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之后,刮起了一股合拍片風潮,李翰祥、張徹、徐小明、劉家良、牟敦芾等香港導演紛紛到內陸拍片,其中不乏有諸多經典作品:《木棉袈裟》、《南北少林》、《大上海1937》、《自古英雄出少年》等。
《自古英雄出少年》于1983年6月9日在香港上映,賣了300萬港幣,中規中矩。但影片對內陸觀眾而言,影響力不輸《少林寺》,許多小伙伴第一次知道“童養媳”,是曾經最美好的童年記憶。
本片由香港青鳥電影和內陸峨眉電影制片廠聯合攝制,夏夢擔任影片出品人和監制。
夏夢,長城電影公司大公主,金庸先生暗戀多年的傳奇女神。夏夢擅演擅唱,不論時裝、古裝、戲曲電影皆能勝任,堪稱全能演員。
在電影投資領域她的眼光也非常獨到,創立青鳥電影后第一部出品的電影就是捧出劉德華的《投奔怒海》,許鞍華導演,狂攬1542萬港幣票房。
第二部電影就是本片《自古英雄出少年》。第三部《似水流年》,奪得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五項大獎后,夏夢卻突然急流勇退將青鳥電影關停,成為影史一段傳奇。
本片導演牟敦芾威名遠播,被譽為“變態導演”,在香港影壇也是獨樹一幟,多帶有寫實風格。這位導演愛好重口味,拍的電影半數被禁。然而《自古英雄出少年》卻拍得純凈唯美,完全看不出頹喪的宿命感,很難想象出自同一導演之手。
本片在少年們逃避清廷追殺的過程中,塑造了多個性格鮮明的兒童形象。“大丈夫”小大人懼內,王二毛自信滿滿,江孩勇敢果決,被追殺、還擊、被抓、獲救的過程中,少年們都有所成長。
男主角“大丈夫”是唯一一個不會武功的孩子,和“老婆”的對手戲承包了本片笑點。直到今天,“大丈夫”的許多臺詞依舊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中的經典。
明明只有10歲,卻說出“老婆盯得緊”這樣的中年男子名言,令人忍俊不禁。
懼內從娃娃抓起。
眼看著被抓,矢口否認自己是天地會的。
平日懼內,關鍵時刻突然對著單身反派耀武揚威,“大丈夫”可是有老婆的男人……
人小鬼大,一副看破紅塵的樣子:“現在的女人真不得了!”
“大丈夫”謎之腦回路,大內高手發現他不是天地會的想要放掉他,他卻感到被輕視,“我也值五千兩!”。雖然主要受眾是兒童,但做到了老少皆宜,合家歡屬性。
本片上映后,“大丈夫”也成了80年代國產功夫片的最經典的兒童形象。本片作為兒童功夫片在80年代的華語影壇引領潮流。1984年,張鑫炎導演,李連杰主演的兒童功夫片《少林小子》上映。1985年臺灣省兒童功夫片《好小子》首映,反響極佳,對當時日薄西山的臺灣省武俠片來說無疑是救命稻草。
本片與80年代初的《少林寺》、《木棉袈裟》、《南拳王》等許多動作片一樣,在武術運動員中選角,無特效無替身,演員真功夫互搏。導演牟敦芾幾乎聚齊了四川武術隊一流兒童,全片從頭打到尾,精彩紛呈。
本片節奏極快,全程高能,基本上一直都在追趕,從四川追進西藏,從鄉村打進冰原。
除了開頭幾分鐘帶有懸疑感的鋪墊外,后面幾十分鐘不是在打,就是在打的路上。在電影資源匱乏的80年代,兒童的需求并不是復雜劇情,多打打熱鬧就是好的。
鐵彪大戰五位清廷高手是充分顯示牟敦芾導演調度能力的一場戲。
出身邵氏,有武俠片拍攝經驗的牟敦芾武打場面很少用固定機位,角度豐富,扛著機器拍攝,富有紀實感,規避了當時內陸功夫片拍攝的常見毛病,在武打音效也非常專業。
鐵彪一根長棍虎虎生風,與清廷五大高手五顏六色的衣袂翻飛,高手大亂斗。
鐵彪的扮演者熊長貴來頭不小,在武術的造詣上比肩李連杰、《一刀傾情》的主角趙長軍、《南拳王》的主角邱建國、《木棉袈裟》的主角徐向東等人,卻一直沒能大火,或許也是因為本片中戲份過少,正面鏡頭特寫不足的緣故。
影片中也表現了多種多樣的武器,除了長棍外,匕首雙刀等武器的展示。
俯視鏡頭拍攝的鏈子槍。
頗有民間江湖氣的樸刀。
反派大內高手把孩子們關進廟里,喝醉酒也要打一段醉拳。
片尾來營救孩子們的天地會和清廷高手在破廟的決戰,堪稱80年代內陸電影中最高水平的打斗場景之一。十八般兵器紛紛上陣、十八般武藝層出不窮。蛇拳對虎拳,匕首雙刀對木棍,鏈子槍對花刀,鐵錘對長劍,小時候都看呆了,竟然有這么多花樣。
《自古英雄出少年》采用了全外景拍攝,劇組深入西藏選取了壯麗的邊陲奇景,冰山草原盡收眼底。華麗的野外背景配上真實感的搏斗,使這部電影成色頗佳。
川西地貌,開場的大河與溪流。
孩子們被追進西藏,藏民趕著牦牛群救助他們的追逐戲用的是航拍。
劇組深入西藏拍攝,這樣的群演規格已然是當時的巨制了。
在那個娛樂相對匱乏的年代,這樣一部精彩和搞笑的功夫片,自然受到追捧,片中真把式的功夫以及大丈夫小媳婦都讓人神往。本片就算放到現在依然不過時,因為它是我們童年時代功夫片的一座高峰,不可超越。(撰文:Mankei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