些正面的橘色,可是觀眾對他的認知太過深刻,他演起善人,幾乎沒人可以入戲。
徐錦江
從《鹿鼎記》中的鰲拜到《水滸傳之英雄本色》中的魯智深,從《倚天屠龍記》中的金毛獅王到《九品芝麻官》中的大內高手,徐錦江的每個角色都深入人心。
從第一部電影《省港奇兵》開始,他就成了香港銀幕上出鏡率最高的演員之一,與周星馳的合作,更令他大胡子猛男的形象變得家喻戶曉。
徐錦江雖然生得一副兇神惡煞的模樣,但徐錦江身上卻有著一種到達極致的陽剛之氣,這在奶油小生多如牛毛的香港影壇顯得彌足珍貴。
張耀揚
在1996年的香港電影票房十大排行榜上,有三部同類型的電影同時占據了榜單的一席之地,它就是《古惑仔》。
電影《古惑仔》改編自同名的香港暢銷漫畫,電影中的人物全部來源于漫畫中的人物,而張耀揚扮演的烏鴉,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之前在演藝圈中一直沒什么表現的張耀揚卻在《古惑仔》之后一飛沖天,成為邪氣十足的反派經典。
在他身上,我們能看到成奎安的兇惡,能看到李子雄的陰險,能看到徐錦江的粗魯,可以說,年輕的張耀揚是香港電影黑幫惡人的集大成者。最新電影大片
元華
在《功夫》中,元華飾演了一個大隱隱于市的絕頂高手。
表面上看,這個人窩囊、猥瑣、毫無男人氣概,但實際上他卻是豬籠城寨真正的大當家,他的武功造詣之高,讓人感覺出乎意料。
但他與周星馳的第一次合作是《龍的傳人》,元華飾演周星馳的父親,從那時開始,他那精瘦的尊容才慢慢被人熟悉。
在出演《功夫》之前,他還是屬于那種很少被人提起的香港演員,若非有對功夫片極大的依賴和熱情,很難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的身處物欲橫流的娛樂圈。
吳孟達
他是《逃學威龍》中的重案組之虎曹達華,也是《大話西游》中見風使舵的二當家,更是《喜劇之王》中神經兮兮的警方臥底。
以及《鹿鼎記》中陰陽怪氣的太監海公公和《武狀元蘇乞兒》中為兒子舍棄一切的老爸。
這些千人千面的角色都是他,可他從不甘心演喜劇被人認識不止一次在采訪中說道:“我們演員是很被動的,其實我更喜歡演悲劇,做夢都想演。
在和周星馳認識之前,我在香港演了很多的悲劇。還有一些香港的電影里,我演的悲劇都是非常感人的。但現在在內陸,沒人敢找我演悲劇。
李健仁
當五大三粗、面目猙獰、溫存似水的如花姑娘出現在你面前時,永遠令你失魂落魄、無可奈何、頓足捶胸、徹底崩潰。
不管他俏扮美少女,挖著鼻孔大喊食神,然后被踢翻在地,還是挖著鼻孔吹噓自己,就是本地當紅炸子雞。
如花的扮演者李健仁,男性,是周星馳的同班同桌同學,二十年的友情換來這樣一個搞笑到令人完全絕望的如花姑娘,也不知道是周星馳的心太狠,還是如花姑娘太好欺負了。
羅家英
羅家英對于戲劇表演最大的貢獻在于,他將所有的無意義變得更加徹底的無意義,如很難說清《大話西游》中的唐僧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
《大話西游》那首深情而又無奈的荒唐歌,現在看來,反而成了對羅家英非常有效的一個注解。
拋開荒誕搞笑的唐僧形象,羅家英在文藝片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在許鞍華導演的《女人四十》中,他將小人物的那種無奈表現的十分到位。
或許無意義另外一種解釋就是從容,羅家英應該可以走得更遠,直到取到真經。
葉競生
如果說葉競生這個名字,恐怕沒有幾個人認識,但是如果提到八兩金,那么很多人都會光然大悟了。
他經常以丑角的方式出現在周星馳的電影中,如《喜劇之王》、《食神》、《行運一條龍》等電影中都有他。
其實人生其實沒有主角配角之分,茫茫人世,只要把握命運,每一個人在他自己世界當中都是主角。
但是商業娛樂文化以特定方式制定著屬于自己的規則,它將演員劃進預先設定的類別當中,成為符合觀眾欣賞口味的各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