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神經外科門診常見的患者就是腰痛的,很多患者一出現腰痛,就馬上聯想到是不是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癥了,誘發腰痛的疾病有很多種,大家也不要盲目的自己治療,去正規醫院檢查才是最科學有效的。
最容易引起混淆的就是腰椎間盤突出和腰肌勞損這兩種疾病。那么如何區分呢?
腰椎間盤突出是腰椎間盤髓核向外膨出壓迫神經引起疼痛癥狀,腰肌勞損是腰椎兩邊肌肉軟組織損傷。
腰肌勞損比腰椎間盤突出更常見。腰肌勞損是針對腰部周圍肌肉和軟組織的一種病變,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治療,就會降低肌肉和軟組織對腰椎的保護作用,從而引發椎間盤的病變。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腰腿痛后,會導致腰部姿勢的改變,從而引起腰肌勞損,或者加重病情。
腰肌勞損一般是采用保守治療的,不需要手術治療,但是也要重視,確診為腰肌勞損后平時要注意休息,盡快采取治療,以免后期病情隨著時間越來越重,加大治療難度。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而言,雖然初始癥狀較輕,可以采用保守治療,但若是保守治療無效,癥狀加重時,就需要手術治療了。
腰椎間盤的主要癥狀:
1. 腰部疼痛。很多患者最先的癥狀就是腰痛,也有少數患者只有腿疼而無腰痛,還有一些患者先腰痛后腿疼,腰痛同時自行消失。
2. 下肢放射痛。腰腿痛發作時會持續疼痛,腹壓增加時,會加重腰腿痛。
3. 腰部活動受限。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椎的前屈后伸活動與椎間盤突出的程度密切相關。如纖維環未完全破裂,腰椎取前屈位置,后伸受限。
4. 跛行。患者常行走一段距離后下肢疼痛、無力,彎腰或蹲下后癥狀緩解,可繼續走路。
5. 肢體麻木。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肢體麻木,走路如踩棉花感,這時癥狀就比較嚴重,需盡快去正規醫院就診,否則拖延病情可能會導致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