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歷史告訴我們命運其實就是自己的性格(深度好文)

命運其實就是自己的性格

文/王成海

   

古人云:“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今人曰:“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改變命運。”在這截然相反的兩種說法中,我寧愿相信后者,因為他畢竟能給人以奮發向上的動力,使人生變得充實;而前者充滿了消極頹廢的色彩,讓人無所作為,虛度年華。我相信不論是古人還是今人,誰都不愿意一生庸庸碌碌,都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或大或小綻放一兩朵璀璨的生命之花。但既然如此,古人何以要流露出這樣的悲觀論調?這就充分說明了,努力未必能成功,命運不一定就在自己手中。這樣的話語絕對是拼搏一生而一事無成者留給后人的最經典總結。檢閱歷史這樣的人真還有,但最讓我同情的莫過于西漢時期的“飛將軍”李廣了。

李廣所處的時代已經飄然而去了兩千二百多年,但李廣這個歷史人物形象并沒有因歲月的流逝而湮沒在歷史層層堆積的淤泥中,相反千百年來,他一直受到華夏子孫后代的同情和敬佩。中國歷史上的國君皇帝、王侯將相等大人物多得是,李廣憑那一方面都根本難以混跡于他們的圈子里,但因何李廣能得到后人的如此禮遇?我看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多少有著一點俠肝義膽的心腸,同情弱者,尤其同情那些能為后人樹立怎樣做人榜樣而在歷史上由于種種原因不能揚眉吐氣,被迫淪為“弱者”的人物,就如項羽和劉邦一樣,一個是慘敗者,一個是勝利者,按一般邏輯來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勝者王侯敗者賊,那項羽完全是一個遭人唾棄的形象,而劉邦才是人們學習的對象。但實際上后人似乎更加喜歡項羽,因為其身上畢竟有著許多做人的優點。其實李廣也是這樣的一位英雄,他的才能、勇武在同時代的將領當中,幾乎無人與之匹敵,但由于造化的作弄,使其一生郁郁不得志,最后臨老落了個自刎而死的下場,這樣就難免讓英雄扼腕、豪杰流涕了,不得不向蒼天發出深深的探問,正如竇娥臨死的悲怨,“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那么,李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歷史人物,在他的人生頁碼里遭遇了那些劫難和不公呢?

據《史記》和《漢書》記載,李廣是陜西城紀(大約相當于我們現在甘肅省秦安縣)人,祖先是秦朝開國大將李信,李信曾經是秦始皇手下一位足智多謀的年輕將領,在消滅六國的戰爭中功勛卓著,但他和其后代一樣,勇敢有余,沉穩似乎不足,常犯輕敵的錯誤,在消滅楚國的戰役中,在秦始皇面前夸下海口,只用二十萬軍隊就可打垮楚國,結果由于楚國地大兵強,他在楚國又遭遇楚名將項燕的有力阻擊,最后大敗而歸,被貶為庶人。大約從此以后李家就遁跡江湖、歸隱田園了,但其強悍、尚武的家風并沒因此而失傳,據說“世世受射”,也就是每一代的子弟都要好好學習騎馬射箭,這絕對是李家老祖宗的精明之處,目的就是為后代的東山再起鋪墊基礎。終于在西漢漢文帝十四年的時候,在征兵進擊胡人的戰爭中,李家的兩個后人脫穎而出,那就是李廣和其堂弟李蔡,他們以“良人子”的身份入伍,由于武藝高強,“殺首虜多”,兩人都被提拔為“郎官”。這是李廣走入仕途的第一步。后來他常常作為文帝的隨從,經常活動在文帝身邊,沖鋒陷陣,格殺猛獸無不表現出色,文帝感嘆說:“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可見李廣是多么出色的勇武之人,只是生不逢時,沒能趕上大規模的戰爭歲月,因而喪失了殺敵立功的機遇。

漢景帝的時候,李廣已經漸漸升到了地方副長官的位置。“七國之亂”的時候,他被征調跟從周亞夫平叛,在救援梁國的戰爭中,他的功勞最大,因此梁王劉武(文帝同母弟)作為對他的特別獎賞,私自授予他將軍印,結果此舉違背了漢朝法令,所有的功勞全部被抹殺,功過相抵,朝廷對他既沒處罰也沒獎賞。

之后幾年來,他逐漸被提拔為地方長官,但大多任職于北部邊郡,諸如上谷郡、邊郡、隴西郡、雁門郡、代郡、云中郡等,這些地方地處邊塞,緊連匈奴。盡管那時漢朝和匈奴早已實行了“和親政策”,但匈奴狼之野心,總愛騷擾漢朝邊庭,因而戰爭是打時停。戰場是李廣的舞臺,再加上李廣長時間任職于邊塞,熟知匈奴情況,所以每有戰爭,李廣總能神速進軍,以少勝多,匈奴每每聽到李廣的大名,聽而生畏,稱其為“飛將軍”。漢朝北地邊塞也因有李廣這樣的守御大將而稍得安寧。

漢武帝時,盡管李廣仍未加官進爵,但其名聲早已傳遍大江南北,所以漢武帝把他調回朝廷擔任未央宮的警備司令,以示重用。同時那時漢朝經過“文景之治”,國力大增,兵強馬壯,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也有了資本,漢武帝再也忍受不了匈奴的挑釁,于是策劃驅逐匈奴戰爭。這時李廣作為久經沙場的老將,自然成為征戰的被選之將,可誰知李廣命運多舛,第一次隨軍出征,因單于提前發現了漢軍的作戰計劃,早早遁跡,全軍無功而返。四年后,李廣再次率軍從雁門關進擊匈奴,結果由于匈奴軍隊數倍于李廣的軍隊,而李廣輕敵冒進大敗,就連本人也因受傷被生擒活捉,所幸的是中途逃脫。回到朝廷后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花了好多錢才免除死刑,被貶為庶人。后來北部邊庭再次戰事吃緊,漢武帝再次任命李廣為右北平太守,匈奴因李廣的到來,數年不敢睥睨右北平。之后他又曾被調回朝廷擔任郎中令,這已經是中央部長一級的高官了。

公元前123年,漢朝開始了大規模的討伐匈奴戰爭,李廣也再一次加入征戰行列,跟從衛青出征,但令人遺憾的是,人家大多數將領所殺敵虜都符合封侯條件,因而被封為侯爵,而他竟然沒有建立任何軍功,還是普通將軍一個。公元121前年,他又率領4000人打擊匈奴,結果遇到匈奴左賢王四萬騎兵部隊的合圍,而李廣和其兒子李敢極其手下從容應戰,盡管損失較為嚴重,但打出了漢軍的威風,結果朝廷又是說他功過相抵,既沒獎賞也無處罰。而此時才能和武藝遠遠不如李廣的其堂弟李蔡已經被封為安樂侯,位列三公,成為了大漢朝的丞相,就連李廣曾經的一些部下也好多被封為列侯。這時李廣也對自己的命運發生了質疑,他曾經對一個相士說:“我自出擊匈奴以來,每次戰爭都參加,并且都身先士卒,沖鋒在前,而那些平素里什么都不是的人也能封侯,而我卻老是無尺寸之功,難道這是命嗎?”結果這一相士把他不得封侯歸結為曾經殺死800降卒的事件上。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一次大規模討伐匈奴,派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統帥數十萬軍隊向漠北進軍。這時李廣已經六十多歲了,武帝本來不想讓其再次出征,但李廣堅決要求參戰,沒辦法,武帝任命其為前將軍,可能武帝也有自己的用意,想讓立一點功勞,在晚年博得個封侯,安慰一下他那顆失衡的心。但同時武帝又告誡衛青說,李廣命運不好,關鍵的仗不能讓他上,怕他耽誤了事情。所以李廣作為前將軍本來是先鋒部隊,是為大軍開道的,結果一出塞,衛青就把李廣并入了右將軍趙食其的部隊,從東道進軍,東道迂回曲折,路途遙遠。而大軍從正面出發,由于所經之路又缺少水草,所以馬不停蹄,遇到敵人的機會多。同時由于衛青的好友中將軍公孫敖也剛剛失掉了侯爵,衛青以公謀私,有意讓他與自己一同直擊單于建功復侯,故命令李廣并入東道的軍隊。李廣知道衛青的用心后,很是憤怒,堅決拒絕這種做法,衛青以軍命壓他,李廣無法,只能急急率軍就道,想在大軍出擊單于之前自己也能趕到,從而分一杯勝利之羹。結果在行軍中由于沒有向導,軍隊經常迷路,等人家大部隊凱旋途中才遇到了李廣的部隊。結果衛青還要追究李廣迷路的罪行,李廣羞愧難當,只身前往衛青幕府,聲淚俱下地對自己的部下說:“我成人以來就和匈奴作戰,一生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七十多次,這次幸而能作為前將軍跟從大將軍直擊單于,結果被調離前將軍的位置,行軍又迷失了道路,誤了時間,這難道不是上天有意為難我嗎?”說完自殺于衛青軍營大帳。

       據說李廣死后,“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可見他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以及人們對他的同情和欽佩。這時我忽然想到一個當代詩人的一句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我看用這句話來概括李廣也完全行得通,他死了人們包括朝廷的皇帝和高官可能才意識到他的高尚,他活的時候大約根本沒把他當回事,只是讓他充當作戰的機器,讓他來點綴裝飾大漢朝的威風,尤其像李廣那樣的性格,很可能的。據《史記》記載,李廣“為人長,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雖其子孫他人學者,莫能及廣。口訥少言…..”“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這幾句話實際道出了兩個信息,一是李廣為什么敢打硬仗敢打惡仗,因為他善待士卒,士卒關鍵時刻以身相報他;二是李廣是一個務實正派不虛夸不矯飾的人,他平時都很少說話,這樣在戰爭中是勝是敗絕不虛夸,在“好漢出自一張嘴”的中國社會,這本身就是他最大的弊病,不管什么都是實實在在,他豈有封侯的機會?相士說他殺死降卒影響了他的封侯,我看不如說是老實正派使他喪失了加官進爵的機會。司馬遷說李廣“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辭。”你看這樣一位害羞矜持像大姑娘一樣的人,在人人重功利的社會,自己不給自己做廣告,等著天上掉餡餅來砸住自己,豈不是非常荒唐?我看只能給別人做嫁衣裳了。

李廣作為西漢文帝、景帝、武帝時期的三朝元老,為西漢統治者的穩坐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從常理上來說,應該博得個封妻蔭子的美好結局,但每一位皇帝都只是把他當作獵犬來對待,國家有災難的時候想起了他,加官進爵的時候就忘記了他,并且以“數奇(命運不好)”來掩人耳目,這真是統治者的絕妙高招啊。

李廣已經融入了歷史,但我們似乎也能從李廣身上吸收一點什么:命運其實就是自己的性格,在這個社會,卑鄙才是做人的正確道理。

分享轉發就是對我病中艱辛寫作的最大支持

想了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老事舊人”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李廣難封之平民將軍的奮斗,想堂堂正正封侯卻為命運捉弄至死。
【《史記》整本書閱讀】 張文麗:時運不濟,命運多舛
運氣不好的李廣
漢武帝的用人之道
歷代文人最青睞的武將,一生血戰匈奴70場,仍被漢武帝看不起!
李廣何以難封?英雄主義者的職場困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珲春市| 精河县| 濮阳县| 卓尼县| 会理县| 昌江| 甘肃省| 津市市| 公主岭市| 屏边| 合阳县| 乐陵市| 丰县| 江口县| 宁波市| 色达县| 翁牛特旗| 合山市| 城步| 祁门县| 江津市| 阳原县| 大宁县| 治县。| 威信县| 体育| 星子县| 始兴县| 西吉县| 建湖县| 博兴县| 灵山县| 阿瓦提县| 鹿泉市| 东至县| 建始县| 罗田县| 泗洪县| 金坛市| 铁力市|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