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個人文獻閱讀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個人認為,閱讀文獻主要包括三個大的步驟:
文獻獲取;
文獻閱讀;
文獻總結;
首先,對于文獻獲取,我認為進入某一研究領域后,或者對某一個不熟悉的研究領域進行了解時,迅速獲取最經典以及最前沿的文獻是最重要的。最經典的文章能夠使我們了解該研究領域的基礎性知識,比如某一研究領域內研究范式形成的那篇經典文章,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后續的相關研究。最前沿的文章能夠帶我們認識當前該研究領域內仍存在的問題或仍亟待解決的問題,或者當前研究最為火熱的問題,有助于我們緊跟和思考研究問題,并更好地把握住該領域內的研究方向。此外,也有一些綜述性的文章,其中會總結到最早至最前沿的文章,也值得收集并仔細而全面地閱讀。
具體的文獻獲取方法:
1. 對于經典文獻:
- 領域內人士推薦;
- 領域內權威科學家的早期研究或引用次數極高的一些研究;
- 領域相關研究文章或者綜述文章中最頻繁引用的一些參考文獻;
2. 對于前沿文獻:
- 日常瀏覽頂刊Nature、Science、Cell及其子刊或者研究領域內的一些權威期刊的最新相關論文;
- NCBI關鍵詞訂閱;
- Stork文獻鳥關鍵詞訂閱;
- 谷歌學術關鍵詞訂閱或關注領域內權威研究者;
- Researchgate關注相關研究者;
-Researcher 相關期刊訂閱;
對于訂閱的相關文獻,我會通過文獻標題和摘要以及發表的雜志來決定是否收集待后續仔細閱讀。
(以上是我目前所采用的一些文獻獲取方法,歡迎私信建議、交流及補充。)
接著,是文獻閱讀,這里主要分別介紹我對于綜述性文獻和研究性文獻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1. 對于綜述性文獻(Review):
我認為,一般情況下,綜述性文獻都是需要仔細閱讀的,尤其是對一個領域暫時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下。我在閱讀綜述性文獻時,一般會逐字逐句閱讀和理解,并標記好自己不理解的內容;此外,也會將一些關鍵性的參考文獻及時下載下來以便理解或者待后續仔細閱讀。同時,比較高影響因子的綜述性文章一般作者都是領域內較厲害的研究者,所以也可以將該作者的相關研究做一定的了解。2. 對于研究性文獻(Research Article):
在初步入門某一研究領域后,便可以開始閱讀研究性文獻,不論是經典的還是前沿的。一般剛開始閱讀第一篇研究性論文時所花的時間會比較久,不過后面慢慢了解深入后閱讀速度會越來越快。對于研究性論文,我們需要根據個人需要來判斷是否需要詳細閱讀,還是只要稍微瀏覽一下即可。對于那些相關性較小,或者當前對個人課題的價值不大的論文,可能只需要稍微瀏覽一下,簡單了解主要的研究內容和結論即可。另一種情況是,暫時沒有充足的時間來仔細閱讀,只能瀏覽一下,這個時候就要將瀏覽發現的重要文獻及時下載和收集,并在后續及時仔細進行閱讀。對于需要仔細閱讀的文獻,我的一般閱讀流程是這樣的:
了解文章標題和摘要以及通訊作者信息;
標題和摘要能獲取文章的最核心信息,獲取到這些信息后我們可以自己先思考一下作者會如何講述、證明他的觀點或結論。通訊作者信息一般需要找到作者的研究機構網站或其實驗室網站,了解一下其個人學歷背景及科研經歷,同時,著重了解一下他實驗室主要的研究方向和發表過的文章。仔細閱讀文獻的Introduction部分;
這一步我會邊閱讀邊將Introduction里面的參考文獻及時下載并整理,以便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時隨時查閱,也方便在制作文獻匯報PPT時隨時查閱。當然,如果有較多不太理解的地方也沒關系,可以暫時先放著,等讀完后面的結果部分再回來讀可能理解起來會更容易。仔細閱讀結果部分;
研究性文章的結果部分主要描述實驗結果或者生物信息學分析結果。對于這一步,在剛開始的時候,可能需要對照著結果的圖和圖注,仔細閱讀結果的文字部分講解,甚至需要同時結合文章的方法部分一起看。慢慢非常熟悉某一研究領域后,可能就只需要直接通過看結果的圖和圖注就能夠理解。值得強調的是,在這一部分我們可能需要及時總結一些自己以后可能用得上的實驗方法、數據分析方法、制圖方法等。仔細閱讀討論部分;
討論部分一般會總結全文,然后分析強調文章的亮點及研究意義或價值;接著會指出文章需要改進的地方,指出下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這一部分我們在閱讀作者對文章的思考討論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在腦海中有自己的思考討論,尤其是與自己正在進行的課題相聯系。
最后是對文獻的總結、思考和討論。
閱讀完一篇文獻后,我們需要及時總結文章的內容、整體思路以及結論,思考這篇文章的價值和意義,并找出值得自己學習和借鑒的地方,指出其中存在的紕漏或缺陷,提出自己基于這篇工作的下一步計劃。隨后,可以通過組會匯報或私下與相關人員交流等形式,來討論對該文章的看法,相互交流想法。最后,爭取能夠形成一些較好的idea或者是能夠推動自己課題的東西。以上便是我對自己閱讀文獻的一些分享,但是由于個人的文獻閱讀水平依然有限,也仍處于文獻積累和學習階段,所以僅供參考。同時,也希望大家可以相互交流,提出一些自己的經驗或者想法,越具體越好,我會及時共享以促進大家的交流和討論的,從而來促進大家在科研道路上的共同進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