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
喜歡大秦的人
你我一起做大秦之歌的正真朋友
文 ∣ 大秦鐵鷹劍士
作者簡介:頭條號歷史問答達人
秦始皇最崇拜的人就是為強秦而生的法家巨子——秦國大良造商鞅!
商鞅成就了嬴政的煌煌功業,也為大秦二世而亡點燃了導火索。
仔細研究嬴政的一生,簡直就是另一個升級版的商鞅!
秦始皇嬴政的功勞用《過秦論》中的一段話可描述為: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駑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但我認為秦皇的最大功勞是確立了天下一家,四海一統的大一統格局,讓國家統一的觀念深入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之中,也讓華夏族在任何黑暗時代都能保持強大的向心力,雖國破家亡,亦能再統江山!
嬴政出生在趙國邯鄲,少時一直跟著父親嬴異人在趙國為人質。
作為秦國王室子孫,雖為人質的嬴異人也有資格獲得大秦鎮國神器——《商君書》。
嬴異人喜歡呂不偉的愛姬趙美人,在溫柔鄉中沉迷不可自拔,不愛看書,自然就把《商君書》傳給了兒子嬴政。
少時贏政除了生活艱苦外,早早就顯示出了王者氣度,他把商君書看了無數遍,揣摩了無數遍,內心已與商鞅神交。
對于先祖秦惠文王贏駟殺商鞅以立威,贏政更是激憤難當,認為先祖贏駟的棟梁拆有失光明磊落,有失王者氣度!
贏政雖年幼,但早早就把自已比作先祖秦孝公贏渠梁,以贏渠梁為榜樣,先祖以強秦為已任,他嬴政以統一天下為已任!
嬴政在趙國地位不高,常常與其他人質王子為友,燕國太子姬丹就是他少時的玩伴,還有一個音樂高手高漸離。
父親贏異人在呂不偉的資助下,改名為嬴子楚回秦國爭王位了,留下母親趙姬陪著自已在趙國為人質。
嬴政除了習武就是看踹摩《商君書》和《司馬兵法》(秦國名將司馬錯所寫),而母親經常與別人私通以換取生活物資,這讓嬴政心中對女人產生了不好的印象!
落難的嬴政也經常被趙國其它百姓欺負,他默默的忍受了這一切磨難。
父親當了秦王后,嬴政母子回到了秦國。嬴政學習商鞅的方法,對秦國大小郡縣進行了深入細致分析,每個郡縣有多少人口,經濟實力如何,軍隊駐防情況如何,糧食產量如何,有什么名士名將,他都一清二楚。
可以說,嬴政對秦國的一草一木都了如只掌!這也是刺客無名編的故事哄不了嬴政的原因所在!后來父親早死,十三歲的嬴政當了秦王。
少年嬴政做了秦王,由相父呂不偉和母親趙姬主持國政。親政后,嬴政的政治才能全部展示出來,一舉把相父呂不偉罷黜,并囚禁了自已的母親,并把蒙氏父子,李斯等人才盡數收入賬下。
嬴政之所以要罷黜呂不偉,其實就是政見之爭!呂不偉的為政理念全部在《呂氏春秋》一書中,對法治秦國進行了適當修正,加入了儒家的王道思想。
作為商鞅的鐵桿粉絲,嬴政不能接受呂不偉對秦法的修正,他要堅定的維護商鞅的戰時法治!
正是因為嬴政對法家的推崇,當讀了韓非的法家集大成之巨著《韓非子》后,對韓非引為神交,認為韓非是商鞅轉世。
于是,派兵脅迫韓國交給出韓非,打算讓韓非來秦國任相!韓非在法家的理論上貢獻突出,把法家的法、術、勢三派結合起來了,為法家留下了理論巨著。
但是韓非和屈原一樣,心中只有母國沒有天下,他認為韓國的存亡大于天下一統,因此為了拯救韓國,韓非還是來了秦國。
與嬴政一翻交談后,韓非認定法家的治國之學唯有嬴政可以施展,但是作為韓國人的韓非絕不能幫助秦國統一天下而消滅韓國!
于是韓非把自已的巨著毫無保留的交給了嬴政,讓嬴政去施展法家治國學問,完成天下統一的任務;
但是自已卻自殺身亡,為韓國的滅亡殉身!
嬴政作為商鞅的鐵桿粉絲,對法治的推行力度很大,達到法治的極致!
但是嬴政也虧過一次法,這次虧法為秦國滅亡埋下了種子!秦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后,嬴政的得力親信趙高帶著一隊精銳秦國墨冰臺特工,把以前欺負過嬴政的,侮辱過嬴政母親的人全家都斬盡殺絕!
趙高做了嬴政想做的事,但秦法不允許做的事,秦法殺人是有嚴格程序的,趙國亡了,趙人就是秦人,殺國民一定要有充分的法律依據!
國尉蒙毅將軍得知情況后,立即拘押了趙高,要把趙高就地正法。
嬴政考慮到趙高從小陪自已長大,做的事又是自已想做的事,就下了國君特書,赦免了趙高的罪過!
從此趙高記恨上了蒙毅將軍,在沙丘政變后,陰謀殺害了蒙毅將軍,讓知道嬴政傳位扶蘇的國家重臣無法向蒙恬和扶蘇報信!
世人對商鞅的評價是“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嬴政以商鞅為楷模,每天處理幾百斤的公文,大小事務從不過夜。
說來古代勤政的皇帝沒有嬴政這樣勤于國政的了?后世儒生污蔑嬴政收六國美女以充實后宮的說法實在是荒誕不經!
嬴政堅持依法治國,一生沒有擅殺過一名功臣,有能力的人在嬴政手下都能建功立業,更不用擔心功高震主,引來殺身之禍。
與后世劉邦大殺功臣、趙匡胤限制武將、朱元璋清洗能臣武將相比,嬴政高了不止N個檔次。
墨翟曾對法家有過點評“法家所以治國,功利過甚,王霸天下可也,但求之過急,不得長久”!
終嬴政一生,從沒有松懈過法治,但是統一天下后,不及時調整戰時法令,不及時休養生息。
而是依然對外征戰(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對內大建千秋工程(長城、直道、都江堰、靈渠、秦皇陵),最終耗盡了秦國民力,導致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六國余孽趁勢復辟,兼之國無明君能將,大秦終二世而亡!
·END·
大秦之歌∣在秦史里徜徉
公眾號:daqinzhifeng1018
洞見 · 價值 · 有趣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大秦之歌》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系1511705881@qq.com