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年輕人大多數都有脾胃問題,為什么呢?因為飲食不規律、勞逸失度、生病了不及時治療、暴飲暴食等,這些不好的飲食習慣都會傷害我們的脾胃,造成脾虛。那么,脾虛有哪些表現呢?四君子湯又是如何滋補的呢?下面就跟隨小參了解一二!
脾虛有氣虛、陰虛、陽虛等等,最常見脾氣虛。
1、氣虛的共性
氣虛就是氣不夠用,比如沒勁,精神不足,說話沒力氣。
2、不運化
就是食物不消化。吃不多,消化慢,肚子不舒服,食物沒有充分消化吸收,大便稀。除了飯,還有不消化水,喝進去的水變成“死水”,不是人體需要的“津液”。
3、不統血
血沒有脾氣的約束,不走尋常道路,出血。紫癜、吐血、便血、出鼻血、牙齦出血、月經崩漏、尿血等等。血是火車,氣是司機。很大一部分出血與脾氣虛有關,需要結合望聞問切判斷。
4、不升
脾氣主升提。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月經過多、痔瘡出血、腹瀉、頭昏腳重等等,都是氣提升無力的表現。出現問題,應當看看脾氣有沒有責任。
5、好思慮
焦慮、抑郁的一些病人有脾氣虛的基礎。脾氣也是個常用詞語。有脾氣,容易爆發。沒脾氣,自己思慮。
6、濕氣重
脾氣虛的一個常見表現是濕氣重。濕氣重是近幾年的流行術語,深入尋常百姓家,讓中醫們又喜又憂。喜的是,如此抽象的中醫概念能被廣大民眾理解接受;憂的是,“濕氣重”如今大肆泛濫,病人都說自己濕氣重。
說道脾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四君子湯。四君子湯是補脾氣的基礎方,脾氣虛的病人處方中十有八九以這個方子為底加減。
四君子湯一共四味藥,分別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
其中,人參是方子的君藥,是藥方中的主帥。就好比陣營中的主帥,主帥出馬,令敵人聞風喪膽。所以主帥人參藥力是最大的,補氣的作用最強,能夠提振脾胃陽氣,加強脾胃的運化功能。
白術也是健脾的高手,來做副將正合適。白術不僅能夠健脾,還有燥濕的作用,可以將體內的可以利用的水濕,變成身體需要的津液,這一過程也被稱為氣化。
一個軍隊中除了要有主帥和副將以外,也需要有輔佐的將士,茯苓祛濕功效強,來充當佐藥再合適不過了。茯苓作為九大仙草之一,藥效平和,既能祛除濕氣,還不傷及脾胃,在四君子湯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最后一個味藥為甘草,雖然官位不高,但是勝在技能全面。甘草既能輔助人參、白術、茯苓健脾補氣的功能發揮,還充當和事佬的角色,調和諸藥,使力氣往一個地方使。另外,甘草還有解百毒的作用,緩沖藥的副作用。
以上四位藥都是氣味純正、功在補益的正人君子,彼此間配合的也是天衣無縫,整個方子升降有序,溫補而不滋膩,使四君子湯補氣健脾的功效完美發揮。因此,四君子湯特別適合脾氣虛弱的人群使用,對補氣健脾,祛濕十分有效。
不過,四君子湯對于氣虛嚴重的人群就單一的使用,還需要根據具體癥狀適當的加減。具體如下:
對于氣虛乏力嚴重的人,可以加黃芪。
對于胃腹不舒服的人,加木香砂仁。
對于痰濕重的人,可以加陳皮半夏。
對于氣脹的人,加佛手厚樸。
對于胃寒的人,加良姜香附草豆蔻。
對于胃熱的人,加百合蒲公英。
對于便稀的人,加蓮子山藥。
對于水腫的人,加薏米冬瓜皮。
對于失眠的人,加酸棗仁遠志。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對四君子湯已有所了解,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但這里提醒大家的是:此方雖對脾虛有補益功效,但需要根據具體癥狀嚴格的加減部分藥的用量,因此建議大家最好根據自身情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酌情使用,切不可自行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