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丨北京積水潭醫院老年醫學中心心血管專業組 桑甜甜
編輯丨北京積水潭醫院靳曉方 于淼、吳施楠
高血壓是我國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半數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壓,而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中,高血壓患病率接近90%。因此,我國老年高血壓的防治勢在必行。
北京積水潭醫院老年醫學中心主任張萍指出,老年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的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高血壓所致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改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老年高血壓尤其是高齡老年人高血壓有很多自己的特點,包括以收縮壓升高為主,脈壓差增大,并發癥多,易發生低血壓、高齡老年人常合并虛弱等,血壓管理中應該給予特別關注。
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應對高血壓呢?良好的生活方式是血壓控制的“基石”。
1.健康飲食:老年高血壓患者應盡量飲食多樣化,增加食物種類,補充充足蛋白質,營養均衡,減少鈉鹽糖分的攝入,限制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控制好體重,攝入適量水分。
2.規律運動:老年人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規律的適度的全身性有氧鍛煉,如有氧慢走、打太極拳等。然而,老年高血壓患者往往合并多種疾病,如運動過程中出現胸痛或其他不適,應馬上停止運動,必要時及時就醫。
3.戒煙限酒:老年人應盡早戒煙,并限制酒精攝入,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患風險。
4.改善睡眠、保持理想體重、保持心情愉悅。
5.注意保暖:值得一提的是,血壓常隨季節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老年人應保持室內溫暖,經常通風換氣,尤其冬、春季節,做好防寒保暖,適量增添衣物,穿戴舒適,避免血壓大幅波動。
定時按醫囑服藥
為維持血壓穩定,老年高血壓患者應謹遵醫囑,按時服藥,切不可隨意停藥、自行換藥或者調整藥物劑量,并應定期復診,定時向醫生反饋近期情況。
日常服藥期間,盡量做到每日監測血壓水平;如果發現有任何不適癥狀,也應及時測量血壓。
如果長期服藥過程中,出現身體不適,或者血壓波動大,則應及時就醫,查找病情變化原因,調整降壓方案。
警惕低血壓
老年高血壓患者常有低血壓的發生,可無任何表現,也可表現為疲乏、頭暈、目眩,甚至暈厥、跌倒等。此時應考慮是否有:體位性低血壓、餐后低血壓及藥物因素等。
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體位性低血壓常表現為臥位轉為直立時出現低血壓癥狀。為預防體位性低血壓,建議老年人:1.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保持下蹲或站立姿勢;2.堅持鍛煉;服藥后適當休息,避免劇烈活動;3、緩慢起床:夜間起床應遵循“三個半分鐘”原則,即夜間醒來后,先靜臥半分鐘,再坐起半分鐘,之后雙腳垂下床沿再等半分鐘。另外,室內照明開關應安裝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餐后低血壓:餐后低血壓常于餐后 2 小時內出現。針對這類老年患者,建議進餐時不宜暴飲暴食,建議少食多餐,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或餐后20~30分鐘間斷進行低強度的運動(如步行30米,每隔30 分鐘一次)。
引起低血壓的藥物因素包括降壓藥物,尤其是短效藥物,以及其他非降壓藥物等。此時,建議就診老年醫學科,進一步明確篩查。
可見,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了解自身血壓水平,根據自身情況由醫生個性化定制降壓方案十分重要。為應對老年高血壓發病率高、合并癥多的嚴峻形勢,北京積水潭醫院老年醫學科一直致力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慢病共病管理和老年綜合評估,在圍手術期老年綜合評估及診治方面有特色優勢。可通過京醫通預約或現場掛號“老年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