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髖關節的手法復位,很多骨科醫生腦子里第一時間會浮現出那個經典的復位場景:幾個彪形大漢,在診室里“大刀闊斧”,甩開膀子,“一二三,用力!”聽到熟悉的咔噠一聲后,心滿意足地擦擦頭上的汗,短短幾分鐘內使病人重獲行走能力。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髖關節脫位診治與復位的關鍵技巧,看完此文,你也能學會!
(一)概 述
髖關節是連接肢體與軀干的關節,由較深的髖臼與股骨頭構成,是典型的杵臼關節,既有較大的活動度又有較強穩定性。一般情況下髖關節十分穩定,不易發生脫位,只有遭遇強大暴力才會發生脫位,一旦發生脫位常合并周圍骨與軟組織損傷及血管神經損傷。
(二)脫位機制
髖關節脫位源于高能量車禍傷,其他受傷機制包括:墜落傷、運動傷。后脫位常發生于屈髖屈膝狀態下,暴力作用于膝部,力量通過股骨傳導至髖臼,使得股骨頭從髖關節囊的后下部薄弱區脫出。
(髖關節后脫位)
前脫位主要發生在髖關節外展伸直位時,此時傷者多處于髖關節屈曲外展外旋位,肌肉處于松弛狀態,突然遭受強大外力,髖關節可能瞬間轉變成過伸外展外旋位,從而造成股骨頭從髖關節囊前方內下部薄弱部分脫出。
(三)臨床表現
髖關節脫位后髖部有明顯的疼痛,髖關節彈性固定不能活動。后脫位時呈屈曲、內收、內旋、短縮畸形,大轉子位于Nelaton線之上,臀部可觸及脫位的股骨頭。
(髖關節后脫位典型畸形)
前脫位表現為患髖外展外旋及屈曲畸形,髖關節功能完全喪失,髖部肌肉痙攣,腹股溝下方可捫及股骨頭。
(髖關節前脫位典型畸形)
后脫位常合并坐骨神經損傷,復位前應仔細檢查坐骨神經支配區的感覺及運動,特別是足及第一趾的背伸及足外翻功能,前脫位可合并股神經、股血管的損傷,應檢查大腿前方皮膚感覺及伸膝肌力有無異常,足背動脈搏動有無減弱。由于造成髖關節脫位的暴力通常較大,有時可合并股骨骨折及膝關節損傷,個別情況下可能合并骨盆及脊柱骨折、脊髓損傷。
(四)分類
根據脫位后股骨頭與髂坐線的位置關系髖關節脫位分為三種類型,即前脫位、后脫位和中心性脫位。股骨頭停留在髂坐線前方者為前脫位,停留在該線后方者為后脫位。其中后脫位最多見,較前脫位發生率之比約為9: 1。股骨頭穿破髖臼底進入盆腔者為中心性脫位。
(五)相關檢查
髖關節后脫位時,骨盆前后位X線片表現為股骨頭位于髖臼頂部并重疊,股骨頭較健側縮小,股骨頸變長,小轉子縮小。髖關節前脫位時X線片股骨頭位于髖臼影內側或偏下方,恥骨上支附近,股骨頭較健側增大。必要時可行CT檢查明確有無骨折。
(六)診 斷
髖關節脫位的診斷根據外傷史、典型的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不難做出。
(髖關節前脫位與后脫位鑒別)
(七)治 療
(1)非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主要采用手法復位和適當固定制動。髖關節脫位均可嘗試手法閉合復位,包括合并股骨頭或髖臼骨折的患者。但合并無移位股骨頸骨折者是手法復位的禁忌。
復位時間應盡早,最初24~48小時是復位的黃金時間。手法復位應在適當麻醉、肌肉松弛狀態下進行,復位后應常規行X線檢查了解復位情況,復位后患側與健側比較頭臼匹配不滿意應立即行CT掃描,了解髖臼內有無殘留的骨片阻擋復位。
1)髖關節后脫位閉合復位的方法如下:
①上提復位法:患者仰臥,助手固定患者骨盆,術者彎腰面對患者,肘關節放在患者腘窩并用床單圍成圈,一側套在患者腘窩,另一側套在術者頸部,努力將肘部向上提拉,當聽到“咯嗒”聲,即表示復位。
②屈髖向外旋轉復位法:患者仰臥,術者站于患者患側,患者盡量屈膝髖,術者一手扶在患側膝關節上邊,另一手按壓對側髂骨,令患者放松肌肉,徐徐用力推患膝外展、外旋,并漸漸由上而下伸直患膝,在伸直的過程中即可復位。
2)髖關節前脫位手法復位反回旋復位法:
患者仰臥床上,助手用雙手固定患者骨盆,術者一手握住患者大腿下端,另一手握住患者小腿部,在牽引的同時,屈髖屈膝至最大程度,內收、內旋下肢,同時將髖膝部伸直,像是以髖關節為軸心劃一“?”號(左側是反?號,右側是正?號),當聽到股骨頭滑入髖臼的滑動聲時,即表示已復位。
3)手法復位后的處理:
髖關節后脫位復位后皮牽引固定于輕度外展位,前脫位需固定于輕度內收內旋位牽引時間3~4周,其后扶雙拐下地活動患肢部分負重。
(2)手術治療
對于復雜的、合并骨折的、閉合復位失敗的髖關節脫位均應盡早急診施行手術切開復位。復位前應注意檢查髖臼內有無碎骨塊及軟組織填塞。對于合并嚴重髖臼毀損的髖關節脫位可考慮同時行內固定,必要時可行關節融合或關節置換。
(八)康復指導
1)向病人講解髖關節脫位的相關知識。
2)指導病人固定期間進行肌肉舒縮活動及鄰近關節主動活動,切忌被動運動;固定拆除后,逐步進行肢體的全范圍功能鍛煉,防止關節粘連和肌萎縮。2~3周后開始活動關節,4周后扶雙拐下地活動,3個月后可完全承重。
3)飲食護理多食高蛋白、高鈣、高纖維素飲食。多食蔬菜水果,增強抵抗力。
參考文獻:
[1]Bakan ?zgür Mert,Dastan Ali Engin,Yagmuroglu Kadir,Aktuglu Kem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a traumatic open anterior hip dislocation in a child: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13 cases in the literature[J]. Trauma Case Reports,2021,34.
[2]Shigemura Tomonori,Miura Masataka,Murata Yasuaki. Letter to the editor regarding 'Failed reduction of posterior hip dislocation accompanied by femoral head fracture: causes and resolving strategy'.[J]. 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2020.
[3]Rouzrokh Pouria,Ramazanian Taghi,Wyles Cody C,Philbrick Kenneth A,Cai Jason C,Taunton Michael J,Maradit Kremers Hilal,Lewallen David G,Erickson Bradley J. Deep Lear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 for Assessment of Hip Dislocation Risk Following Primary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rom Postoperative Radiographs.[J].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2021.
聲明:本文為原創,作者骨殤(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