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題 詩
另一種鄉愁
另一種鄉愁
作者/王曰敏
時間,比較久遠
一塊寫著貧瘠的土地
豎起一座小村莊
小草在那里扎根
年復一年
一些厚繭把土地打磨得黝黑
綠色的麥田里
汗水彎成犁鏵
用勤勞,辛苦
釀成的麥香
哺育雛燕長成翅膀
放飛云天,漂泊
游過海,繞過山
光陰又走到了葉落花殘
再回到這塊黑土地
犁鏵變成土包
那朵云,拋下淚雨
洗不去長長的鄉愁
疊加的思念
另一種鄉愁
作者/劉佩學
漸行漸遠隨遇而安
迫不得已。父母早已經埋進了土里
記憶叢生懷念
不堪從前
總有訊息叫醒兒時童年少年
細枝末節噬咬平常日子
曾經小徑楊柳醉春煙鄰村喇叭
布谷鳴啼
一眼望不到邊際田野
坡上坡下溝谷足跡無處可循卻依然
歷歷在目恍如昨日
一只野鴨子突然從旱河飛起
柳叢搖曳
沒膝蒿草野花兒燦爛
草香濃郁夾雜泥土濃郁味道兒
站在壩上眺望遠方
思謀未來捉摸不定欲望蜂擁而至
裊裊炊煙
箭簇一樣來去自由云端之下
熟悉陌生老屋庭院
左鄰右舍一條土街伙伴兒嬉戲打鬧
春來夏去
許多事情不再不止青春
咀嚼過往舊事重提又徒留悲傷
默然以對余生他鄉
似曾相識
另一種鄉愁
作者/阿甘(陜西)
我相信,內心私藏的影子
只是,消失了一會
喊一聲,鬢角霜染從溝壑縫隙的剝脫
試圖用最昂貴供詞
求解一盞心燈鄉音未改
那眉須,是眼的屋檐
不可辜負草木入懷,在紙上捕風
顧影自憐還深深愛著,減去夢中時間不能擁有
我的天空,會收緊翅膀
退到星辰背后
守一縷炊煙,折疊蛙聲一片的
用心丈量
另一種鄉愁
作者/楊藍天
本不該再想起的事,總想
那扶搖直上湛藍天空的炊煙
那長滿肥厚葦葉的池塘
那連綿青山藏不住的鳥鳴
那金色的稻浪火紅的高粱
還有那棵長滿半生故事的老榆樹
送我出村,一直守在村口張望
夢想的車水馬龍
已每天伴著匆匆腳步
向往的寬敞明亮房間
已安放了我羨慕已久的床
窗外,蜂飛蝶舞的小菜園
早已換成霓虹閃爍
那條灑滿童年歡樂中年憂愁的村路
也被城市柏油馬路掩埋
總以為甜美的日子在夢里流蜜
可夢里的一次次
都是或美或荒蕪的故鄉
懂得,人往高處走
走上了高處,仍難忘卻生養的地方
一草一木,一院一房
母親的聲聲呼喚
父親破舊二胡的吟唱
依然固守在夢里
時時在耳畔回響
故鄉,是抹不去的記憶
記憶,不會因快樂而忘卻憂傷
憂傷,雖不是生活的主調
主調,也不是每個音符都高亢
有夢,就有鄉愁
就有扯不斷根脈的夢想
另一種鄉愁
作者/江風
塔,吊起的高高希望
被汗水砌進樓閣
手握千絲萬縷霞輝
卻盈不暖故鄉
風,打開一種意境
把稻谷,大豆,苞米香濃
升上陰晴天空
變成一片一片流云
飄落時,被田野禾綠收攏
落雨,抽打著孤獨
任愁緒流水穿過鳥鳴
清亮亮,撥散凄涼
淋濕松動的泥土
另一種鄉愁
作者/于艷茹
默默的遙望遠方
那是一個我無法觸碰的世界
寂靜,清冷
沉沉的睡著我的爹娘
遺憾縱生,思念綿綿
喚不醒
遠山朦朧,隔著一條隧道
海那邊有我們的同胞
盼望歸途,少一些荊棘
長長的牽掛
母親只手遮陽,掂起了腳
這里是故鄉啊
親人已備好了酒準備接風
父親打造了諾亞方舟
隨時帶孩子們反航
兒時的記憶,夢中常縈
堤壩前的老屋炊煙裊裊
一群娃圍著爹媽
苦樂年華,溫馨家園
山清水秀,藍藍的天
鄉愁,是流淌著的河水
是白云飄向的地方
是含苞待放的花蕊
目之所及
心之所往
另一種鄉愁
作者/紅燭
時光清淺
難以平靜的心緒
鄉愁是村屋上一縷炊煙
母親的嘮叨,父親的教誨
煎餅卷大蔥,農家院的味道
鄉愁是村屋墻上一彎鐮刀
承載了對兒女多少夢想
披星戴月,欣喜地割一籃籃寄望
鄉愁是倉房內一囤糧食
醉在豐收的喜悅
汗流浹背中,悠悠翻犁滿載幸福
鄉愁是難以揮去的童年回憶
如夢初醒,淚眼朦朧
氤氳一絲牽掛,一汪思念
另一種鄉愁
作者/紫菱幽蘭.殷波
這是千古流香的主題
鄉愁
多少圖騰多少詩篇
唱得重重疊疊完滿
浪漫無底的眷戀
抽一縷縷情絲
升華到千紅萬紫
過去只是一種懷念
而后是憧憬它的萬載千年
那不僅僅是落葉的根源
卻是絢彩無比的畫圈
大千世界歸結的
震撼寰宇的圣境
高高聳立在天地之間
鄉愁
另一種概念與外延
另一種鄉愁
作者/墨染
“沙,沙”雨聲
似媽媽的叮嚀
海面上云霧翻滾
纏綿盼歸的心緒
海浪搖啊搖
蕩漾熟悉的歌謠
海鷗聽懂鄉音,徘徊停留
出海的船兒,聽著海風
傳來遠方游子的腳步
當年的小漁村
踮起腳變成高樓,翹首
望向煙波浩渺
趕海的兒女別耽擱
早早回頭
莫讓相思淚兒流
另一種鄉愁
作者/綺霞(湖北)
閉上眼,回憶小時候
夜幕下,一群不著家的野孩子
呼天喊地,捉迷藏
東躲躲,西藏藏,不亦樂乎
母親做好飯菜
從村頭呼喚到村尾
娃兒回家吃飯喏
只見到一群全身是泥的毛孩子
窗外,下著綿綿細雨
風兒,敲打窗欞
思鄉情結,逐漸膨脹
夢里,回到村子的小路上
另一種鄉愁
作者/悠然若夢
有一個聲音
總在輕喚
有一個夢境
總在縈繞
深深淺淺
牽牽念念
已銘心、已刻骨
勿需記起,只因
從未忘記
風起的時候
雨落的時候
寂靜的夜里
無眠的夜里
不管人在哪兒
心都是神往的
觸動心靈的痛
怎是三言兩語就可說透
筆尖上游走的文字
又怎可抵達內心柔軟之地
鄉愁
另一種鄉愁
直叫人
心潮澎湃
熱血沸騰
該如何抉擇
該與誰傾訴
迷惘也無助
心淚似水流
又有誰知
另一種鄉愁
作者/李順
對故鄉
誰不思念,愛戀
愛黑土沃野
愛綠水青山
故鄉,溫馨游子心田
曾多少天真爛漫
多彩少年
徜徉在故鄉樂園
而今,舊景難再現
老親舊友,或白發蒼蒼
或已赴黃泉
空留對蹉跎歲月感嘆
多少鄉思鄉情
多少鄉愁鄉戀
生活無時不掀起波瀾
人生也似流水一般
另一種鄉愁
作者/張興瑜
鄉愁的定義
就是對故鄉的懷念和牽掛
莫名的念想總是不丟依舊
我最后一次回老屯
是一九九四年晚秋
迄今為止
已經二十九個年頭
隨著年齡同比增長的鄉愁
越發不斷的思念我的那些
至愛的親朋舊友
以及河溪塘池草甸壩溝
原本放不下的故鄉愁之外
卻還有難忘的另一種鄉愁
也總是讓我魂縈心頭不休
那就是地處
哈爾濱市雙成區
蘭陵鄉的王栁官屯
那是姥姥的家
總能喚起我的另一種鄉愁
在我還沒出生時候
姥爺就去世了
姥姥守寡
一人撫養著我的三個舅
我的老家在拉林河南岸
老家當年原本是濕地
耕種的土地也很低洼
常遭水澇,洪災
讓人倍加煩憂
連續三個秋季洪水災害
淹沒了即將成熟的莊稼
顆粒不收
媽媽把三歲的我
送到姥姥家寄養
為的是減少家里吃飯的人口
當年大舅參加工作了
在佳木斯鐵路
大舅媽仍然留在老家
還有兩個未成家的舅
我的到來
就成了這一家四口的心上肉
都對我關愛有加余力不留
在姥姥家兩個年頭
抹不掉的兒時記憶
總是襲上我的心頭
我對王栁官屯的親情
刻骨銘心的記憶長留
姥姥去世后
舅舅們都進城了
在長春、佳木斯
隨著我的年齡增長
那段兒時記憶
促我總是感恩懷舊
越發加倍的
另一種鄉愁
另一種鄉愁
作者/王文奇
故鄉的名字與故土
有著一脈相連的美麗
狗尾草的心事隨風搖曳
飄落成一地滄桑和詩意
季節的花朵開滿了相思與懷念
開滿了五彩繽紛的祝福
也開滿了對親人的思念與祝福
詩歌在歲月的路口越走越遠
最后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是誰在往事的酒杯中
丟失了生命中那一份溫柔
又是誰在靜默不語的惦念里
觸摸到那一縷縷清涼的鄉愁
而這種鄉愁卻是另一種鄉愁
一行孤單的腳印清澈的河水
撿拾不起往昔的記憶
而獨自飄泊的風一浪浪訴說
走在路上四處張望的眼睛
被這入畫的美景叫醒
那重現的天空幽靜而自由
目光里樹的姿態舒展的美
在五月的暖陽里
牽手的影子無處可追
那日夜奔湧的波濤
卻填滿了所有腳窩的空虛
冰冷的思念在掌心攥出一滴甜味
越過半載人生的黃昏
成為過眼煙云細細的沙灘
難以印證朦朧的色彩
風停留在岸邊沾滿潮濕在嘆息
蔓延在頭頂成為風景的一部分
聲音的寂寞少了更多的誘惑
遠去的愛情掐斷情感的烈焰
于彈指一揮間
收攏了故事的結局
從空蕩蕩的內心里
拔出一盞別人看不到的燈……
另一種鄉愁
作者/簡齋
映入眼簾的剪影 ,
似酒紅渲染著你的唇。
路燈下的你,
一雙惺忪的淚眼 ,
如落葉般飄落在地上
凌亂凌亂...
隱約之間,遠方傳來了犬吠,
我用你回家的乳名呼喚!
風兒輕輕,月兒輕輕,
流淌在小街上,像一條天河,
我卻是找不到一只可以過去船。
直到天際發白
對岸的燈火已越千年...
一夜,只需一夜
流火一樣的風早就把河水吹干。
波光粼粼、金光閃閃。
你翩翩的舞姿是在慶祝未知的豐收?
還有一塊田已奄奄一息,
似乎從裂縫中伸出的那雙手,
在饑渴地招搖著,
像是在祈求久違的甘霖。
另一種鄉愁
作者/曲德武
人上樓了
本是高興的事
心里卻酸溜溜
眼淚在眼圈里轉悠
大喜的日子
心里,平添了
幾分愁
沒有了老宅
像沒了家
住樓房
干啥都不順手
少了塊菜園
心里沒了小九九
整天花園里遛彎
感覺成了
行尸走肉
離爹娘的墳冢遠了
好像沒了主心骨
不知每天該干啥?
茫然,早已沒了譜
菜肴再好
也缺少大鐵鍋的味道
席夢思再貴
也不趕土炕舒服
煙熏火燎的日子
才是別人理解不了的福
人賤,命也屬土
穿不得干凈的衣服
別扭
有點汗泥味
心里踏實
可以隨便席地而坐
舒服
莊稼人跟土地不分家呀!
脫離了
沒了開心,少了奔頭……
心里,滿是
想不明白的
鄉愁
另一種鄉愁
作者/春眠
溝邊一排排窯洞
凋敝殘破不堪
僅有的木窗
記錄了歲月的痕跡
路經荒蕪
湮沒在記憶里
年長的老人
已站成一行行墓碑
煤油燈的星火
曾照亮兒時的歡樂
高粱面喂養的少年
已兩鬢落霜
身居縣城樓房
鄉愁魂牽夢繞
另一種鄉愁
作者/馬普鍋
當年輕的心不再貪戀遠方
鄉愁啊,何止是一張郵票和船票
還是無法保留的綠郵筒
和廢棄的碼頭,與守望
鄉愁是五分驚喜、三分恐慌
還有兩分茫然
家鄉,孩子般成長
越來越高大、漂亮、健壯
恰如希望,卻又變了
模樣,失控的心腸令人擔憂
鄉愁也是老屋門前
池塘里那抹浮云
雞鴨本打算追隨飛翔
倏忽間只剩片段
空寂,蔚藍
鄉愁是留守,也是堅守
坐在田間地頭,點燃煙鍋
算風雨,測溝渠
為收獲發愁
鄉愁是對命途的焦慮
無關乎走不走
思念之所永為鄉
心安之處即無愁
另一種鄉愁
作者/李海波
鄉愁是一張舊船票
從這頭到那頭
咫尺天涯
總也走不到盡頭
破舊的茅草屋
冒著黑煙的煤油燈
呼噠呼噠的窗欞紙
一家人擠在一起的熱炕頭
嘎嘣脆的苞米花
嘎嘎面的燒土豆
金黃金黃的粘豆包
還有媽媽粗糙的手
摸著我的臉
揉著我的頭
外邊下著冒煙雪
炕頭上奶奶的閑話
一直講到我的夢里頭
如今我也做了奶奶
住進了城里的高樓
唱歌,跳舞,逛街,旅游
快樂中總是留有遺憾
心底的最深處有一片空白
那是另一種鄉愁--
回不去的小時候
另一種鄉愁
作者/張萬利
另一種鄉愁
別一樣情思
初夏陽光媚
云霞美麗奇
點點滴滴匯成詩篇
另一種鄉愁
同一個夏天
雖相隔萬水千山
異地的詩友
你可有同感
也在思念夏季的花鮮
邁開腿
走出去
飽覽大自然
放松心情
疏通筋骨
涉水爬山
收錄素材
完善明天的畫卷
另一種鄉愁
同一個夏天
同一種感覺
與詩友同窗
飽嘗墨跡的香甜
【下期同題:映山紅】
責任主編:王淑梅 特邀評論:王曰敏
作品收集:雷春翔 素材制作:蘇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