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周
牧野之戰
公元前1046年,周人在周武王姬發的率領下,在牧野之戰中擊敗商紂王的大軍,消滅殷商,建立了西周王朝,定都鎬京,就是后來的長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從此,至唐朝滅亡,長安長期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持續達2000多年。
二、秦朝
秦兵馬俑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剪滅六國,統一華夏,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朝,嬴政也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號稱秦始皇。秦朝定都咸陽,雖然咸陽目前的行政區劃并不在西安是管轄范圍內,但是,秦朝的阿旁宮大部分都位于西安市范圍內,且兵馬俑和秦始皇陵都在西安管轄范圍內,因此,可以認為,西安也曾經是秦朝首都咸陽的一部分。
三、西漢
強盛的大漢王朝
公元前202年,劉邦擊敗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西漢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歷史時期,為日后中華版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同時,西漢王朝對后世的思想文化和民族習慣的形成影響深遠,從此開始,華夏族才開始稱作漢族。
四、新朝
疑似穿越者——新朝皇帝王莽
新朝是西漢末年外戚王莽建立朝代,定都長安,版圖與西漢王朝基本相同,史稱新莽。這個王朝只存在了十五年,就被漢朝皇室后裔劉秀率軍消滅,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正統史書上都不承認新莽政權,認為王莽是亂臣賊子,但不能否認的是,王莽算是一位思想比較超前的改革家,而新朝確實是一個曾經存在的朝代。
五、東漢
東漢王朝版圖
東漢王朝是由西漢皇室后裔劉秀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是西漢的繼承者,與西漢王朝同祖同源,因此,歷史上將其與西漢合稱“大漢”或“兩漢”。東漢王朝的首都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洛陽,然而,在東漢末年,軍閥董卓曾經掌控朝政,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一段時間,因此,東漢王朝也算是曾經以長安為首都過。
六、西晉
短命的西晉王朝
西晉建立時,其首都在洛陽,但是西晉末年,洛陽被劉聰攻陷,晉懷帝被俘,西晉軍隊在長安擁立晉愍帝,西晉政權又在長安延續了幾年,因此,西晉也曾經定都長安。
七、前趙
前趙
前趙是五胡十六國之一,由匈奴人劉淵的從子劉曜建立,定都長安,是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存在時間較短。
八、前秦
曇花一現的前秦
前秦是東晉時期北方的十六國之一,由氐族人苻健建立,定都長安。前秦是十六國中最強大的政權,曾經在苻健的弟弟苻雄之子苻堅率領下,統一整個中國北方,差一步就能消滅東晉,一統天下。然而,前秦名臣王猛的早逝,以及王朝根基的不牢固,加之苻堅急于求成,在討伐東晉的淝水之戰中大敗而歸,最終,前秦滅亡。
九、后秦
后秦
后秦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由羌人貴族姚萇建立起來的地方割據政權,存在時期較短。前秦天王苻堅討伐東晉,在淝水之戰中大敗,由于前秦出動了所有主力軍隊參與討伐東晉的戰爭,其根據地關中十分空虛,之前投降于前秦的羌人貴族姚萇趁機反叛,并于次年擒殺苻堅。姚萇于公元386年在長安稱帝,建都長安,國號秦,后代史學家為了將其與苻堅的秦國相區分,稱其為后秦。
十、西魏
西魏
西魏是由鮮卑拓跋氏建立起來的北魏王朝分裂出來的割據政權。北魏王朝末年,國內兩大權臣宇文泰和高歡,為爭奪朝廷的控制權,進行了你死我活的斗爭,之后,宇文泰擁立魏孝文帝的孫子元寶炬為皇帝,建立了西魏,與高歡所掌握的東魏相互對立。西魏建都長安,并在不久之后就被宇文氏建立的北周政權所取代。
十一、北周
北周
北周是由西魏權臣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覺建立起來的封建割據政權。宇文泰死后,宇文覺就廢西魏恭帝,登上皇位,建立了“周”政權,史稱北周。北周在建立之初,其實力弱于北齊,但是北周歷代皇帝勵精圖治,使國家實力逐漸增強,最終,到周武帝宇文邕時期,北周逐漸擁有了統一天下的實力,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非常英明的皇帝,曾經進行多項改革,使朝政煥然一新,進而攻滅北齊,統一中國北方地區,為后來隋朝一統天下打下了堅實基礎。
十二、隋朝
隋朝
隋朝是北周的繼承者,是由關隴軍事貴族的代表之一楊堅建立起來的大一統王朝,隋朝是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亂世的終結者,又是隋唐大一統時代的開創者,隋朝在隋文帝楊堅統治時期非常強大,不亞于后繼者大唐王朝,同時,隋朝開創了許多新的制度,如科舉制度,如三省六部制度等,影響十分深遠。隋朝的首都也是長安。
十三.唐朝
強盛的大唐王朝
唐朝是由關隴軍事貴族的代表——李淵建立起來的大一統王朝。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首都為長安。唐朝是隋朝的繼承者,也是我國歷史上繼漢朝之后的另一個強大的封建王朝,其文化之昌盛、經濟之繁榮、軍事力量之強大,可謂空前絕后,這也是整個中華民族最值得驕傲的一段時期。大唐帝國從唐高祖李淵建國開始,歷經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等幾位帝王的勵精圖治,最終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間達到鼎盛,史稱盛唐。唐朝是當時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也是整個世界的中心,唐朝對中華民族的影響非常深遠,很多外國人都稱中國人為唐人,就是對強大唐朝的最好證明。伴隨著大唐王朝的繁榮強盛,長安城也達到了歷史的頂峰,在唐朝滅亡之后,長安就逐漸衰落,且再也沒有成為中國的首都。
本文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