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秦之歌(公眾號daqinzhifeng1018)
在秦始皇嬴政的家族歷史上,曾經有一次因為站錯了隊,嬴姓祖先隨著商朝的滅亡而墮落成被征服者,開始了500余年的漫長流放生涯。
在夏商時期,有一位英雄叫費昌,這個人是贏姓族人比較有名氣的一個人,但也因為他,贏姓族人有一次遭到殘酷的打壓。
歷史記載,伯益死了,他的子孫分為兩支,或在中原,或在夷狄。
活動在中原的這一支,夏王朝末年出現了一位英雄,名叫費昌。
這個人有高明的政治眼光,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歷史使命,知道嬴姓氏族流落四方五百余年,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依靠,必須有所行動才行。
經過一番觀察,他帶領族人歸附了日漸強大的商湯陣營。商湯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正與夏王朝敵對,準備奪取中原統治權,所以他熱情的接待了費昌。
由于夏桀的殘暴(歷史總是這樣描述那些失去王權的失敗者),加上商湯的英明神武(成功自然英明),夏王朝很快被推翻,建立了商王朝。
商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王朝,一個古老的文明中心,以甲骨文和青銅器聞名于后世。
在一系列戰役中,費昌因為善養馬匹、善駕戰車,而一直為大英雄商湯駕馭戰車。
商紂王時期有一位權臣,名叫費仲,據說就是費昌的傳人,其后大概就默默無聞了。駕馭戰車并非易事,甚至在一千一百年之后,著名的孔老夫子,都還把駕馭戰車作為學生的必修課。
活動在夷狄的這一支贏姓部族也在商王朝獲得榮譽,他們在渭河流域的中游或上游為商王朝保衛西部邊陲。也因為這種忠誠,而“世有功,多顯貴,遂為諸侯”。
到商紂王時,這一支嬴姓子孫傳到了蜚廉,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季勝,一個叫惡來。蜚廉善走,惡來有力,父子二人都是商紂王的重臣,只有季勝沒什么名氣。
惡來雖然孔武有力,能徒手搏殺猛獸,但他以為諂媚商紂王,是個奸臣,結果于商紂王同時被殺。
牧野之戰之前,蜚廉奉命去守衛商王朝的北方,抵御土方、鬼方的侵擾。周武王進軍朝歌,蜚廉聞訊南歸。趕到霍太山(山西霍州)時,聽說商紂王死了,于是就地拆建石臺,祭奠商紂王,也可能包含了他對兒子的哀思。
蜚廉死后也葬在霍太山,原來有冢,不知道今天還在不在。
這似乎表明,伯益的后人在夏王朝受到不公正待遇,但在商朝獲得富貴和榮譽。商朝末年,兩只后人都因為助紂為虐、當奸臣,而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嬴姓子孫在邊疆與戎羌通婚,受到戎羌的生活方式、生產經驗、戰斗作風的重大影響,逐漸戎羌化了。
他們也可能在那里禹周族人作戰。商朝的甲骨文記載有“令犬戎寇周”,是說派犬戎去攻打周族,還是派嬴姓氏族去攻打周族,或者是兩者的混成部隊,現在無法知道。
說秦人源于戎羌,跟他們與戎羌雜處有很大關系。他們在那里生活了幾百年,中原的因素少了,看著很戎羌。
忠誠帶來榮譽,也帶來死難。燦爛的青銅王朝沒能阻擋腐朽與衰亡的結局。
公元前1027年(或1046年)的某一天,西方的周族在牧野之戰大敗商紂王的軍隊,攻入朝歌,推翻商朝,建立西周。
嬴姓氏族因為站錯了隊,隨著商朝的滅亡而墮落成被征服者、被奴役者、被壓迫者、被虐待者、被放逐者、而散落天涯。
大秦之歌∣在知識里徜徉 洞見 · 價值 · 有趣
公眾號:daqinzhifeng1018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大秦之歌》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系15117058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