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診是中醫“望聞問切”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主要包括觀察舌質和舌苔的形態、色澤、潤燥等。
今天,咱們就來重點說說脾虛證的舌象。
脾主肌肉
齒痕舌,多脾虛
舌頭很胖、很大,兩側有齒痕為“齒痕舌”,多由脾虛所致。中醫認為“脾主身之肌肉”,意思是,脾不虛,肌肉豐盈而有活力;如果脾虛,肌肉就會變得松散無力。
▲齒痕舌
舌肌是舌的主要組成成分,只有當舌肌無力,或是含水量多時,牙印才容易印在舌頭上,形成“齒痕舌”。除此之外,“齒痕舌”還意味著胃腸壁肌肉相對無力,因為舌頭是消化道的延伸,可以反映消化道的健康狀態。
脾主運化
脾虛嚴重,舌苔水滑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主要包括食物消化和水液代謝兩個方面。脾虛嚴重時,伴隨“齒痕舌”出現的還有“水滑苔”,顧名思義,舌苔上像是有水滴要滴下來,是水液代謝失調的結果。
水液代謝失調,說白了就是身體不會用水,所以很多脾虛者喝了水就尿,或是即便喝了很多水也覺得不解渴、水喝多了就覺得水汪在胃里。
減掉“濕胖”
需兼顧這兩點
脾虛的人還容易發胖,但他們的胖不是身體多了肉,而是身體多了水。我有本書的書名就叫做《濕胖》(點擊文字或下方圖片,可直接購買),出版后一直熱賣。
▲我的書《濕胖》
那么,怎么判斷自己是不是“濕胖”呢?主要看這三個指標:第一是體重超標;第二是舌頭有齒痕;第三是身材不緊致。
這里說到的身材不緊致是脾虛在身體形態上的表現。每個人的表現可能都不太一樣:有些人可能表現為揮舞手臂時,上臂肌肉松散,隨著動作擺動;有些人可能表現為肚子上的肉很松散,跑步時會覺得肉在顫動,或是側躺時,肚子上的肉會向側躺的方向耷拉......
此外,脾虛在身體機能上的表現也很典型,簡單來說就一個字:累!究其原因也在于肌肉松散無力,不能持重。
從這個角度上說,肌肉無力是問題的根源,要想在身體瘦下去的同時保持身材緊致,不僅需要減脂,還需要增肌。
肌肉占人體體重的30%-40%,除了支撐、負重的作用,還可以增加基礎代謝,這是因為肌肉中含有一個和能量代謝有關的細胞器,它就是“線粒體”。如果肌肉變多,線粒體這個“脂肪燃燒場”也會變多,即便稍微多吃一點,多余的熱量也會被及時消耗掉。
這里可能有人會問,怎樣做才能有效增肌呢?
1.運動上:肌肉鍛煉
堅持運動鍛煉,像舉啞鈴、快速步行等方式,總之在運動之后能感到局部肌肉微微酸疼,就意味著這個運動鍛煉到了肌肉。每周需要保證至少三次鍛煉,每次持續20分鐘。
2.養生上:中醫健脾藥
前文說中醫的脾主肌肉,所以中成藥參苓白術丸、五苓散;單味藥黃芪、茯苓、山藥、葛根都有增肌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中醫的“健脾”多與“利濕”并列提出,因為如果沒有健脾做基礎,單純的利濕就是妄談,這正是參苓白術丸、五苓散的組方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